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在合作小组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自主合作模式初中教学实践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教育体制为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改革。新课改实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不断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讨论,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合作模式的特点
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踊跃的加入到和教学活动有关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易操作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应新教材的课程要求,也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的知识一个辅助者与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质量。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与其他同学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初中教学中自主合作模式的应用实践
2.1成立良好的合作小组是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
要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例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与组织能力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教师要注意的是学习小组成员间要有一种优势差,这样才能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并采用组长轮流制,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发言的机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模式能够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与语言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并且也为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创造了机会。
2.2教师扮演好“牧羊人”的角色是自主合作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扮演好“牧羊人”的角色,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将学生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支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在关键处点拨学生,开启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是一个组织者与辅助者的作用。例如在“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器材,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举出一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和内容相关的问题,并自己通过实验,得出问题答案,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3合作生成是提高自主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内容
合作生成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中的合作、交流,现时生成的效果超出了教师预设方案中的新问题、新成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方案教学,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变化性。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思维动态来调整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受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学压力较大,经常会为了教学任务害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限制学生的发言,更别说是让学生自己的探究某些知识点了,这样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调整传统的教学结构,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促进自主合作模式发展的有效手段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的体系,正确的评价教学成果,是促进自主合作模式发展与普及的有效手段。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没有一个肯定的认定心理。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比时,不能仅以科目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只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标准。
三.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实际应用中,自主合作模式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教学活动中时,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实质,使自主合作学习仅流于形式;其次是不合理的分组,因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合理的分组,就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协作作用。
四.结语
自主合作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灌注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模式首先要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其次要适当地调整教学任务;最好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重视合作生成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并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是未来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学献.浅谈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3,(04):98-99
[2]应娅.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05):183
[3]李娜.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06):124
【关键词】自主合作模式初中教学实践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教育体制为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改革。新课改实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不断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讨论,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合作模式的特点
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踊跃的加入到和教学活动有关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易操作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应新教材的课程要求,也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的知识一个辅助者与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质量。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与其他同学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初中教学中自主合作模式的应用实践
2.1成立良好的合作小组是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
要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例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与组织能力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教师要注意的是学习小组成员间要有一种优势差,这样才能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并采用组长轮流制,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发言的机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模式能够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与语言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并且也为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创造了机会。
2.2教师扮演好“牧羊人”的角色是自主合作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扮演好“牧羊人”的角色,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将学生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支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在关键处点拨学生,开启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是一个组织者与辅助者的作用。例如在“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器材,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举出一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和内容相关的问题,并自己通过实验,得出问题答案,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3合作生成是提高自主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内容
合作生成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中的合作、交流,现时生成的效果超出了教师预设方案中的新问题、新成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方案教学,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变化性。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思维动态来调整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受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学压力较大,经常会为了教学任务害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限制学生的发言,更别说是让学生自己的探究某些知识点了,这样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调整传统的教学结构,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促进自主合作模式发展的有效手段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的体系,正确的评价教学成果,是促进自主合作模式发展与普及的有效手段。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没有一个肯定的认定心理。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比时,不能仅以科目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只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标准。
三.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实际应用中,自主合作模式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教学活动中时,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实质,使自主合作学习仅流于形式;其次是不合理的分组,因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合理的分组,就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协作作用。
四.结语
自主合作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灌注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模式首先要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其次要适当地调整教学任务;最好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重视合作生成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并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是未来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学献.浅谈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3,(04):98-99
[2]应娅.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05):183
[3]李娜.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