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在是想不到我的第一次西藏之旅发生在人生的第28年,更想不到是开着宾利添越这款超豪华SUV去的,此刻坐在电脑前再回首,仍百感交集
进入暑伏后出差明显变多了,这也是我们这行的特色之一。办公室的人少,很多人可能几趟差都连着。和平常不太一样,此时邮箱里这封邮件让我看了很久,看完后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我的第一次西藏之旅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开始了。
前往拉萨的前一天,我还在上海出差,风尘仆仆地回到北京,换下部分行李再装上些衣物就早早的睡下了。就这样带着一身倦气到了拉萨,直飞不用转机真的节约了大把时间。之前听说过拉萨是军管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飞机落地时就看到了一排整装待发的歼10A,出机场前又检查了身份证。走出了机场便能看见那蓝的有些虚幻的天空。这种蓝自我回国之后已阔别许久。此时我已站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上次爬这么高还是年初在香格里拉,不同于云南,西藏的紫外线确实强很多。我刻意地放缓动作慢慢适应,目前没有什么不适,现在想起当时参观布达拉宫时导游央珍卓玛曾说过:“很多人刚下飞机就不舒服睡一觉就回去了。”调侃之余不禁感叹西藏太过神奇,之后的周末印证了这个笑话,无数健身达人疲于应付高反甚至回北京还不曾告一段落,而我这个常年不锻炼的居然无损通关。
其实,我也并非没有高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第一宿起夜多次并开始流鼻血。第二天无精打采地走出大堂却被眼前的情景弄得睡意全无,只见10辆宾利添越整齐的停在酒店门前,398万的D级豪华SUV除了雄壮的体魄之外展现的是卓尔不凡的豪华,除了宾利那些必备的元素外,藏在日行灯里的大灯清洗装置真的别出心裁。也许是命真的好,我和两个朋友被分在了唯一的亮片儿蓝添越上,我个人并不喜欢类似于古铜的发布色,听说它的灵感来源于中东的沙漠。眼前的蓝色添越少了点沉稳多了些悦动,还有养眼的双色锻造轮毂,而且我们是2号车,头车是辆不起眼的奥迪,远远看去仿佛我们才是老大。
出发后我一直坐在副驾驶,欣赏着沿途美景也品着座驾,这段高速路况出奇的好,两边耸立的高山除了用鬼斧神工形容之外也找不到别的词了。由于海拔很高,所以你能看到云彩缠绕着山尖的奇景。添越真的非常安静,即便油门到底,它的反抗声音之小也绝对不会让你想到是一台6.0升12缸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里的真皮用料极为考究,整齐的针脚对于克鲁工厂的工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添越398万的售价已经不需要为做工浪费口舌了,反倒是科技与古典的结合程度能看出水平。在蓝白双色调映衬下,时钟、空调按钮、钻石纹路的皮革尽显古典,传统的指针仪表盘也被刻意的保留,只留中间部分做液晶显示,相得益彰毫无不伦不类,这便是境界。中控的8英寸显示屏刚刚好,如采用12.3英寸的会电子味儿太浓。
到检查站时排起了长队索性换手。此时海拔已经4000米往上了,开始向海拔4800米的羊卓雍措湖挺进,路况开始变差也开始变窄,错车对于宽度接近2米的添越有点吃力了。西藏的天气本就阴晴不定,此时开始转阴了。高海拔挑战的不止是人,其实还有车。在高原,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来就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占便宜,在4000米左右,基本上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损失只有15%,而自然吸气发动机要比这个数高35%。在添越面前讨论这些没有意义,因为它608马力的功率和900牛·米的峰值扭矩已足以忽略任何影响。道路变得越来越艰险,很多时候不是车不给力,是真的从心底言怕。添越的驾驶模式多达8种,之前在高速上同伴选择了宾利模式,这是一种介于舒适与运动的模式,而此时我已换成运动模式。
