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准备过冬!(标题)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酒业的泡沫(一级)
  首先一个就是价格泡沫。不是说白酒行业整体性的价格泡沫,而是高端白酒价格存在泡沫。一些名酒过分提价,导致价格虚高,这已经引起消费者的过分反感。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些人屯了酒,他们认为能赚钱。结果呢?现在基本上被套了,这也不是个好现象。
  第二个是行业整体利润过高。比如有60%的企业微利,20%的企业高利润,20%的企业面临淘汰,这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现在看来,似乎是每一个酒厂都是高盈利的。整体利润过高,其他业界资本就会进入,会导致竞争空前白热化,进而让整个行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就像钢铁业,前几年所有的炼钢厂都赚钱,那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导致中国大量的资本进去,出现过度竞争。
  第三个是虚假繁荣下的“库存加速器”导致存货库存大量增加。“库存加速器”是一个倍加效应,在一种消费不理性、供求不理性、大家都笼罩在一种乐观的状态下,各方得到的都是虚假消息。比如,市场上真正只需要1箱酒,渠道成员把需求变成2箱,导致生产厂家盲目地认为需求是4箱,于是生产了4箱,多生产的几箱必然成为库存,而这一部分倍增的市场库存要消化掉,需要时间。这是目前的一个状况。
  2011年,白酒产量增长30%,这其中就有很多变成库存,而且库存的大头在各级经销商那里。这就叫做“寅吃卯粮”。
  增速将放缓(一级)
  2012年开始,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会保持一个理性的增长。2012年的增速我估计要降,降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左右,增长一定会放缓。
  首先,白酒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构成部分,国家大势不是一、两个行业能左右的,这是一个大的环境问题。国家经济会软着陆,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出口、内需、投资,大势在那儿。一个国家高速成长30年了,也该调整了。白酒行业也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而一枝独秀。
  第二个就是消费这一块。现在白酒供远远大于求,需求根本不是那么旺,尤其是零售价格高于1000元的白酒,跟2010年春节同时期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其实,消费和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你生产的酒还是要消费掉。白酒生产增长放缓,消费会更保守。包括房地产,消费不旺,哪会有生产旺。所以整体来说,无论是生产还是商业的从业人员,都消费谨慎,这是一个一到两年的大势问题。2011年,白酒产量增长30%,这其中就有很多变成库存,而且库存的大头在各级经销商那里。这就叫做“寅吃卯粮”。
  白酒业开始过冬(一级)
  整个行业,有人欢喜有人哭。今年可能会有商贸公司倒闭。厂家盲目的业绩压力和需求不旺带来的供需矛盾,受伤害的必定是经销商,肯定会有一批经销商会放弃品牌或者崩盘。
  行业内虽然没有交流,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在做好过冬的准备。可以这么说,圈里人谁都明白,不说;圈外人也不愿意说,或者不会说。名酒的价格统统有问题。名酒的批发价格统统在降低,这还不能说明有问题吗?
  过冬就要现金为王,不再增加新的项目投资,在投入和产出这块,在市场的这种培育过程中,降低利润率以期获业绩预期,自我进行调整。
  但这还算行业危机,应该说是行业内的困难,导致的结果是渠道成员的利润下降,市场运营困难,厂家的品牌提升和业绩增长放缓。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也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利润、业绩都在放缓,说明它这个行业在自我调整。
  有人说市场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有机会的时候。但现在的困难和前几年有所不同。前几年,有些企业的成长是站在别人不成长甚至倒退的份上。为什么?机制、体制、营销手段、团队,总会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总会有机会。
  但现在呢?每个人都开足马力,准备充分,前几年的竞争应该是体制竞争,现在的竞争都已经进入到成本竞争,所有人似乎都认为“我做好准备”,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这才是最害怕人的。现在观念、团队、认识、品牌、体制、机制几乎都进入零和博弈状态,没有绝对胜者或者一枝独秀。
  现在行业内很多人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你不扩张人家也要扩张,那不如大家都扩张;都扩张,最后洗牌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死掉,但是不一定是我死掉。大家都知道冬天要来,但都认为被冻死的不会是自己。
  3点建议(一级)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要对业绩的增长、对下游经销商要保持一个理性的要求,能在困难时期真正地与经销商同心同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对经销商而言,对业绩增长也要保持理性。可能市场的费用比以前要投入更大,才能够保持增长。经销商这块,就是在稳健基础上积极做事。有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存比发展更重要,同时,心态上不能过于浮躁。
  第三,现在可能是地产酒的机会,尤其是中高端上。其实地产酒的利润并不低,在地产酒市场份额增大而名酒的利润有所下降时,这就会影响渠道成员的心态,觉得做名酒的利润比地产酒只是略高一点,于是投资热情会转移过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会是地产酒的一个机会。
  【抽文,放本文第一页】
  行业内虽然没有交流,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在做好过冬的准备。可以这么说,圈里人谁都明白,不说;圈外人也不愿意说,或者不会说。名酒的价格统统有问题,名酒的批发价格统统在降低,这还不能说明有问题吗?
