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来大学英语教育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和焦点,但现实的状况并不是很理想,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改革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是各个高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因此也备受相关领导和教师的重视。虽然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合作,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如果老师还单纯地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更需要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型人才。传统的英语教学关注语法知识的讲解,单词的记忆,文章的阅读等几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英语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怕出现语法错误而不敢张口说英语的现象。同时对于单词的记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总之,很多学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上都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很多学生也常常抱怨课堂上所学知识用不上,对他们的四级考试没什么帮助。甚至有同学说,上了大学英语程度还不如在高中的水平。作为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的老师,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现状
  1.大学英语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和计划经济相配套的产物。以往,大学毕业生都会有所谓的“铁饭碗”,大学生根本不用发愁找工作,没毕业好多单位都争着要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所以各高校也不断推出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的专业和课程。同时很多学校也会和企业合作,推荐毕业生到企业里实习工作,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压力。我国各个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也是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的,可以肯定地说这对提升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素养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由于各高校缺乏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分类指导,所以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2.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只注重教学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如今,很多学校仍然在搞应试教学,尤其关注学生的四级考试,把学生能否通过四级与能否拿到毕业证挂钩,于是就导致了学生只关心四级成绩,而不关注是否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有时学生上课时间还在做四级题,有的学生甚至要求老师上课讲一些和四级相关的知识,大学英语课就好像演变成了四级备考课。同时,还有不少学校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听,并没有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师仍然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时态的分析,单词的记忆,从而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哑巴英语”。
  3.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经费不足,资金不够
  众所周知,教师是很清贫的职业,再加上很多学校的待遇有待提高,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校外代课或搞第二职业,这样教师搞科研的时间就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是各高校学生的公修课,即教师要上全校学生的课,每周课时较多,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备课上课上,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没有吃透,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就导致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所以,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经费不足,资金不够是导致教师在科研方面没有进展的很大障碍。
  三、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型人才,使他们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能有效地进行口语和书面信息的交流。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熟悉西方背景和文化,提高英文方面的素养,使他们能迅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所以,各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众所周知,语用性语言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听读属于输入能力,说写属于输出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输入即听说能力。不难看出,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说写能力非常欠缺,让他们开口说英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学英语教师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情况并不是让人满意。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个主要原因是非英语环境。在汉语的环境里,学生没有说英语的语境。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导致输入大于输出。这一点可能是长时间的因素造成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大多是在小学,从小学开始教师就重视输入能力,而忽视输出能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从源头抓起,即从小学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哑巴英语”的产生。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多创设让学生说的机会,比如安排一些情景剧,举行一些英文歌唱比赛等。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开口说,刚开始不必纠正学生说时所犯的语法语音错误,因为对学生来讲,能够开口说就是一大挑战。
  2.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多维的语言教学环境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很多种,如录像、录音、电视、电影、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上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工具。同时为了师生更好的交流,还可以设立师生互动平台,提前为学生提供英语课文背景知识及英美文化介绍等等。
  3.各个高校应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断加重,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同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就是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也不能满足和适应现有的教学任务,教师的创新能力低,科研成果少。很多学校都有本科教师教本科学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自己本身要有压力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同时各高校要有一个提高教师整体学历的整体规划,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支持和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同时还可以采取在岗轮流培训的制度,培养大学英语教师成为自主学习型教师。
  4.课程计划的改革
  所谓课程计划是指在上学期末或本学期初要求每位老师就本学期所教授内容列一个详细的计划,大致内容主要是每周教学进度和内容的一个规定。很多高校还将课程计划列入教师考核的标准。当然课程计划可以促使教师有计划、有步奏地进行本学期所教内容的讲解,能够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教学计划虽然规定了教学的进度和内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制约了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会沿着统一的教学步骤采用统一的教学风格把本学期所讲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按专业设置来制订教学计划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只要不违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给任课教师适当的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制订教学计划。
  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投身并致力于这场改革的大潮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改革的道路是曲折艰难的,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定会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董亚芬等.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一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郑树棠等.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尧学.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2(8).
  [4]张文霞,罗立胜.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
  [5]王彪.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初探[J]. 教书育人,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变异不仅存在母语中,而且存在于二语习得中,本文针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产生变异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不同的理论模式对中介语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论述,主要从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讨论学习者中介语变异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学习者中介语变异的因素,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言内因素 语言外因素 变异研究模式  一、引言  中介语变异的研究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
【摘 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和语用因素, 对转喻现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转喻能够促使交际双方最大可能地寻求关联,传递和理解相关信息;转喻的使用能有效地平衡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的关系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  【关键词】转喻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一、引言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转喻一直被视为一种修辞。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转喻的研究已从修辞层面扩大到认知层面。经研究发现,转喻表达被
【摘 要】教学过程中辅导答疑的质量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最终影响课程质量。笔者采用答疑式辅导法对新生本科班公共英语进行了实践,从学生疑问的呈现、辅导答疑的思路、实施过程、教师要求等方面对辅导答疑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习得效果。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 辅导答疑 问题呈现 实践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辅导答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
1 前言  目前,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出两种状态:一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单一化的形式,学生的学习意识完全在老师的牵制之下完成,在主动被动关系中,属于被动关系;二是课堂相对于活跃,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先思考再回答,这在主动被动关系中,从属于半被动关系。我们探究过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素的关系理论,也有人将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论述。在此笔者也将多年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一二。  
【摘 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策略,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是当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趋势。本文从智力观的角度,分析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存在问题,并阐述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策略,即实施因“智”施教的教学策略、“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策略,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觉、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政治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策略 实践研究  教育观
【摘 要】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指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对待作业的方式、对待作业的方法的行为规范。它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科的兴趣, 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 良好 作业习惯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
【摘 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大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基本模式和培养途径,以期促进我国大学创新教育的进程。  【关键词】美国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和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的人。能把经验、知识、信息融合运用到实际中,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创新的人。美国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
【摘 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教育理念机制落后、教育模式单一、学科体系不完善、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实践环节过于形式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努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过硬的创
【摘 要】我国的教育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视一些重要问题,造成教育理论出现了许多失误,部分教育者运用哲学语言描述教育理论、过分重视反映性知识的重要性。正是这些失误导致中国教育理论停滞不前,难以与实践相结合。笔者将进一步分析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主要原因,并在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研究教育理论,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视野 教育理论研究  由于教育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使研究者可以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