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探索的捷摩共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捷克举行议会提前选举,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获得14.9%的选票,在众议院获得33席(共200席),位列第三。捷摩共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沿用共产党名称、保持老党框架并在捷克独立后历次大选中进入议会的政党。剧变以来,捷摩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党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并通过艰苦不懈的斗争和细致扎实的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纲领政策,捍卫广大群众的利益,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但受主客观因素及内外环境的影响,捷摩共在发展的征程上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政坛中扩大活动空间尚需不断进行努力和探索。
  一、捷摩共经受住苏东剧变的考验,在逆境中艰难前行
  剧变以来,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部分更名易帜,放弃了共产主义而转向社会民主主义,部分尽管仍旧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但在政坛上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从政坛上完全消失。而捷摩共屡遭打击但并未丧失信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不仅维护了合法存在,而且逐步走出困境并稳步向前发展。在1993年捷克独立后举行的历次议会选举中,捷摩共均进入议会,并且一直保持第三或第四名的成绩,这在中东欧政坛上是绝无仅有的,成为中东欧政坛独特现象。捷摩共现有党员5.6万人,33名众议员,2名参议员,4名欧洲议员,有4000多个基层党组织,部分党员在地方政府中担任职务。当前捷摩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党员人数减少,年龄老化。为此捷摩共加大对青年人的宣传力度,希吸引更多青年人入党。2012年共有806人入党,其中三分之一为年轻人。
  二、捷摩共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为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系统总结了剧变的根源和捷共丧失政权的原因。捷摩共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捷失败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看,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捷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配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进程受到了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制约。二是不完善的所有制关系导致的障碍。社会所有制形式限制了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所有者的可能,劳动者因此无法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和管理。从主观上看,一是维护局部利益的现象泛滥。管理机构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再捍卫全社会的利益,而是更多地维护局部利益,以及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的短期利益。二是出现了官僚主义倾向。党的干部压制批评,向上级部门提交失实的信息,夸大所做的工作及其成绩,出现了追求名利、任人唯亲和腐败等现象。从党建上看,一是民主集中制开始转变成为官僚集中制,党的工作中强制下级执行的工作方式渐占上风。二是党的领导者逐渐脱离群众,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党变成了实现领导干部和党员权力专制的机器,丧失了其捍卫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特性。
  (二)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及其全球化对大众的危害。捷摩共认为,剧变后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陷入到深刻的政治、经济、道德和生态危机中。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转到少数私营者手中,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参与到对财产的争夺中,社会保障丧失,失业率和犯罪上升,民族利益受到威胁。资本主义全球化日益陷入到与大多数人的利益相激烈冲突的境地,导致社会保障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跨国公司不遵循民主程序开展活动,而是强迫竞争对手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致使跨国垄断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世界各地区不平衡的发展逐渐加深。因此捷摩共主张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应遵循互惠和相互平等的原则,欧洲各国必须为维护自身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而斗争。捷摩共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认为捷克的未来不是封闭的,但认为欧洲一体化的步骤不能束缚捷克自身潜力的发展。
  (三)明确提出实现“入阁参政”的长期战略目标。捷摩共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民主社会,政治和经济多元化的社会。社会主义应建立在实行最大限度的公民自治的基础上,是致力于保持社会的繁荣和公正、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确保人民康宁的生活,以及努力维护安全与和平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基础不是全盘国有化,而是发展机遇的真正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主要方向的,它代表了独立的、相对完善的、更高的和进步的社会水平。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各种不足,它的第一个历史形式在捷遭受失败后被资本主义所取代,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属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历史上最灿烂的篇章,因此剧变以来捷摩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在现阶段捷摩共主张建立一个公民平等自由、经济和政治多元的民主社会,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逐步实现,将争取“入阁参政”作为党的长期战略目标。
  三、捷摩共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策略方针
  (一)以议会斗争为工作重点和主要阵地,表达劳动者的呼声。捷摩共指出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必须是维护劳动人民和非特权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利益。捷摩共赞成政治多元化和议会民主,提倡各种政治力量互相尊重,平等对话。主张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实行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反对激进改革和全盘私有化,反对出卖和侵吞国家财产,要求在主要经济部门中保留一定国家所有制形式。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捷摩共提出党在议会要代表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反对将权力和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的政策。为此捷摩共利用议会讲坛,揭露利益集团借私有化之机大肆侵吞国有财产、损害广大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以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捷摩共在执政之机尚不成熟的时候并没有急于直接参政,而是在众议院中谋求要职,以锻炼干部,为今后进入政府铺路。
  (二)注重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捷摩共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当作僵硬的公式和护身符,援引其中的术语而已,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此捷摩共通过思想宣传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防止党内重新出现思想混乱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捷摩共通过党报、党刊宣传自己的政策,把注意力放到提高党员素质和人才的培养上,使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并且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欧洲一体化、生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分别成立中央直属各专门委员会,协调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体的作用,设立网站,将党的纲领目标、对重大问题的看法、近期的主要活动,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选集中的重要观点上网,听取意见,开展讨论,提供发表观点的空间。捷摩共还利用拥有普及全国的众多基层组织和拥护者的优势,拓宽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同工会的合作。
