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多媒体设备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要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分析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难题,结合多媒体技术与新型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角度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方面家长要求学生什么都要听教师的,这让学生对教师存在很强的敬畏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学习习惯。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上,仍旧有很多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
  此外,由于这门课程在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甚至有学校并未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纳入期末考试中,所以很多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只是耳朵被动的听教师将,并且对教材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勾画,知识并没有经过头脑,学生也不是真正地理解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还有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会将重点的知识记录并且被动下来,等考试之后就把这些内容都忘记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够真正地领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真谛。
  (二)教师角度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任课教师缺乏专业性,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在原来思想品德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法律常识,这些法律常识思想品德教师接触过,但是可能对具体的含义不太清楚,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该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学,然后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授课。由于缺乏法律的专业知识,有一些授课教师不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书中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教师不能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教给学生,导致学生一知半解。
  其次是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由于教师不专业,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内容时,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不满,久而久之会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对教师进行培训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调者,组织者。这样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想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应该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只有一个专业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为教师安排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一方面让教师习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让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道德與法治这门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相当抽象的,甚至可以说是枯燥无聊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节合理利用网络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学生青春期喜欢上网,敢于表达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情境,让学生开展辩论赛。辩论主题为:初中阶段使用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分成正反方,各自搜索论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是不是全是坏处,学生回答说不是,那过度使用网络是不是好事情,学生回答说不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合理利用网络的结论。
  (三)理论联系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逐渐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做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领会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真谛。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五课中有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是法不可违,第二个章节是预防犯罪,第三个章节是善用法律。初中阶段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但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却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社会公众的认知。教师可以结合校园暴力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章的内容。
  例如:某学校初三学生张某是一个转学生,转学到新学校之后,经常以行为动作被看不惯为理由,被同班的同学进行多次蓄意或者是恶意通过肢体,语言以及网络等手段进行施暴。
  首先教师可以以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提问以上案例的情况算不算是违法行为。学生可以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不算是违法行为,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违法行为,然后教师揭晓答案,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警戒学生法不可违。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既然法不可违,那么在生活中遇到了这种行为应该如何预防,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施暴者,当自己与同学产生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不少学生想到了告诉家长,告诉教师等多种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则可以结合教材,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预防犯罪。
  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假如今天被校园霸凌的学生是你,你应该要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教师为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等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联系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学生不仅不会觉得无聊,还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极大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的模式,才能够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左艳.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2]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7+79.
其他文献
摘 要:简约课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启发学生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通过转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加强课堂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简约;教学实效  简约课堂是一种简洁明快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宗旨在于深入浅出、简约厚实。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应坚持简约教学的先进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推动教师、学习组和学生个体的深度融合,形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树立起法律意识,用法律意识去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格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又有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的价值,在中学阶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既可以做到德治法治两手抓,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又能够让学生树立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不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并且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教学成效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  小学教育阶段,體育游戏的推进,需要科学设定目标,并围绕目标来采取科学且可行的教学措施,以体育游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体育游戏中强健学生体魄,并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科目,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作文教学。农村学生受生活阅历的限制,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找到准确的写作角度,很难写好作文。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次详细阐述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技巧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技巧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主要科目是语
期刊
摘 要:在信息环境当中,以往教学方法早已无法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需求加以满足,但智能平板给传统教学创造了新的可能。智能平板属于新型教育形式,可以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而且,智能平板还能把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进行融合,增强师生的交互性,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便利,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创造了便利条件。本文在分析智能平板在高中时期物理教学当中的运用优势的基础上,对物理新课讲解期间智能平板的运用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实际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当代社会不仅对学生有着具体的个体素质发展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重新开始定位自身角色,结合高中学生生涯教育的各种原则,从政治教学课堂入手,利用政治观念加以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涯规划、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生涯规划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幸福课堂、打造幸福课堂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开始有了活力,呈现出改革的多样态势。通过幸福教育的实施,推进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学校走上办学品质提升之路。  关键词:幸福课堂;内涵;实施策略;  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交流、
期刊
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对人的教育与培养,其人文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关注人的成长与心灵塑造。也就是说,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师只是幕后的导演,一切课堂的艺术都由学生自我生成、自我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更贴近于新教学背景下的课堂实际,也必将带来教与学的新立场。  一、抓住关键,从教学文本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
期刊
摘 要:化学学科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其学习的难点在于理论知识丰富,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又包含较多的实验操作,因而,化学学科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再者,在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开设化学科学,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授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非常关键。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民族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地。本文基于民族院校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点,归纳民族类院校辅导员在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角色定位,深入分析辅导员角色所对应的基本工作职责,以期为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關键词:辅导员;民族院校;工作职责  一、民族院校辅导员工作对象特点  (一)民族文化背景与地域特点各异  民族院校的学生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