在途中休息时曾有人问我添越是不是赛道上最快的SUV,我笑而不语。即便有如此强大的动力,但添越也不是专业跑者,庞大的动力只会让它在任何状况前游刃有余,仅此而已。这一段路的表现也印证了我的判断,添越的油门响应即便在运动模式下依然有惰性,不过几番尝试之后我也不敢深踩了,因为900牛.米爆发的瞬间感觉像有无法形容的怪力推你,还是不招惹它为妙。山路艰险,车辆信息显示海拔高度超过4400米了,车厢中隐约能闻见汽油味了,这是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的表现,道理和高原煮不熟鸡蛋是—样的。
眼前奇异的景色会让人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连一路沉睡的同伴都睁眼了。此时车的周围已经被云雾笼罩,而远远的你又能看见汽车如同蚂蚁一样在另外一座山上攀爬,穿云海就是这个感觉了。路边的障碍也越来越多了,急弯中藏族特有的经幡倔强的飘扬,一路祝福着我们到达山顶。我虽然没去过西湖,但眼前的羊湖却有四个西湖大,第一眼看上去让我想起了九寨沟的长海,但这种微成的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特有的淡蓝是很少见的。在观景的停车场上平地刮起了小旋风也惹得大家啧啧称奇。
这个停车场是带厕所的,但收费每人两元。把门的藏族老太太看见大红票儿时很礼貌,操着浓重的口音说谢谢,但当大部队休整完毕找她找零时却打死不愿意给,居然连话也装听不懂了。一连串的美景让很多同行人肾上腺素分泌过量了,他们开始大口吸氧陆续有人报告头疼。吃过午饭开始返程,我刻意选择了后排来体会一下老板的待遇,后排的10.2寸平板电脑看着很炫还可以拿下来,小桌板很厚做的很精致,座椅感觉比前排厚了些,柔软中透着坚实,但实在不适合长时间坐,角度有些垂直了。建议土豪们买四座版,那个后座可以前后调节,2992毫米的轴距足以牺牲点换取舒适度。坐车有时间欣赏来时未仔细观看的风景,和其他省份的群山峻岭比,藏区的人文气息确实不太一样,藏民不是那么热情有些生分,所以给这里的群山峻岭蒙上了一层庄严。
下午一路开到了罗布林卡,这里是达赖喇嘛消暑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拉萨的颐和园,不同的是这里的藏传佛教气息太过浓郁。在这我接触到了唐卡,一种颇有西域、宗教气息的绘画,藏族的特有文化之一,而它们的颜料很讲究,很多来自山上稀有的矿石。此外还有一些别的藏地特有风俗文化展示,比如起源于唐朝的藏茶,它和云南的普洱同源都是黑茶,黑茶属于全发酵茶叶,它的制作工序比其他五类茶更加繁琐。
一路的奔波让小腿十分酸疼,打开计步器一看只有不到5500步,想必是高海拔导致的细胞缺氧、积酸造成的。第二天去甘丹寺的路还是高速为主,图省事的我开启了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添越的车道保持侦测频率很快不会等车快压白线时才救,所以每个弯道都很顺。下了高速后的山路展现了和昨天那段完全不一样的风采,如果不是海拔太高,它绝对也会和罗马尼亚那条为了防止苏联入侵而建的山路一样评进十大最美山路。特别是路况要比昨天好太多,柏油都是新的但路两边的排水渠都是暴露的也没有栏杆。7月正值僧人们的修行期我们也不便打扰,拍照留念就撤退了。
回程时在拉萨河边的浅滩上又体验了把越野,添越也就此成为了我开过最贵的越野项目用车。从赛道的设计能感觉到用心良苦,过程不想赘述,车的性能过于强大,甚至选择模式都是多余的,直接开过去就好。
一次奇妙、刺激的旅途很快画上了句号但回味却是无穷的,毕竟一路同行的是款顶级SUV。此番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大难忘的亮点,但没有任何旅行是完美的,西藏的神圣、静谧也不是短短几天就能解读的。
来到区里感觉到异常神圣,到处都是景色,高反确实提出了挑战但坚持下来发现一切都值得。一次不可多得的履行,特别是一路与一辆超级豪华suV帽伴,它除了安全的将你送到目的地还会额外附送一份自豪和优越感,区舯帆会不可多得,真的希望继续待几天。
