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这样一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由此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一年级,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今年的一年级一开学,我就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 培养 重要
有这样一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由此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一年级,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今年的一年级一开学,我就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1.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
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我觉得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也要适当的低些,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扫地,为了让学生认真打扫教室和包干区,为以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下基础,我要求学生先把自己的位置打扫干净,这就是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小组合作打扫教室。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
为此,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腿靠拢,脚放平。”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教师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
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五,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4.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
5.多于家长沟通,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
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齐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虽然,我与这些孩子相处的时间不长,对于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不熟悉,但是我感觉这几点还是很重要的。做好了以上的这几点,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 培养 重要
有这样一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由此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一年级,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今年的一年级一开学,我就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1.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
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我觉得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也要适当的低些,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扫地,为了让学生认真打扫教室和包干区,为以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下基础,我要求学生先把自己的位置打扫干净,这就是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小组合作打扫教室。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
为此,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腿靠拢,脚放平。”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教师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
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五,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4.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
5.多于家长沟通,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
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齐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虽然,我与这些孩子相处的时间不长,对于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不熟悉,但是我感觉这几点还是很重要的。做好了以上的这几点,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