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创新,就是打破传统,不断提炼和升华新观念、新意识、新精神,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内在动力。那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感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大半天动不了笔。造成学生作文“难产”的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和不会感悟生活。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倡真切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说使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学会思考、领悟其中的意义。如一位学生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上午放学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许多人在围观。我急忙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摔在路旁,骑摩托车的阿姨头破血流,昏倒在地。一个小男孩趴在那位阿姨身上痛哭,叫喊着妈妈。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挤出人群回家了。”这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来,我启发这位学生:你看到这一切是否有感悟,现在仔细想想对这件事是怎么感受的,请你接着把日记写完整。通过引导,他接着写道:“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流血场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阿姨不知道有沒有生命危险,小男孩失去了妈妈,那该多么痛苦啊!那位阿姨可能是骑得太快或者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人人都像她这样,那要造成多少不幸啊!生命诚可贵,千万要珍惜啊。”这样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维得到了锻炼,认识也有了提高。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我们既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华,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刻苦磨炼学生的感悟能力,他们写出来的习作才可能富有灵性。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想像以事实为根据,是在事实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利用简单的图形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学生说:“想到教鞭、公路、独木桥、粉笔……”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打入海底,有惊无险的事情;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心电图,想到那天爸爸突发心脏病,我与妈妈送他去医院作心电图的情景,当时我心情特别紧张,我盼望爸爸赶快好起来,我会好好地孝敬他。看到一个长方形,学生们有的把它想像成了一块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台收录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从生活的事例中感悟真理。训练至此,我觉得学生想像的翅膀已经展开,但在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这时我请学生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不同的图形,而后对学生说,你们选择其中的图形,任意组合,编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这时有的学生将长方形和曲线组合在一起,有的同学将梯形和圆组合在一起,围绕着组合的图形,展开想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经过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尝到想像的甜头,从而敢于想像,乐于想像,善于想像。
  三、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
  过去的作文教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现在,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自由,无论是写人、记事或者是写景状物,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倾吐,只要文字通顺,言之有序,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如一次作文训练,以“笑”为写作范围,展开想像。我先启发学生,笑有多种多样,有大笑、微笑、苦笑……让学生自拟题目,自由表达,可以选择任何题材和体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天地。学生没有了顾虑,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写《老师的微笑》,有的写《一个不会笑的同学》,学生尝到了自由表达的甜头,习作积极性高涨。又如,作文课上,即使是同一事物,我也常常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自由地表达。在教学《长城》这篇文章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说说作者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长城脚下),如果作者移动位置,那么观察角度的不同,映在眼里的景物也不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同。(如《长城》的第三自然段的观察位置是长城上,景物就不同了)。于是,我在带领学生游览雷州西湖时,尽可能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我事先布置了几个观察点,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重点观察,结果文章内容完全不一样。学生的作文多姿多彩,千篇一律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也积极活跃了学生思维。
  四、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创新首先要求学生作文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学生各显其能,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以往表达形式或独立创新的形式。内容要给人陌生感,要让学生不断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独立的认识,写出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力求写出贴近时代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其次要求语言创新。字词的不同组合方式,巧妙改变语言搭配习惯,能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坚决杜绝空话套话,让学生在语句畅通的基础上创新出生动活泼、有色彩的个性化语言。使原来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传统的语言表达手法不再成为惟一。如写榕树,我带领学生看学校里的榕树,要求同学写过的比喻句其他人不能再写。谁先用,谁就有这句话的使用“专利”。这样做,使学生们写出了如“一棵棵榕树像绿色的帐篷”,“又像撑开的一把大伞”,“枝条粗细不匀,叶子一般大小,真是迷人”等等,这些优美的的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像力。
  总之,我们要利用作文教学这个平台,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作文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
期刊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一个人对事业充满着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他就会发挥创造性,就能做出成绩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 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
期刊
摘要:本文以通俗的流畅地语句,叙述了藏传佛教中敬师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浅显道理,由此断定,藏传佛教中确有敬师之说;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敬师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关键词:藏传佛教 敬师 学业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却不知敬师与自身学业有着一定的内在联。从常理上讲,敬师,有以下几种含义和作用:  1,对师长的敬重;  2,表示自己的敬意;  3,表示对师恩的谢意。  就敬重的目的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充满活力,使之魅力无穷,教师应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翱翔,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数学其实是一门神奇的学科,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而不是枯燥无味和抽象难学的。执教者应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共同创设一个充满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關注情感体验,变
期刊
摘要:第二课堂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研究表明第二课堂有效开展的四个要素:教师的角色、实践形式和内容、多维度参与和评价体系的相互作用会提升第二课堂的系统性、融合性,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师角色;多维度參与;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以完善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各类型学习能力、实践
目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少、慢、差、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误区,其结果是学生叫苦,教师叫累,事倍功半。我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学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便是一种科
期刊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探讨研究,来挖掘中国武术的精华,并加以宣传,使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前景和条件,给出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同时也会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意义进行探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必然的,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必定是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然而,目前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冲进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如果实现了走进奥运,也就标志着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