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理智的情感大堤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恋现象在某些学校已经蔚然成风,这不禁让我们这些教育者深思。早恋如何教育和引导,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我们应该先分析发生早恋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首先,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中学阶段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生理趋向成熟的时期。
  据我国的调查,1400名中学生,交了恋爱朋友的有104人,其中男生有36名,女生有68名。在我国,情窦初开期基本上在十四五岁,这个时候正好是初中二、三年级。在11所学校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学时初恋的高峰,一个是在初二、初三,一个是在高三时期。初三这个高峰期要比高三的高峰期来得要猛些,蔓延得要快些。从另一调查中看到,初一时,初恋者占班级学生的4.43%,初二时占8.19%,初三时占12.99%,高一时占27.26%,高二时占13.38%,高三时占36.23%。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学生随年龄的增长初恋人数也在增加。
  其次,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电脑、电视、手机提供了铺天盖地、生动、有感染力的恋爱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思想和情感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更多地通过观察进行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的结果。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他们更是通过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仿习得行为。
  再次,有的青少年家庭关系不和睦,争吵不断,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这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寻找异性寄托情感。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构筑理智的情感大堤。
  首先,从道德教育入手培育高尚的情恋。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情是道德的精华;一个人缺乏健全的道德根基,就不會有高尚的情恋。”学生具有心灵美,他们对另一个人的依恋才会建筑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理智才能帮助情感,纯洁情感,给情感增添道德力量,才能从道德上使内心活动变得高尚。从道德教育着手,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爱情就是一个新的道德生活领域,不能片面地看待爱情,认为爱情只有欢乐和喜悦。爱情包含着严肃的道德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懂得,中小学生是承担不了这些义务和责任的。因此,要用理智来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如果心中已经有恋情的萌芽,要把它珍藏在心底,到需要的时刻才让它萌发。总之,从道德教育抓起,就是“让道德的成熟走在性成熟的前面”,以德制情。
  其次,巧妙地利用各种文学读物、各种影视作品的正面引导作用。这些作品不仅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观察模仿的对象,而且其中人物的行为以及所赢得的社会尊重,对青少年行为有一种很好的强化作用。如:学校在雷锋月组织观看《雷锋在1959》,看完之后,通过交流观后感,雷锋面对自己感情的坦然态度,雷锋始终把学习和工作放在首位的做法,从而教会学生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感情。
  再次,审视他人的错误决定,以期达到反思教育的效果。对青少年来说,在求学生涯,甚至在真实人生中,有必要去审视他人所做的决定为何导致糟糕的结果。学校不乏这样的例子。如:有个在学校让几位老师形容为“天才”的学生王某,虽然她所拥有的对她的未来很有利,但是她在初中阶段做了一个很糟的决定,一个完全改变人生锦绣前程以及关闭许多未来之门的决定,于是,王某在15岁时就当了母亲。此刻,学校已不是她人生的一部分了。这个例子,对人生方向正需要别人指导的中学生,我想会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另外,对学生多倾注一些关爱,扩大学生的交往,也是进行早恋教育的一个途径。
  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心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变化。尤其是孤僻、内向的同学,以及单亲家庭的同学。多和这些同学谈心,和他们交流生活和学习,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扩大学生的交往,让男女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频繁交往,倒能使他们的异性观念淡化。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又主张集体交往更为适宜。因为集体化既可以促使少男少女相互了解,又防止过早“对象化”。
  最后,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如:参加朗诵、演讲、跳舞、唱歌、绘画、美术,书法等集体竞赛活动。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得以充实、愉快,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引导和教育学生处理早恋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最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理智的情感大堤。
  徐蕾,山东即墨新兴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标形势下的课堂改革,打造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师而言,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课堂角色的颠覆和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教师要做到在有限的45分钟内不留痕迹的引导和指点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充分的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学习与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这样的一堂高质高效语文课呢?  一、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教学思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主题,要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转换角色,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创新与变革。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  “满堂灌”是典型的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大多通过死记硬
期刊
语文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自身基础与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以主题或知识模块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但又与整个语文学习有着极大关联的小规模课程,它既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学科活动的形式进行,其目的是充当“课程补丁”和“能力补丁”,弥补学科教学与考查所需知识能力“脱环”和“跳环”之处,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改善知识发展、能力需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是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豐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魅力是无穷的。  一、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微课就属于当前最受关注的一种计算机教学手段。微课可以有效推动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但是,微课在制作和应用方面,对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教学技巧等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就如何借助微课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分
期刊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类专业发展与应积极响应高等教育新常态变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力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地方本科院校要迎合中国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身体的残疾不仅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对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首先目标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消除因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感、羞怯感、畏惧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生存环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应该着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直面身体上的缺陷,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特殊教育学习如何构建高
期刊
一、留白艺术的含义与运用  在教育领域当中,留白艺术是一种效果十分明显的课堂教学艺术。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课堂主题内容,按照计划,适当地在课堂上留点空白。这种空白效应,能够让学生反思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有时间消化知识点,并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用画家作画来类比,画中留白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观赏者充分想象的空间。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适应让知识点填满整个课堂。因为,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掌
期刊
我们寝室中每人都有绰号,李XX的绰号是“大哥”。  称他“大哥”有好些原因。第一当然是年龄大,他是我班两个超过30岁的人之一。第二是考分高,他的入学成绩409.5分,全系第一(比班上分数低的同学足足多了八九十分)。第三是讲义气,他对同学都像小兄弟一样看待。最后是他有些倚老卖老,爱管闲事。比如我们寝室里的每晚九点半熄灯,就是他的力主。尽管当时那些求学若渴的同学们很有意见。  我在进大学前还有些自负,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是学生相互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一、语文课堂中的“听”  语文课堂中的“听”,是指学生认真听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