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生动情景丰富感性认知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再现学生熟悉并蕴藏着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将抽象概念还原成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形象,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表象。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直升机螺旋桨、钟面上的时针等物体的运动现象,并让学生模仿这些运动方式,从直观层面上初步建立平移和旋转概念。
  二、认知冲突引导理性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疑能使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需要拨动其思维之弦。如在教“圆柱的体积”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说一说什么叫做圆柱的体积?
  生:(指着圆柱)这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大?哪个小?(拿出一个圆柱,底面比第一个圆柱略小,高比第一个圆柱略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的圆柱)
  生1: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
  生2: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
  生3:第一个圆柱虽然高一些,但它的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底面积大一些,但它的高少了一些。因此无法准确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如果要准确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小组讨论)
  师: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从原来的经验(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迁移到新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个计算公式到底对不对,我们应该怎样验证?
  生:想办法把圆柱转变成长方体。
  上述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感知体积的大小与底面积和高有关,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没有给学生答案,留下悬念,通过观察、思考,激活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作理性思考。
  三、活动平台发展学生悟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把解决数学的问题过程变成一个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
  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体的特征后提出:请你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长度不等的小棒),并填好你的用料单。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对不同的答案进行质疑或答辩,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知识建构。
  四、现实生活赋予数学灵性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教“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周末去爬山,请你出出主意,我一定要带些什么?可能带些什么?不可能带些什么?学生一下子兴趣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与图形,鲜活的实例就在自己的身边,富有生活色彩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格外亲切,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亲近数学,这样的教学,展示了数学的魅力,彰显了数学的活力与灵性。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解题训练,而应该是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是师生互动的历程,是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教师引领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数学之趣,领略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秋口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rn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n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rn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
期刊
成功的研发投资战略对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资程度不容乐观。在影响投资的诸多因素中,资金资源的稀缺无疑会严重制约企
为了保持高速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人们不断的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承受各种不同程度的压力。如何去处理人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以实现更好的绩效,已经成为了职场人士,特别是各级管
王丽萍,1976年出生于辽宁,1997年人选国家田径队,2000年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冠军,2005年夺得东亚运动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退役之后,王丽萍先后经历了执教、创
期刊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诗经》到《论语》,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内容博大精深,意蕴隽永绵长,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润泽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小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各种靠教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但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不一定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氛围诱发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首先要在班
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正式推出,开启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新篇章。继而,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进一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上市门槛,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风险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有不少教师做过潜心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有益的心得体会。  这是一堂六年级思想品德公开课的内容,笔者集合听课、笔记、评课和对课文的研读,在征得执教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整理成文,以供借鉴。  第一篇课文《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  预设:突出渲染各处自然风光的秀美壮丽。讲科罗拉多大峡谷,强调它作为“活的地质教科书”,岩石层次的清晰,色调的不同,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