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模拟真实情景,贴近生活,加强直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此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互动; 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 英语交际
  英语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的秘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感培养学生的品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是有积极作用的。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英语学习中的教与学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过程起着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组织的语言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成。
  1 情感互动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方妙药”
  1.1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趣味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从而激发兴趣,主动去学,提高学习效率。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我想很多学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上车实际操作之前,教练对你谈如何转方向、如何踩离合、如何挂档、如何看后视镜等等,谈一会儿就会使人感到厌烦。一旦你上车亲自体验,一边听教练指导一边亲手操作,情况就不一样了,渐渐地会爱上这项活动。“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只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机械式讲解,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对语法,词汇,单纯靠死记硬背,不但容易忘记,而且不懂灵活运用,久而久之,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
  1.2 情感互动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方妙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这种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我从十几年来英语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情感互动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所谓情感互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情抱有的不同好恶所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在表现,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互动交流,会使学生融合在和谐的合作氛围中,这样就增进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顺利传递,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只管教不管导,就会使整个教学过程黯然失色、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对所学的知识也会因未经过积极的情感消化而很快遗忘。
  2 良好情感互动形成的必备因素
  营造情感互动的因素有很多,总结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以下三个方面:
  2.1 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最直接的来源是教师的情感动力以及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这样就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老师首先要对教学有兴趣,做到教学有方,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促使一些原本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产生兴趣;反之,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则会使一些原本对学习有兴趣的同学感到索然无味而兴趣大减。动机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良好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人态度的感知。一节深得信任和期待的英语课堂,会使学习者变得更自尊,对学习英语更自信,从而大大地激发起学好英语的内部动力,克服了自卑,也树立了信心。动机的另一来源是兴趣。和谐愉悦的气氛,良好的态度以及积极自主的探究学习,都是重要的兴趣源。有了兴趣,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更加强烈。
  2.2 课堂“安全感”。 学生在恐惧的情绪下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情感能左右注意力,良好情感的培养一是看态度,二是看心境,态度好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喜爱、感兴趣、容易接受,过滤就少。心境好就不会烦恼和紧张不安,听力就会提高,阅读理解就快。很明显,情绪状态对英语交际训练中的表达、理解影响较大。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紧张和害怕是英语学习的“瓶颈”,只有在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学生才能减少心理障碍,不怕开口、不怕出错,大胆练习,使学生有学习安全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3 情感信息。人的情感表达的包括面部表情、讲话的声调、说话的音词等等。英语教材是载有文化信息、富有情感内容的,如果教师表达的方式得当,则更能提高课堂交际训练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比如上课时运用比赛、游戏、唱歌、分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必将会在学生中形成认同感。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课堂上不甘落后,争当第一,课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竞争机制的引入,会让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3 情感互动的策略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营造情感互动气氛,让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我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3.1 融洽师生关系,以“诚”相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就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获取所需掌握的知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满足了教学需要、协助了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有了保证及实现。平时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情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为了形成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积极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积极情感的直接因素,不仅会得到学生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教师要用“爱”去面对学生,做到以“诚”相待,树立高尚的师德,在言行上处处作学生的表率。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身心愉快地参与语言学习。在课堂上,师生间有了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能以情生情,达到心灵沟通。教师并以广博的爱心,可以赢得学生的敬重。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每一个那怕是及其微小的进步,尤其对于基础薄弱、学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形象的重塑。   3.2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不少学生总感觉到英语课堂枯燥无味,除了记还是记,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善于巧妙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和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情感来实现的。教师个人情感的流露和表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因而,教学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善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感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设计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紧扣学生的心弦来激发学生的感情;还可以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辅助来表达感情,感染学生,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活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如:在教学八年级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按自己的方式做一杯奶昔,让学生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畅所欲言分享制作方法,再引导他们理清思路,按步骤来整理成文。我们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酒店厨师的精心制做。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学会了更多美食的制作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他们烹饪的兴趣。获得了家长的好评。所以说教学既要丰富他们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习得英语知识。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体验英语交际的乐趣。中学生好表现,爱说、爱动是他们这年龄段的特征,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是他们所具有的优点。所以在课堂上就要善于利用,给机会学生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体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成功喜悦。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创造,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中距离。这样,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既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又增强了思维能力。当然,英语教学主要放在课内,向课堂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课堂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经常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有目的地进行英语游戏、朗诵会,讲演比赛,单词默写比赛,句子接龙,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又创造英语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然而,怎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平时善于观察及把握学生这阶段的心理特点,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使日常生活与实际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展有效的情感互动,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者:索娜卓嘎.
  [2] 《浅谈初中英语兴趣教学法》.王天平. 《教育前沿》理论版.
  [3]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4] 马俊明.外语教学的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期刊
【摘要】兴趣是知识入门的最好帮手。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动探究;兴趣;合作  兴趣是知识入门的最好帮手,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
期刊
【摘要】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提倡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那么,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的高效性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在教学中注入爱;二、让学生主体参
期刊
【摘要】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更好的突破,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远程教育;数学教学;运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训练学学生质疑、求新的精神,诱导求异思维,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创新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始终。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创新能力; 鼓励质疑; 诱导求异思维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小学语文课程担负的重任。  1
期刊
【摘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科学激疑; 操作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
期刊
【摘要】目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期和发展期。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之间高度和谐;必须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必须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思维对话,达到关系平等、情感融洽、充满人文精神的境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这样的一种追求,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能力培养; 学具运用; 多向质
期刊
【摘要】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难学,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由于思想品德科属于中考科目,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的高低与学习效果的好坏是密切联系的。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以新课标要求为标准,以学生为本,运用科学的方法,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
期刊
【摘要】小组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确立运用小组学习的策略,如遵循小组学习的基本原则、精心设计小组学习的问题等,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学习; 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有效性  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是一种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小组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卓有成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上,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