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写作知识拓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步入初中后,他们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对写作尚未入门的学生心情急躁,于是乎学生有的忙着背范文,有的忙着写摘抄,功夫下了不少收效却甚微。语文教师似乎对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感觉有千头万绪却无从下手做起。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内文章的阅读分析去渗透写作的知识,拓展写作训练是引领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因为课内文章教师常采用精讲精练相结合,学生就会对这种写作技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利于从分析到模仿再到创新,建立起自己的写作训练阶梯状的提升模式。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羚羊木雕》一课,分析阅读教学中写作知识的教学延伸到写作能力的拓展问题。这一课所写之事与所用的写作手法比较适合学生的写作模仿,以便总结出几处拓展的写作知识与技法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学会多角度刻画人物
  好的文章之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在于它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对人物常常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教师们常说,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从不同的方面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与性格特点。人物的内心所想往往会“征于色,发于声”,通过多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羚羊木雕》一课塑造了几个重利轻义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妈妈这一人物。那么,文章中是如何把这个妈妈刻画得入木三分的呢?通过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能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如逼问羚羊木雕的去向时,文中写道:“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这是对妈妈神态的描写;为了知道羚羊木雕去了哪里,“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此句通过妈妈这一典型的动作,体现出“妈妈在拉拢我,和我套近乎”等。在写作中,为了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学生们也可以模仿这种写作技巧。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口头作文,练习多角度去描写人物的小片断,如试描写一个老师沉思时的神态、动作等。通过这样的口头作文训练,以达到提升写作技巧的目的。
  学会采用不同的记叙顺序
  初中阶段谈到的记叙顺序通常指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这是叙事性文章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时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插叙通常用于顺叙之中,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叙的顺序,但插叙的运用能起到补充故事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的作用,这也是写作中常用到的一种记叙方法。
  《羚羊木雕》一课中,当分析完文中顺叙的作用后,再分析插叙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真正感受顺叙的条理清楚和层次井井有条,以及插叙对故事情节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作用。然后,笔者用大屏幕展示一篇习作,由于这篇文章是顺叙记事的,使叙事显得拖沓松散,笔者让同学们诊断出病情后并开出了医治的药方,通过大家的辩论,同学一致同意采用插叙会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同时起到了丰富内容的作用。
  学会采用恰当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与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要抓住特征,要有目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有时也会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一些优美的文章,往往有诗意的环境描写,读来不仅让人明白事件发生的环境是怎样的,更让人有美的感受,同时也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人物性格与中心思想。
  《羚羊木雕》一课中,写“我”从万芳家出来后,心情极为失落,此时适时地插入一段环境描写:“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就能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悲伤的气氛,烘托“我”沮丧、自责心情的作用。学习了这样的写法,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笔者让学生试着写一段傍晚放学后的环境描写,有的同学写道:“我走出校门,夕阳早已隐退,我独自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大街上,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灯亮了,投下点点橘黄色的光,我的影子忽大忽小的,显得十分孤单。多么温馨的灯光啊!在这寂静而又可怕的夜晚为我亮着,散发着温暖。”正是在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慢慢提升上来。课中,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可以作为写作讲析的切入点。如开门见山的开头方法,它直入主题,直接进入到叙事中,不拖泥带水,把激烈的矛盾冲突放在开头,节省笔墨,引人入胜;结尾部分的抒情与议论的话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点明中心的作用;而本课以反问收尾,含蓄点题,引人深思……这些都可以做为略讲的部分,指点一二,让学生对此有个印象。
  在每一篇有利于学生学习写作的篇目的讲析中,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灌输一些写作知识,在点滴渗透中让学生慢慢领悟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在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同时,拓展延伸写作知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和盛初中)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德育低效乃至无效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社会各界的难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社会、家庭都已经或正在从不同的视角努力求索着解决办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效并不显著。为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探索加以梳理,厘清相应概念的内涵,分析问题的主要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最佳思路。  相关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教育有效性问题及现状表现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功利思想以及某些偏颇的行政导向的影响,教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但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萦绕在教师、家长、学生中的困惑却不少。  科任教师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科任教师的困惑 课标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兴趣不强。在课时紧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掌握这些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根本,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得小学语文老师们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也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评判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一般可以从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全面展开,如何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有效提高小
目的:  研究分析、并讨论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后,对于女性分娩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新生儿的结局的影响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人们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多,新的教学大纲对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对于很多老师和学生来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英语读写能力非常卓越,但是一开口说英语就立马变成了“哑巴”,英语不会说、说不好的情况时时发生、处处发生。对于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而言,这样的问题相当严重,值得引起英语老
案例叙述  一位刚刚完成角色转换的青年教师,在她工作的第二年就承担了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应该说,对于年级交给她的这个任务,她既勇敢而又怯懦。说她勇敢,是因为在就工作安排向她征求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表示,担任班主任是她认真的选择,她一定要带好这个班。说她怯懦,是因为她对于怎样管理班级心里没底,接受任务后,就忐忑不安,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迈出第一步。为了使像她这样年轻的班主任能够迅速入轨,年
学案是课堂上指导及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操作材料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学案设计是学案式教学改革中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具有简洁、直观、系统性强的特点,利用概念图进行学案设计能很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探讨和总结了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案设计中的具体应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  “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
复习的最后一天最后一节课,大家却没有丝毫紧张的样子,虽说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才是说了一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之后就走了,留下我们这群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