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纪检检查工作的基础。当前在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下,我国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遇到了严峻的考验,这同其宣传教育方式是紧密联系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包括建立了纪委宣传部等一系列方式来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工作。企业纪委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大纪检监察工作的宣传情况,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来让企业领导和职工认识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实质,力急形成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
关键词:反腐倡廉 新形势 纪检监察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是纪委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新形式下巩固企业领导干部防腐败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包括建立了纪委宣传部等一系列方式来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工作。企业纪委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以中央纪委精神为中心,制定本企业具体的宣传教育方案,来推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一、企业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宣传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企业纪委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宣传缺乏主动性。其宣教工作都是按上级纪委的要求进行宣传工作,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单位领导都认为企业应该是以生产经营为主,包括领导在内的生产部分和基层班组对待纪检监察宣教工作都是一种应付的态度,以完成任务为主,至于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怎么样,没有人去考量。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深造都是以技术和技能为主,对于思想政治及纪检监察理论基本没有做要求。导致员工都不重视纪检监察内容的学习,可想而知其宣传效果不好。
2.宣传教育工作缺乏“协同性”。纪检监察的宣传教育工作是独立的,没有纳入到企业整体的规划发展工作中来,无法做到企业的全面的部署。企业其它部分同纪委协同不到位,都把纪委安排的宣教工作认为是纪委自身的工作,同他们没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降低了宣教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缺乏“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未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宣传。企业在经营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不同时期或重点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涉及到的腐败问题可能不同,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宣传的话,宣教工作就成了一种形成,起不到服务的作用。第二,宣教工作没有针对具体的对象。当前宣教工作都是统一宣传,没有针对应有的领导干部是重要岗位的一些人员,把宣教工作搞成了全体动员的教育,宣教活动的层次不清、对象不明导致其宣传的效果非常差。
4.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缺乏“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宣教形式单一。当前宣教工作还是传统化的宣传模式,主要还是通过开会、学习文件、听讲座的方式为主。随着新媒体宣传方式的盛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传统的宣传模式都没有参与的兴趣,导致其宣教的效果差。第二,宣教内容机诫教条,缺乏新意,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观看的职工群众缺乏热情。三是企业内部的正反面典型树立得不够。宣教工作的正反面典型都是以书面上为主,同职工自身的接触太少,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效果。
二、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宣传工作的对策研究
新新形势下加强党风纪检监察的宣传工作是一项常期性的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巩固企业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纪委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格外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企业纪委也应该配合中央纪委的工作,针对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企业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
1.拓展纪检监察宣传的领域和阵地。宣教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约束警示作用,营造同一切腐败分子思想舆论氛围。主要做法为:第一是发出正面强音。把中央纪委大力宣传反腐败斗争的相关形势和任务及时传递给企业的领导和职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本企业的反腐败工作成果和勤廉典型,统一全企业领导职工的思政认识,凝聚全企业的人员来同腐败份子做斗争,并竖立必胜的信心。企业纪委也应该通过设定相应“开放日”的形式来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透明度。第二是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通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来对企业领导和职工形成警示作用,提高其震慑力,让有违纪心态的人员可以及时的收手。第三是打造全媒体宣传阵地。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纪委的纪检监察工作也必须调整和整合媒体资源,设置相应的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宣传讨论,扩大纪检监察声音的力度。企业纪委可以设置企业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开通新的宣传教育阵地来进一步增强纪委的宣传力度。
2.增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明确纪委党风廉政教育的对象和内容。纪委要充分利用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优势,强化党纪政纪和廉政法规教育,积极开展企业领导和干部任职前的纪检监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让他们提前知道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事情需要注意,不能去做,利用相关的典型案例去对企业全体领导和员工进行警示教育,使企业领导干部群众可以引以为鉴。
3.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品质和效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围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中反腐败内容的相关要求,来加强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确定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和实现办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抛弃相应的形式主义,把廉政文化真正同廉政教育联系在一起,让企业的干部群众都认识到廉政文化的内涵。坚持廉洁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为一体,结合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育的来进行廉政文化的实现新方式。
4.提高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水平。企业纪委应该加大和健全企业涉腐涉纪舆情的研判制度,关注网络上关于企业相关的涉腐涉纪案件,并制定相应的网络舆情处置方案,对于违纪舆情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必须按中央纪委的要求,在保障案件查处的保密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实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和正确引导的原则。加强企业涉腐涉纪舆情报道和舆论引导,协调企业相关部分及时的进行回复,掌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同时也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大网络信息的传播,让公众可以及时迅速的了解相应涉腐涉纪的情況,对于相应的错误思想观点及时的进行纠正,让网民及时的了解事件的真相。
5.完善宣教工作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开展企业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是企业纪委的重要工作。应该把其纳入到纳入到企业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中来。另外必须健全外部宣传教育单位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组织、宣传、外宣、网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合会议,通报和处理相关的案件。纪委内部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职能,提高工作联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晨光.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177+218.
[2]阎群力. 加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12-17(003).
[3]冯玉花.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机制创新[J]. 经济研究导刊,2016,(22):181-183.
