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树木延伸到整片森林——基于高中物理试卷讲评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补漏查缺、弥补思维、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试卷讲评,往往是核对答案式的讲评,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答案,将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则被动听讲、机械记录.看似已经讲明点透的问题,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透过试题看到物理知识的分门别类,看到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那么在试卷讲评中,如何从小小的试题出发,引导学生由一颗树木延伸到整片森林呢?本文就这个问题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其他文献
正所谓:“思起于疑”.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疑问,就会主动进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问题思考、问题答疑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学习能力,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当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转变问题策略,对于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高中物理探究式转变问题的意义和高中物理探究式转变问题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1设计背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四节中,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调节方式以图片和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教师往往采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的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缺乏直观体验.视力的缺陷和矫正这一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在此项活动中教材采用焦距固定的普通凸透镜来演示,说明近视的成因和视力矫正的方法,尚不能很好地模拟晶状体调节焦距的过程,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材中先戴
1问题的提出  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中,由于一节干电池内阻较小,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小,致使实验测量误差较大,为此人们通常是采用在干电池外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的方法来增大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以此减小实验的测量误差.该方法是否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效?有多大的效果?是否有一定的要求?本文通过在电源外串联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收集、处理相应的实验数据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2
崇义县职业中专,一所崛起在崇山竹海里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被誉为章江源头的职教之光。崇义县职业中专是1983年由原共大崇义分校改办过来的职业高中。自1958年建校以来,历经共大分校
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对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标改革浪潮中,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满足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教育的全新要求.  1 激活内在兴趣,掌握科学方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物理教学逐渐演变成为解题训练,题海战术的普遍推广,严
期刊
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性强、真实性强的学科,所以物理演示实验对于课堂的教学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让教师完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学生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和学习更加明白了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也从实验中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但随着如今实验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手段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和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完善.  1加强演示实验中的“额外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初中物理的基础是实验与观察,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其实验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盲目追求考试成绩,只重视理论教学,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科学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享受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1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
电子白板与多媒体投影系统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无论是从色彩上,显示内容的类型、对显示内容的控制、存储板书等功能都有着黑板和多媒体投影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存储板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走向主控制台前,只要在白板前即可随时保存或调出板书内容,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快速处理.如教学中需要复习某个概念,教师只需调出之前多保存的内容,无需重新板书或演示,节省了时间,也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知.就
期刊
实验操作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实验能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发展.而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也更能提高自身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更多真实的信息通过亲手操作反馈给学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教科书中也会强调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