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和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了解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和护理特点。结论:积极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79-01
慢性支气管炎[1]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常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会引起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为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措施,现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临床表现
1.1 一般资料
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5-87岁。
1.2 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病时间较长,开始时慢慢起病,经过反复发作后逐步加重。本组病例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
2 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
2.1 治疗方法
46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入院即给予输液、纠正酸碱失衡、氧气吸入纠正缺氧、平喘祛痰等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时采用多种措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并控制感染。
2.2 临床护理措施
2.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安静、舒适环境,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宜取坐位或半坐位,后垫靠背,以利于通气,减轻消耗。
2.2.2 饮食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营养,长期大量咳痰者蛋白质消耗较多,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切忌挑食偏食,保证足够的营养;禁食辛辣、肥厚、油腻和一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慢支患者多数血液粘稠,适当多喝水,使痰稀化,易于咳嗽,常吃大蒜、木耳等,可减低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机会。
2.2.3 并发症护理
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对病人的吐痰送检进行指导帮助;②鼓励和指导患者咳嗽排痰,采用吸引器吸痰时吸痰管应每日消毒一次,对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翻身拍背,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每日2~3次15-20min超声雾化吸入[2];③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2.4 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呼吸困难,病人容易丧失信心,常有明显的孤独感,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特别是首次发作时,患者及家长比较恐惧和紧张,心理上极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护士应聆听病人的感受,做好病人与家属的沟通,疏导心理压力,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患者年龄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指导。
2.2.5 康复护理
①对患者及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时间,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的感染,同时做好患者和家长的复诊指导;②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爱好,选择体育运动,如做体操、打太极拳、散步、自我按摩、练内养功等,因为运动可提高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主动咳痰排出的能力;③除耐寒锻炼和加强营养外,可给予转移因子、干扰素、卡介苗、支气管菌苗及扶正固本的中药治疗,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④慢支病人支气管管壁弹性减弱,呼气时管壁提前闭塞,使肺残气量增加,导致并加重肺气肿。呼吸操可以延迟支气管闭塞时间,同时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方法是患者端坐或直立,先深吸气,同时鼓腹、提胸,然后缩唇(鱼口状)缓慢呼气并收腹,胸廓自然下降。呼气时间以患者耐受能力而定,如此反复,循序渐进。锻炼时间及次数宜无疲劳感为宜,最好在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中进行。慢支特别是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不能服用药效较强的镇静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出现呼吸障碍[3]。
3 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评定标准[4]
①治愈:经7天治疗,患者的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基本无肺部啰音,体温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经X线片或胸透检查炎症和感染症状消失;②好转:经7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肺部啰音减小,体温恢复正常,X线片下炎症获得大部分吸收;③未愈:7天治疗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改善。
3.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住院7-25d,经过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后,共治愈37例,占80.4%,好转9例,占19.6%。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抵抗力低、年龄高、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肺部感染是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发生和发展因素,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好转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保持患者身体舒适、心理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本文对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在用药、饮食、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治愈率80.4%。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后,可以极大地帮助患者建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勇气,有利于控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5]。
参考文献
[1]李三英,石素珍,林能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4.
[2]杨丽.预防围手术期病人肺不张、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理,2011,(S1).
[3]张莲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8,28(70):1.
[4]叶明霞,候丽萍.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3.8(21):149-150.
[5]高志业. 慢支继发感染合并COPD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护理,2014.5:206.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79-01
慢性支气管炎[1]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常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会引起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为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措施,现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临床表现
1.1 一般资料
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5-87岁。
1.2 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病时间较长,开始时慢慢起病,经过反复发作后逐步加重。本组病例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
2 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
2.1 治疗方法
46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入院即给予输液、纠正酸碱失衡、氧气吸入纠正缺氧、平喘祛痰等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时采用多种措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并控制感染。
2.2 临床护理措施
2.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安静、舒适环境,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宜取坐位或半坐位,后垫靠背,以利于通气,减轻消耗。
2.2.2 饮食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营养,长期大量咳痰者蛋白质消耗较多,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切忌挑食偏食,保证足够的营养;禁食辛辣、肥厚、油腻和一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慢支患者多数血液粘稠,适当多喝水,使痰稀化,易于咳嗽,常吃大蒜、木耳等,可减低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机会。
2.2.3 并发症护理
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对病人的吐痰送检进行指导帮助;②鼓励和指导患者咳嗽排痰,采用吸引器吸痰时吸痰管应每日消毒一次,对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翻身拍背,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每日2~3次15-20min超声雾化吸入[2];③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2.4 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呼吸困难,病人容易丧失信心,常有明显的孤独感,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特别是首次发作时,患者及家长比较恐惧和紧张,心理上极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护士应聆听病人的感受,做好病人与家属的沟通,疏导心理压力,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患者年龄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指导。
2.2.5 康复护理
①对患者及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时间,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的感染,同时做好患者和家长的复诊指导;②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爱好,选择体育运动,如做体操、打太极拳、散步、自我按摩、练内养功等,因为运动可提高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主动咳痰排出的能力;③除耐寒锻炼和加强营养外,可给予转移因子、干扰素、卡介苗、支气管菌苗及扶正固本的中药治疗,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④慢支病人支气管管壁弹性减弱,呼气时管壁提前闭塞,使肺残气量增加,导致并加重肺气肿。呼吸操可以延迟支气管闭塞时间,同时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方法是患者端坐或直立,先深吸气,同时鼓腹、提胸,然后缩唇(鱼口状)缓慢呼气并收腹,胸廓自然下降。呼气时间以患者耐受能力而定,如此反复,循序渐进。锻炼时间及次数宜无疲劳感为宜,最好在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中进行。慢支特别是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不能服用药效较强的镇静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出现呼吸障碍[3]。
3 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评定标准[4]
①治愈:经7天治疗,患者的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基本无肺部啰音,体温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经X线片或胸透检查炎症和感染症状消失;②好转:经7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肺部啰音减小,体温恢复正常,X线片下炎症获得大部分吸收;③未愈:7天治疗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改善。
3.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住院7-25d,经过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后,共治愈37例,占80.4%,好转9例,占19.6%。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抵抗力低、年龄高、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肺部感染是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发生和发展因素,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好转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保持患者身体舒适、心理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本文对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在用药、饮食、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治愈率80.4%。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后,可以极大地帮助患者建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勇气,有利于控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5]。
参考文献
[1]李三英,石素珍,林能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4.
[2]杨丽.预防围手术期病人肺不张、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理,2011,(S1).
[3]张莲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8,28(70):1.
[4]叶明霞,候丽萍.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3.8(21):149-150.
[5]高志业. 慢支继发感染合并COPD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护理,2014.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