进入暑伏后出差明显变多了,这也是我们这行的特色之一。办公室的人少,很多人可能几趟差都连着。和平常不太一样,此时邮箱里这封邮件让我看了很久,看完后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我的第一次西藏之旅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开始了。
前往拉萨的前一天,我还在上海出差,风尘仆仆地回到北京,换下部分行李再装上些衣物就早早的睡下了。就这样带着一身倦气到了拉萨,直飞不用转机真的节约了大把时间。之前听说过拉萨是军管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飞机落地时就看到了一排整装待发的歼10A,出机场前又检查了身份证。走出了机场便能看见那蓝的有些虚幻的天空。这种蓝自我回国之后已阔别许久。此时我已站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上次爬这么高还是年初在香格里拉,不同于云南,西藏的紫外线确实强很多。我刻意地放缓动作慢慢适应,目前没有什么不适,现在想起当时参观布达拉宫时导游央珍卓玛曾说过:“很多人刚下飞机就不舒服睡一觉就回去了。”调侃之余不禁感叹西藏太过神奇,之后的周末印证了这个笑话,无数健身达人疲于应付高反甚至回北京还不曾告一段落,而我这个常年不锻炼的居然无损通关。
其实,我也并非没有高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第一宿起夜多次并开始流鼻血。第二天无精打采地走出大堂却被眼前的情景弄得睡意全无,只见10辆宾利添越整齐的停在酒店门前,398万的D级豪华SUV除了雄壮的体魄之外展现的是卓尔不凡的豪华,除了宾利那些必备的元素外,藏在日行灯里的大灯清洗装置真的别出心裁。也许是命真的好,我和两个朋友被分在了唯一的亮片儿蓝添越上,我个人并不喜欢类似于古铜的发布色,听说它的灵感来源于中东的沙漠。眼前的蓝色添越少了点沉稳多了些悦动,还有养眼的双色锻造轮毂,而且我们是2号车,头车是辆不起眼的奥迪,远远看去仿佛我们才是老大。
出发后我一直坐在副驾驶,欣赏着沿途美景也品着座驾,这段高速路况出奇的好,两边耸立的高山除了用鬼斧神工形容之外也找不到别的词了。由于海拔很高,所以你能看到云彩缠绕着山尖的奇景。添越真的非常安静,即便油门到底,它的反抗声音之小也绝对不会让你想到是一台6.0升12缸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里的真皮用料极为考究,整齐的针脚对于克鲁工厂的工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添越398万的售价已经不需要为做工浪费口舌了,反倒是科技与古典的结合程度能看出水平。在蓝白双色调映衬下,时钟、空调按钮、钻石纹路的皮革尽显古典,传统的指针仪表盘也被刻意的保留,只留中间部分做液晶显示,相得益彰毫无不伦不类,这便是境界。中控的8英寸显示屏刚刚好,如采用12.3英寸的会电子味儿太浓。
到检查站时排起了长队索性换手。此时海拔已经4000米往上了,开始向海拔4800米的羊卓雍措湖挺进,路况开始变差也开始变窄,错车对于宽度接近2米的添越有点吃力了。西藏的天气本就阴晴不定,此时开始转阴了。高海拔挑战的不止是人,其实还有车。在高原,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来就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占便宜,在4000米左右,基本上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损失只有15%,而自然吸气发动机要比这个数高35%。在添越面前讨论这些没有意义,因为它608马力的功率和900牛·米的峰值扭矩已足以忽略任何影响。道路变得越来越艰险,很多时候不是车不给力,是真的从心底言怕。添越的驾驶模式多达8种,之前在高速上同伴选择了宾利模式,这是一种介于舒适与运动的模式,而此时我已换成运动模式。