  (三)参与同世界上进步力量的国际合作,不断获取有益的经验。捷摩共认为,欧洲社会主义阵营解散后,一些国家企图推行霸权主义,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利用各种方式,阻碍别国自主的政治和经济选择,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企图消灭当今世界中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对国际关系的新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应团结起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共同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保护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捷摩共强调,欧洲真正的左翼党、工人党和共产党加强相互联系具有战略意义,左翼政党的合作不仅是一种相互的支持,还可以更多地了解新思想、新知识,以及其他政党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新经验。目前捷摩共已同全世界100多个共产党、左翼组织、工人党保持联系。
  虽然捷摩共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征程中,已拥有相对稳定的群众基础,但受多重因素的制约,要实现党的长远目标,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如何使干部队伍年轻化、摆脱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将是捷摩共未来发展的新课题,而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党的纲领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将是捷摩共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刘娟娟)
其他文献
习近平  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携中共新的领导集体以“更年轻、代表性更广泛、更富活力”的姿态亮相,成为全世界媒体热议焦点。  习近平在中国老百姓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他受过高等教育,也经历过艰难的生活,用老百姓的话说,“吃过苦、受过罪”。长期以来他廉洁自律,在国内视察活动中频频体现出对普通群众的真挚情感打动人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11月11—28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也门全国人民大会副总书记、政府前外长科尔比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0—30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社会福利、退伍军人与青年改造部国务秘书内托率该党高级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3—26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越南西原地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春和率越南党政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3—27日,应马来西亚马来民
在美丽的山东半岛驻守着我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这支部队在近36年的建队历程中,曾出色完成重大任务百余次。先后填补了中国海军史上首次海上悬停加油、首次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首次未知条件下战术机动演练、首次随海军舰艇编队环球出访以及参加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试验保障等10余项空白,为我国海洋开发和维护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支享誉海空、屡建功勋的部队、  2011年新年前夕,记者有幸地采访了该舰载机部队部
2012年4月14—15日,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下简称“美洲峰会”)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举行,峰会主题是“美洲团结:合作繁荣”,31个美洲国家的领导人与会,重点讨论了消除贫困、地区一体化、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地区安全形势等议题。由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与美国在古巴与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三国总统未参加会议。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因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兰克群岛)问题上与美国总统
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的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的经济联系的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的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的利益中心之中。  中国对非洲的信心要超过西方国家对非洲的信心。尽管西方与非洲已经打了500多年的交道,但时至今日,西方在向非洲提供优惠的金融贷款的同时仍强加了一系列条件,这是对非缺乏信心的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一致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集中展示,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共改革决策的历史关节点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35年的探索历程。从党的决策的视角和层面看,这期间有几个重要历史节点,对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节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
我  对中国的历次访问,不论是作为克罗地亚总统时的访问还是在任期结束之后的访问,每次都认识到增进克中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都是带着这样的愿望进行访问。也正因此,我曾作出判断: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将基于自己所具备的潜能,成为这个舞台上越来越具重要意义的一员。简而言之,我曾经,并且现在一直将中国视为不只在亚洲地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国家。  当然,中国的重
一、中共十八大科学判断内外形势,重申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1月15日举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八大报告将
编者按:2013年9月22日至10月1日,苏丹全国大会党领导局成员、政府投资部长伊斯梅尔率苏丹全国大会党干部考察团访华。期间,伊斯梅尔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就西亚北非局势、苏丹与南苏丹关系、中阿及中非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苏丹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北邻埃及、利比亚。自2011年初,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叙利亚化武危机升级、埃及局势亦不明朗。您如何看待当前西亚北非地区局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教育强国,世界上众多国家经常借鉴美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美国又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美国教育何以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回顾美国教育的历史,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殖民地时期是美国教育的移植阶段,可以用移植性、创新性、宗教性和区域性四个特点来加以概括。  移植性是指自17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向新大陆大量移民,移民们不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