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的说法, 对爸爸们公平吗?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丧偶式育儿”是现代生活中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一个家庭中,妈妈像“单亲”的,独自抚养孩子长大,而缺位的爸爸们是不负责任的、不可靠的、懒惰的、逃避的、缺乏作为父亲的自觉的。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爸爸们也有自己的委屈?
  2018年,辞职回归家庭几年后的李小萌,复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12集的访谈节目《你好爸爸》。李小萌的初衷是奔着批判“丧偶式育儿”去的,一路走来却发现父亲们的许多难处。“他们都在想:现在妈妈都是专家,我们都没有发言权,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妈妈在这个领域里确实掌握了太大的话语权。”李小萌说。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我压根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一文中,替沉默的爸爸们说出了他们的“难言之隐”:“或许爸爸是在表达:‘事情哪有那么严重,不值得每个人都扑上去’,这在某种意义上引入了一种轻松的立场,避免火上浇油;或许爸爸是在表达:‘我的意见根本得不到你们的认可,我不如躲远一点’,这是在暗示他对养育有不同的想法;或许爸爸是在表达(在孩子看来):‘我不喜欢你们,你们的生活方式我不赞成’,这种情况下,他的存在为家庭增添了一个无形的监督者;也有可能,爸爸表达的只是:‘养孩子的事我不懂,我只管好好工作,给你们多挣钱就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立场,告诉这个家庭,他并不擅长情感的沟通,但他可以负责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也许在他看来,那才是支撑一个家庭的基础)。”
  丧偶式育儿也可能是妈妈一手造就的?
  李松蔚指出,妈妈嘴里经常说的“他在不在,反正都一个样。”“爱来不来……”“你以为男人有多重要啊?”正是这些句子,制造和维持了很多“丧偶式养育”。这就是抱怨背后的问题所在:一方面抱怨对方没有存在感,一方面又拒绝看到对方的存在。甚至不愿意坚持让对方留下来,反倒挥挥手送他离开。以至于我们已经分不清,究竟是他们的远离导致她们的抱怨呢?还是她们的抱怨,导致了他们无法回归?重点是,假如一个家庭的态度是“别考虑爸爸的存在了”,这份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爸爸视而不见的根源。一旦外人认同了这份态度,相当于戴上了这家自制的一副特殊眼镜,从那里面看到的,爸爸就是一个透明人。
  当爸爸比当妈妈更不容易?
  孩子和妈妈是一体的,爸爸倒像是外人。为人母和为人父本身就是两段不同的旅程。在孩子生命之初,他们依然需要受到子宫般的呵护,他们和妈妈是一体的。但对于父亲而言,孩子出生前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只负责提供精子,与孩子之间缺乏生物学上的牵绊,也不存在应承担的生物学责任。对孩子来说,父亲不可或缺的状态在受精卵形成后基本就已结束。
  当妈妈是天性,当爸爸则需要适应和学习。父母一同养育孩子,是文明演化的结果。以生物学的观点看,父亲与母子共同生活并参与养育孩子的物种,只占整个哺乳类的3%左右。在家庭中与妻子孩子共同生活并参与育儿,是人类文明演化出来的父性机能。美国特拉华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教授Rob Palkovitz认为,男性可在生理层面转变为父亲,但是并不容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父亲的角色。这种转变将影响男性在每一天生活中的选择、行为和事情的优先顺序。男性需要慢慢成长,才能逐渐扮演父亲的角色。
  传统好父亲的职能已被逐一消解。在父权社会中,父亲都是令人畏惧的不可忤逆的绝对权威,他不仅是家庭的领导者,也是教育者及精神支柱。而随着文明的不断演化,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父亲的角色也在改变。教育已经脱离了家庭,取而代之以学校等社会机构。过去,手工艺者、农民以及地主主要从他们的父亲身上直接学习技能。然而,这在一个追求快速进步,不断变化动荡的时代已不再有可能。父亲已经没有东西值得去教,技术进步日益将他的技能变得过时。很多新一代父亲也很难从父辈那里学到符合当今时代期许的为父经验。
  如何让爸爸回归家庭?
  妈妈们应该怎样做?