[4]孙斌. 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1):184.
作者简介:李博雅(1982—)女。2009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现就职于中煤平朔集团公司纪委宣教监督室,初级政工师。
关键词:反腐倡廉 新形势 纪检监察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是纪委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新形式下巩固企业领导干部防腐败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包括建立了纪委宣传部等一系列方式来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工作。企业纪委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以中央纪委精神为中心,制定本企业具体的宣传教育方案,来推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一、企业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宣传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企业纪委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宣传缺乏主动性。其宣教工作都是按上级纪委的要求进行宣传工作,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单位领导都认为企业应该是以生产经营为主,包括领导在内的生产部分和基层班组对待纪检监察宣教工作都是一种应付的态度,以完成任务为主,至于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怎么样,没有人去考量。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深造都是以技术和技能为主,对于思想政治及纪检监察理论基本没有做要求。导致员工都不重视纪检监察内容的学习,可想而知其宣传效果不好。
2.宣传教育工作缺乏“协同性”。纪检监察的宣传教育工作是独立的,没有纳入到企业整体的规划发展工作中来,无法做到企业的全面的部署。企业其它部分同纪委协同不到位,都把纪委安排的宣教工作认为是纪委自身的工作,同他们没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降低了宣教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缺乏“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未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宣传。企业在经营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不同时期或重点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涉及到的腐败问题可能不同,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宣传的话,宣教工作就成了一种形成,起不到服务的作用。第二,宣教工作没有针对具体的对象。当前宣教工作都是统一宣传,没有针对应有的领导干部是重要岗位的一些人员,把宣教工作搞成了全体动员的教育,宣教活动的层次不清、对象不明导致其宣传的效果非常差。
4.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缺乏“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宣教形式单一。当前宣教工作还是传统化的宣传模式,主要还是通过开会、学习文件、听讲座的方式为主。随着新媒体宣传方式的盛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传统的宣传模式都没有参与的兴趣,导致其宣教的效果差。第二,宣教内容机诫教条,缺乏新意,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观看的职工群众缺乏热情。三是企业内部的正反面典型树立得不够。宣教工作的正反面典型都是以书面上为主,同职工自身的接触太少,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效果。
二、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宣传工作的对策研究
新新形势下加强党风纪检监察的宣传工作是一项常期性的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巩固企业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纪委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格外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企业纪委也应该配合中央纪委的工作,针对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企业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
1.拓展纪检监察宣传的领域和阵地。宣教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约束警示作用,营造同一切腐败分子思想舆论氛围。主要做法为:第一是发出正面强音。把中央纪委大力宣传反腐败斗争的相关形势和任务及时传递给企业的领导和职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本企业的反腐败工作成果和勤廉典型,统一全企业领导职工的思政认识,凝聚全企业的人员来同腐败份子做斗争,并竖立必胜的信心。企业纪委也应该通过设定相应“开放日”的形式来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透明度。第二是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通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来对企业领导和职工形成警示作用,提高其震慑力,让有违纪心态的人员可以及时的收手。第三是打造全媒体宣传阵地。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纪委的纪检监察工作也必须调整和整合媒体资源,设置相应的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宣传讨论,扩大纪检监察声音的力度。企业纪委可以设置企业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开通新的宣传教育阵地来进一步增强纪委的宣传力度。
2.增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明确纪委党风廉政教育的对象和内容。纪委要充分利用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优势,强化党纪政纪和廉政法规教育,积极开展企业领导和干部任职前的纪检监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让他们提前知道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事情需要注意,不能去做,利用相关的典型案例去对企业全体领导和员工进行警示教育,使企业领导干部群众可以引以为鉴。
3.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品质和效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围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中反腐败内容的相关要求,来加强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确定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和实现办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抛弃相应的形式主义,把廉政文化真正同廉政教育联系在一起,让企业的干部群众都认识到廉政文化的内涵。坚持廉洁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为一体,结合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育的来进行廉政文化的实现新方式。
4.提高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水平。企业纪委应该加大和健全企业涉腐涉纪舆情的研判制度,关注网络上关于企业相关的涉腐涉纪案件,并制定相应的网络舆情处置方案,对于违纪舆情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必须按中央纪委的要求,在保障案件查处的保密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实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和正确引导的原则。加强企业涉腐涉纪舆情报道和舆论引导,协调企业相关部分及时的进行回复,掌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同时也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大网络信息的传播,让公众可以及时迅速的了解相应涉腐涉纪的情況,对于相应的错误思想观点及时的进行纠正,让网民及时的了解事件的真相。
5.完善宣教工作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开展企业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是企业纪委的重要工作。应该把其纳入到纳入到企业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中来。另外必须健全外部宣传教育单位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组织、宣传、外宣、网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合会议,通报和处理相关的案件。纪委内部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职能,提高工作联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晨光.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177+218.
[2]阎群力. 加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12-17(003).
[3]冯玉花.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机制创新[J]. 经济研究导刊,2016,(22):181-183.
[4]孙斌. 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1):184.
作者简介:李博雅(1982—)女。2009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现就职于中煤平朔集团公司纪委宣教监督室,初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