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ing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献,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歌颂白求恩、张思德两位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和“愚公移山”精神,明确阐述了“做一名什么样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干革命为了谁”“共产党员干革命要靠谁”等根本问题。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正是在无数白求恩、张思德这样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才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迈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地自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只有不忘来时的初心,牢记前行的使命,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崇高信仰。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勾勒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无数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战时期,白求恩同志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抗战前线,从此将中国革命事业视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专注于医疗研究,尽职尽责,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为“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进而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建立起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信仰共产主义不切实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对此问题的最好回应,说明了共产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朝着共产主义而前进。比如曾经困扰中国上千年的吃饭问题,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不仅要让人民吃饱,还要吃好,这是一项让国际社会称道的了不起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为此付出的努力,堪称典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旧中国的“半年糠菜半年粮”的饥饿状态到新中国三十年有了基本保障,再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马克思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将人民看作是共产党的“活菩萨”,“共产党人应该像念佛一样时刻念着人民,把人民的疾苦捧在心上”。邓小平深情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主席飞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论处在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方针、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人民的就是好的、正确的,损害人民利益的就是错误的,需要改正的。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主要看是否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在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时,通信部的小战士认为通信就是跑跑腿,不能立功当英雄。可张思德同志认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党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当兵干工作,干哪一行都是为了革命大厦增砖添瓦,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工作是什么不重要,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就是好工作、有价值的工作。为了干好这一工作,张思德同志甚至付出了生命。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因帮助村里人烧炭,炭窑崩塌而牺牲;白求恩医生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一次手术中意外感染而牺牲。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解放全中国,刘胡兰、赵一曼、董存瑞等无数革命先烈慷慨就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焦裕禄、雷锋、孔繁森等无数英烈志士为国捐躯;十八大以来为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1800多名基层扶贫同志英勇牺牲。这就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们始终一心为民,不怕牺牲,攻坚克难。他们是为了人民而牺牲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党和人民永远怀念他们。
  我们要坚守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愚公为移开门前的两座大山,坚持不懈用锄头挖,认为“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共产党员奋勇前行。土地革命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但共产党没有被挫折与围剿所吓倒,靠着破旧的草鞋和坚定的革命意志,行程二万五千里,成功转移革命阵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实力远不如日本,但革命战士始终坚定革命信念,最终移掉了日本帝国主义这座大山。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比国民党军队少近三百万人,且多是“小米加步枪”,但解放军战士不怕困难与牺牲,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近乎“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不畏艰难,奋起直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等各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人民“强了起来”。纵观历史,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十四年的抗战、三年的抗美援朝、西北荒漠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抗洪救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工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等等,每一个都是中国共产党坚守“愚公移山”精神的生动体现,都是中国共产党乐观向上、长期奋斗、久久为功的生動诠释。时至今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地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国民幸福感,我们要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我们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史既是党的优良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党史,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是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著的三篇文章,它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无疑是有巨大影响的,可以说这三篇文章就是共产党人的《道德经》。它们明确回答了“做一名什么样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干革命为了谁”“共产党员干革命要靠谁”这些本质问题,其中的白求恩、张思德等人物形象,生动展现出了共产党员鲜明的人民立场,激励无数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而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的一项法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全球每天確诊人数都在数以万计的增加,这是一次罕见的全球性危机,更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交上了一份优秀的抗疫答卷,同时力尽所能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作出了无愧于全人类的牺牲和贡献,点亮了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胜利曙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抗时艰,中华儿女所迸发的抗疫精神就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最新注脚。