  1正视爸爸的存在和重要性。如果真的想让爸爸多参与孩子的养育,就必须承认:他很重要,没有他不行。而不是认定他在不在都无所谓,没有他也行。
  2承认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美父亲。我们不可能要求父親们面面俱到地做到一切。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父亲们有不同的个人追求,每个家庭都有他们独特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父亲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担当父职的方式。
  3给爸爸和孩子营造独处的时光。爸爸跟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需要一对一独处的时光。在单独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过程中,爸爸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靠近孩子,更好地发挥出父亲的女性特质,把温柔细致照料的潜质发挥到极致。综艺《爸爸去哪儿了》之所以能打动大家,也是基于这段父子/女独处的美好时光。妈妈们不妨找个时间给自己放放假,跟闺蜜去旅行度假,如果单位有出差机会,也不必因为家有孩子而回绝,该放手的时候放手,才能给爸爸成长的机会。
  4给爸爸发言的机会。餐桌上,大家可以讨论一天的经历和见闻,父亲说说单位里的,孩子说说学校里的,彼此分享一些有趣的,新鲜的事情,了解彼此在外的生活。不要让妈妈把话都说完了,还得给爸爸留点空间畅所欲言。让爸爸也一起讨论家庭活动,千万别用“听妈妈的话”做总结发言,比如周末的旅行计划,去哪里?自驾还是乘车?准备什么攻略?等等,让爸爸多做主导,带领孩子参与其中。
  爸爸们应该怎样做?
  1理解妻子的难处
  当孩子的到来,给爸爸们的身份认同造成巨大冲击的时候,他们的妻子也同样在处理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比如,做一个好妈妈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失衡,繁重的养育工作和家务劳动与女性爱美天性的冲突,还有更多让妈妈们焦虑的问题:关于年龄,关于有没有跟社会脱节,有没有被主流抛下,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财务状况,以及这段婚姻失败的风险……无法感同身受妻子的焦虑和困惑,就无法解决最核心的矛盾。
  2努力尽一个“好父亲”的职责
  能够与妻子保持良好沟通,形成家庭分工合作的共识;能够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互动;能够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为孩子树立模范与榜样。
  3发挥爸爸的优势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过,在打闹游戏中,父亲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对象。研究表明,与爸爸摔跤、拳击,只要适度,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常和父亲打闹的男孩,跟别人相处得会更好。台湾心理学博士许皓宜曾经写道:父亲扮演燃料的角色,能够推动孩子向前探索。他们跟孩子玩起来,会更有创意,也会更有趣。爸爸带领孩子每一次冒险,都是对世界的一次探索。跟着父亲一起探索世界的孩子会更加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并保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好奇心。
  4帮助孩子树立规矩意识
  比起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爸爸的权威性更强,也更不容易心软妥协,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妈妈定的规矩,得到了爸爸的支持。另一方面,执行规矩的时候,爸爸严肃的表情,可比妈妈的唠叨要管用很多。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应用MRI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与关节镜治疗效果的评定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关节镜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共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保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关节镜治疗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改变MRI检出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8
期刊
摘要:目的: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热盛型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取东阳市中医院2019年1~8月收治的170例阴虚热盛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与治疗组(85例),治疗组服用知柏地黄丸+胰岛素降糖,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胰岛素降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FB g、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臨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在2018年12月开展研究,在2020年6月结束研究,共84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编号为奇数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骨密度、血碱性磷酸酶、血钙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各指标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黄连素液的抑菌效果,并以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医院自制的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处理后,用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电镜下,经黄连素液处理的耐药菌株菌体分散,部分菌体固缩死亡,而陰性对照组表现为细菌菌体聚集成团,表面光滑,细胞结构完整、胞质均匀,可见有丝分裂。结论: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与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地区管辖范围内受到暴力伤害的200名医生资料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生暴力伤医的因素主要包含不当归因引发认知偏差、相对剥夺引发患者愤懑情绪、非合理期望造成心理挫折感、社会燃烧要素引发患者方暴力伤医。结论: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和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借助心理学结构的框架理论,全面阐述暴力伤医的社会心理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胃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止痛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60例,按抑酸剂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120例、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120例,对比三组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结果: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率均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给予抗菌、抑
期刊
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免疫力,保持好身材,还能帮你赶走焦虑,让你的大脑获得更多“平静、愉悦”的正能量。如果你总是被负面情绪困扰,赶紧动起来吧!  运动让神经元兴奋,却能缓解焦虑  运动让人感到兴奋,精力充沛,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神经元(脑神经细胞)的新生,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很容易兴奋起来。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就会“燃烧”起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逃走还是战斗的决策,以保住性命。但是,有的时候危机
期刊
你知道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病是什么?是龋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它高居儿童慢性病首位,是居于发病率第二位的哮喘的5倍!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3岁儿童中50.8%有蛀牙,平均每个人有2.24颗龋齿,治疗率只有1.5%!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龋齿问题足够重视吗?  坚固的牙齿是怎样被损坏的?  牙齿的外层是牙釉质,几乎完全由磷酸钙构成,非常坚硬,牙齿内部含有有机纤维,这让牙齿足够坚韧。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