  【抽文,放本文第二页】
  现在行业内很多人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你不扩张人家也要扩张,那不如大家都扩张;都扩张,最后洗牌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死掉,但是不一定是我死掉。大家都知道冬天要来,但都认为被冻死的不会是自己。
其他文献
刘春雄:郑州大学副教授,曾任双汇集团副总裁、《销售与市场》副总编  犯错误很光荣吗?当然不。但如果错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错误的本质就会被掩盖,犯错者反而觉得很崇高,不禁洋洋自得。这就是光荣的错误。  在日常的营销管理中,我们常常会犯以下这些光荣的错误:  高标准,严要求(二级)  “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  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198
期刊
洋河并购双沟酒,吹响了苏酒崛起的号角;  古井贡、迎驾等并驾齐驱,引领徽酒横行天下;  宋河的强势崛起,预示着豫酒复苏;  河套酒南下,纵横驰骋;  东北酒入关,一路高歌。  一时间,中国白酒市场狼烟四起,群雄逐鹿。从中国白酒工业百强排名看,近几年来,鄂酒中跻身十强的仅有枝江,其余均为川酒、黔酒、汾酒等名酒的天下,中国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演越烈。  面对如此形势,不久前,湖北省经信委召开全省酿
期刊
一直以来,白酒的发源地在哪里,没有人能说得明白。各地都宣称自己是白酒发源地,而且历史遗址文化考证皆有理有据,实在让普通老百姓难辨真假。  哪里才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呢?或者哪些地方才有可能诞生中国白酒呢?其实,我们从目前酒的酿造格局可以破解一二。  酒作为古代一种较为奢侈的消费品,一般都是贵族和富人才能够享受,普通老百姓则很难以享用,所以白酒的酿造与管理在古代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它调剂着天下粮食的
期刊
将资源集中在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上,聚焦新品类、新产品,或者是聚焦到一个已经十分成熟但一直被其他琐碎品类拖累的产品,是破局高成本时代的制胜绝招。    随着各项成本的上升,各种压力不断接踵而来,人力成本上涨、资金链吃紧都成为高成本的新诱因。许多食品企业在2008年后再次面临进退维谷、如履薄冰的境地。  研发创造蓝海(一级)  食品行业是传统产业,门槛低,随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且国内整个产业链并没有得到
期刊
从品牌选择角度看,白酒消费逐步呈现明朗的两极化态势:要么喝“茅五剑洋”,要么就喝当地名酒。前者固然高端,后者也不意味着便宜,即使是固守一县的县域品牌,也常推出珍藏版、限量版等单瓶伍佰元以上的高端系列,因为本身价值高,口感明显超越全国名酒,往往是当地高端消费的首选。  双品牌战略,为中小型酒企提供了又一次机会,对于它们而言,第二品牌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改写企业未来的奇兵劲旅。  如何运用双品牌战略,这
期刊
看点1: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二级)  在整个《规划》中,食品质量安全贯穿整个发展纲要。  针对“十一五”期间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将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措施落实食品安全问题,并设定了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完善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食品生产企
期刊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全球食品工业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发达国家和跨国食品集团大举抢滩登陆我国食品工业之际,《规划》的出台,从战略上部署了未来几年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格局:到2015年,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
期刊
挑战:直面跨国巨头(一级)  《规划》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指出,当前全球食品工业已进入空前的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全球食品格局也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愈来愈深刻地影响我国食品工业。  我国食品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与全球食品工业紧密关联。近
期刊
从2005年开始  中国白酒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至今已持续7个年头  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  中国白酒与中国经济一样,仍展现出超常活力  (空一行)  但不可否认  中国白酒业,尤其是高端白酒存在巨大的泡沫  价格虚高、行业整体利润过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盲目乐观心态  ……  经济增长总有周期  未来十年,增长还能持续这么强劲吗?
期刊
忙过春节旺季之后,张总并没有闲下心来。有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张总希望尽快能找到答案。  张总是四川某白酒企业的老板。酒厂近几年营业收入一直徘徊在3亿左右,在行业内只能算是“小”型企业,但行业利润还不错,所以酒厂还算过得去。但眼看着本省其他同期建厂的企业有的年营收都超过10亿,而自己的酒厂无论在销售规模、产品结构还是区域拓展上都没有多大突破。  这一切让急于改变现状的张总很着急:有什么办法能让改变来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