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品质的目的,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启发、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遵循鼓励、表扬为主的原则。这样,学生的个性化品质才能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个性化 品质 培养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语言、气质、风度、习惯、教养、兴趣、爱好、品格、心理状态以及独特的生活经历等等与他人区别开来的特殊性。现代教育强调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的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培育和发挥学生的个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权威”观念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胆敢对教师传授知识提出质疑就是大不敬,冒犯了教师的尊严。殊不知,在现代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获取信息,教师不再是传统中的知识的垄断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平等的参与学生的活动,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就會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正内心世界。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不会感到紧张、沉闷与压抑。相反,学生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能够大大地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增强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学生个性。语文课堂教学包括识字、朗读、理解与分析、表达等各种不同环节,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些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先说,“扫清语言”障碍这一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根据上下文去理解字义、词义。老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老师不应该整齐划一地去讲解,但允许学生质疑,教师进行答疑。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再说,“朗读”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习惯的不同,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教学。把兴趣、爱好、习惯相同的分在一组,可以分成自由朗读组;分角色朗读组;表演朗读组;与老师合作组……这样每个同学的朗读能力得到了锻炼,展示了自己的才能。通过朗读,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藏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第三 ,在“理解与分析”这一环节,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认识。在这一环节,切忌老师把参考书上的说法讲给学生听。“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而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例如,学习朱自清《背影》,让学生谈谈对父亲的认识。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他们说得有理有据,老师就要充分肯定,不要搞一刀切。学生分析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怎样写的?
  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也是一样,老师绝不可以把文章的写法直接讲给学生听,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我感悟。例如,学习《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老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种花?这些花有什么特点?他们和当时社会上的那些人有相似的特点?主要写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一步步思考,自然明白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又避免了整齐划一,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因为“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本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让他们各抒己见。老师对学生的表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四、在“表达”这一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表达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也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的“说”和“写”。“说”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培养,包括对某个词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写作手法的发现;读后感悟……在教学中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鼓励性原则,学生只要说了,教师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
  “写”也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品质,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在教学中作文题目不必死板统一,可以同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一个。老师也不必规定学生去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写一些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而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以鼓励为主,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只要他们写,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名家经典作品,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品质的目的,要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课堂氛围的条件下,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启发、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遵循鼓励、表扬为主的原则。这样,学生的个性化品质才能得发展。
其他文献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两大问题,对我国当前来说,无论是促进就业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需要作出创新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
【摘要】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发现一些巧妙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主拓展阅读面,能够真正做到以读带读、以读促写。  【关键词】阅读教学;适时引导;以读促读;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122-01  【本文著录格式】杨梦.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J].课外语文,2020,19(1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态是不稳定的,心灵是易于产生困惑的。一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大了,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话了,可以我行我素了;另一方面,他们在真正遇到某些问题时,又会有迷惑不解的地方,不知道怎样去正确面对和解决。他们是矛盾地、不知所措地,因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其实也就是心灵上的困惑。  一、典型事例  我去年送走的2012级毕业班是一个英语大专班,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刚入学时年龄从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相应变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市场出现震荡,中国房地产开始进入调整期。很多人认为市场前景不明朗,对发展的战略方向感到迷茫。为明确市场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建立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
关键词: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分析  当前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为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销售量、降低存货管理,不得不采用商业信用或者赊销的方式来销售商品,这就导致企业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甚至会出现呆账、坏账现象。因为债务企业的经营状况良莠不齐,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不尽相同,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这样就会虚增资产。为真实地反应会计信息,合理计提坏账准备,就应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
摘 要: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一所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提高教师的魅力素质,本文以吉林体育学院等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等教育发展远程化、现代化、一体化的趋势和高校教师的现状,采用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教师人格魅力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人格魅力培养的方法,为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成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以下就以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谈谈若干思考:  一、注意表扬性评价与公平性评价的相互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必须客观公平,教师如果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认为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就会发生淡漠感。学生的
关键词:数学教师 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小学语文阶段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