  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愚公,以上三位光辉典范所展现的精神分别代表着毛主席对广大党员的深切厚望。没有华丽铺陈的辞藻,没有长篇累牍的言语,这些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文章,有的只是毛主席苦口婆心的教诲与殷殷期望。“老三篇”中讲述的先进事迹、传递的奉献精神、树立的优秀典范,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开拓创新。“老三篇”中蕴含的价值追求,阐释的宗旨意识,展现的理想信念,深刻地影响了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境界;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同时,《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中大众化的表达和平民化的形象深深蕴含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大大地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在包含的话语风格、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的理论和行为标杆,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的精神力量,更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教科书。通过研读党史经典文献,共产党员要常念百姓疾苦,胸谋富民之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靠人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其他文献
己亥年初夏的五月,有机会到衡阳参加船山书院的学术活动。作为中国书院研究的同道,王立斌将他的《辛稼轩与铅山瓢泉词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送我。我与王立斌虽初次相识,但因其师是著名的文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我在岳父家曾常與史先生相见并请教,所以便有了亲切感。  王立斌与我同为恢复高考上的老知青大学生,也同为中国书院学会的副会长。其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长于考古、文博、历史、文物鉴定、图书和书
最近一个月,我一直在自欺欺人。拖着拖着就是不愿意打开这个叫做“第三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总结”的文件夹,仿佛只要我不动笔,这门课程就永远不会结束。而只要在电脑上敲下任何一个字,就是正式地和过去一年半中的自己和老师告别。昆图斯说,“习惯是比天性更顽固的东西。”是啊,我已经习惯了每次课前看着先生单肩背着公文包,手端着白瓷杯走进教室,习惯了课上听到刷新古代文学史的新颖学术观点,习惯了课后在宿舍里和舍友讨
京剧自晚清年间成熟,迅速进入鼎盛时期,并且在不到半个世纪的短短时间里就风靡全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近两个世纪以来,京剧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拥有特殊地位,对它的繁荣发展助力不小,福兮祸兮,不能一概而论,整体而言,对京剧的传播助力不小,但更重要的是京剧伶人们对艺术的精心雕琢与执着追求,才成就了京剧辉煌的成就与地位。  尽管京剧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领域有毋庸置疑的地位与影响,但京剧研究的
2011年11月16日,“美国国家图书奖”在纽约揭晓。是年奖项都有哪些作家最终入围?获奖作家和获奖作品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美国国家图书奖:此NBA非彼NBA  当今世界,无论是喜好篮球还是不喜好篮球,大概少有人不知道美国的NBA,即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美国还有一个NBA,其全称为National Book Awards,即“美国国家图书奖”。  第一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举办于1
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发表在《河北文学》上,小说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1963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小兵张嘎”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这部作品亦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小说和电影在1980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4年又被翻拍成同名电视剧。张嘎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小兵张嘎》被编入《战斗的童年文学丛书》
刘淑度为鲁迅所刻印章。晚年刘淑度。  鲁迅晚年时有两枚印章经常使用,一枚是“鲁迅”,另一枚为“旅隼”。这两枚印章均为石章,现在都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壹/  “鲁迅”这枚石章高63毫米,鲁迅文稿《〈北平笺谱〉序》钤印。“旅隼”高63毫米,在鲁迅自己设计的《准风月谈》封面中钤用,使之成为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两枚章还用于字幅上,特别是《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的诗稿上同时钤上了这两
《北鸢》无疑是一部以家族史为基础的长篇小说,以巨幅的容量演绎关乎民国的家族记忆与历史记忆。然而民国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时事复杂多变,风云诡谲,然而也是一个丰盛而辽阔的场域所在,正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正同此理。甫一乱世之中,往往就若纸鸢命悬一线,而又暗藏一线生机。沉浮于其中的青年弄潮儿们注定要在家国之间做出选择,究竟是舍小家成就其大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于浊世固守自我
如何认识和发掘古典的意义与价值,是关乎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未来的重要问题,不可不慎思而行。一百年多前,“新文化运动”的先哲们怀着拯救中国文化的宏愿,喊出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他们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其后续种种行径,却颇有过犹不及之弊。反观他们所大力提倡学习的西方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在内的思想运动,却无不是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时期,向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三十年的老友梁东方先生的大作《德国四季》即将出版,邀我作序。1987年冬天与东方相识订交,后来朝夕相处虽只一年,却是我这一生仅有的几位至交了。2006年夏天他去德国留学,我开车送他到首都机场,一年后回国,样子变化巨大,人瘦了一圈,精神矍铄,目光如炬,记得我开玩笑问,是不是德国食品太贵,每天吃不饱,饿成了这样。关于在德国的见闻,每次见面也谈,但从未细论,我也就一直不知道他在欧洲的详情。读完了他这本归
假如要问李商隐诗歌有最大影响的是哪一类诗?我的回答是:“听雨诗”。李商隐“听雨诗”的代表作  唐代大诗人中,以“雨”为题写得最多的三位诗人,依次是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商隐所作以雨为题的诗有《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夜雨寄北》等。  李商隐带“雨”字的诗句特别多,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