在途中休息时曾有人问我添越是不是赛道上最快的SUV,我笑而不语。即便有如此强大的动力,但添越也不是专业跑者,庞大的动力只会让它在任何状况前游刃有余,仅此而已。这一段路的表现也印证了我的判断,添越的油门响应即便在运动模式下依然有惰性,不过几番尝试之后我也不敢深踩了,因为900牛.米爆发的瞬间感觉像有无法形容的怪力推你,还是不招惹它为妙。山路艰险,车辆信息显示海拔高度超过4400米了,车厢中隐约能闻见汽油味了,这是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的表现,道理和高原煮不熟鸡蛋是—样的。
眼前奇异的景色会让人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连一路沉睡的同伴都睁眼了。此时车的周围已经被云雾笼罩,而远远的你又能看见汽车如同蚂蚁一样在另外一座山上攀爬,穿云海就是这个感觉了。路边的障碍也越来越多了,急弯中藏族特有的经幡倔强的飘扬,一路祝福着我们到达山顶。我虽然没去过西湖,但眼前的羊湖却有四个西湖大,第一眼看上去让我想起了九寨沟的长海,但这种微成的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特有的淡蓝是很少见的。在观景的停车场上平地刮起了小旋风也惹得大家啧啧称奇。
这个停车场是带厕所的,但收费每人两元。把门的藏族老太太看见大红票儿时很礼貌,操着浓重的口音说谢谢,但当大部队休整完毕找她找零时却打死不愿意给,居然连话也装听不懂了。一连串的美景让很多同行人肾上腺素分泌过量了,他们开始大口吸氧陆续有人报告头疼。吃过午饭开始返程,我刻意选择了后排来体会一下老板的待遇,后排的10.2寸平板电脑看着很炫还可以拿下来,小桌板很厚做的很精致,座椅感觉比前排厚了些,柔软中透着坚实,但实在不适合长时间坐,角度有些垂直了。建议土豪们买四座版,那个后座可以前后调节,2992毫米的轴距足以牺牲点换取舒适度。坐车有时间欣赏来时未仔细观看的风景,和其他省份的群山峻岭比,藏区的人文气息确实不太一样,藏民不是那么热情有些生分,所以给这里的群山峻岭蒙上了一层庄严。
下午一路开到了罗布林卡,这里是达赖喇嘛消暑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拉萨的颐和园,不同的是这里的藏传佛教气息太过浓郁。在这我接触到了唐卡,一种颇有西域、宗教气息的绘画,藏族的特有文化之一,而它们的颜料很讲究,很多来自山上稀有的矿石。此外还有一些别的藏地特有风俗文化展示,比如起源于唐朝的藏茶,它和云南的普洱同源都是黑茶,黑茶属于全发酵茶叶,它的制作工序比其他五类茶更加繁琐。
一路的奔波让小腿十分酸疼,打开计步器一看只有不到5500步,想必是高海拔导致的细胞缺氧、积酸造成的。第二天去甘丹寺的路还是高速为主,图省事的我开启了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添越的车道保持侦测频率很快不会等车快压白线时才救,所以每个弯道都很顺。下了高速后的山路展现了和昨天那段完全不一样的风采,如果不是海拔太高,它绝对也会和罗马尼亚那条为了防止苏联入侵而建的山路一样评进十大最美山路。特别是路况要比昨天好太多,柏油都是新的但路两边的排水渠都是暴露的也没有栏杆。7月正值僧人们的修行期我们也不便打扰,拍照留念就撤退了。
回程时在拉萨河边的浅滩上又体验了把越野,添越也就此成为了我开过最贵的越野项目用车。从赛道的设计能感觉到用心良苦,过程不想赘述,车的性能过于强大,甚至选择模式都是多余的,直接开过去就好。
一次奇妙、刺激的旅途很快画上了句号但回味却是无穷的,毕竟一路同行的是款顶级SUV。此番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大难忘的亮点,但没有任何旅行是完美的,西藏的神圣、静谧也不是短短几天就能解读的。
来到区里感觉到异常神圣,到处都是景色,高反确实提出了挑战但坚持下来发现一切都值得。一次不可多得的履行,特别是一路与一辆超级豪华suV帽伴,它除了安全的将你送到目的地还会额外附送一份自豪和优越感,区舯帆会不可多得,真的希望继续待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