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教学是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活动,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杜绝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体育教学是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有不慎,一时稍微疏忽,麻痹大意,就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造成伤害事故,不但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程度上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并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但是,只要我们针对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一、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伤害事故的发生与教师的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课堂纪律,严密课的组织,关心爱护学生,制定安全措施,切不可马马虎虎,掉以轻心。
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意义和发生伤害事故的严重后果,提高安全意识。教学中,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落地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等)。
三、认真备课,组织严密,教法得当。
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全面分析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及练习方法,细致地考虑课堂上哪些方面、哪种情况会产生伤害事故,并制定出可行的预防措施。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掌握练习过程,练习时要按顺序进行,防止互相碰撞,如投掷项目,严禁对投和交叉投,集体投时要有统一的信号,齐投齐拣;跨栏不要逆着跨,以防绊倒跌伤。不论进行什么项目的练习,都要合理安排,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一节课组织的严密,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課的准备部分,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愉快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运动项目和气候特点。注意考虑全面性、针对性和多样化。不仅要注意做好一般性的热身运动,还要做些与本课有关的专门性活动。活动的速度、幅度、力量要加以控制,逐渐增大,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充分活动开,以适应运动的要求,提高练习效果,预防伤害事故。
五、讲清动作概念和要领。
讲解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先讲动作的主要方面,在练习中逐渐说明次要方面,最好把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按动作结构顺序边讲边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体会动作。领会动作要领后再进行练习,防止盲目练习而造成伤害。另外,教师注意讲解技术,语言简练、要领明确,不能把复杂的技术项目讲解得过于简单,也不能将简单的技术项目复杂化,学生产生麻痹思想和过度紧张都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六、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系统性、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教学安排要切合实际,因人而宜、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从教材的安排、课的练习、动作难度、课的运动量等,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切忌没有基本动作的基础,去做难度较大的动作,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七、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合理调节课的运动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自我感觉,采用增减练习次数、延缩练习时间、增减动作难度和幅度、加快或放慢动作速度等方法,使课的运动量适宜,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以提高教学效果。对身体条件差、素质差的学生要求及练习标准(如跨栏架、跳高横杆的高度等)可适当降低,不要搞一刀切,不强求学生做力所不能及的练习,以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对做动作有恐惧感的学生,不要采用命令式或强制做法,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对这类学生要有耐心,要注意语言亲切,多肯定成绩,多给予鼓励,加强保护与帮助,消除紧张恐惧之感。如跳高教学,利用学生的视错觉,垫高垫子,适当拉开两个跳高架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如在支撑跳跃(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可采用一些诱导性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先体会要领,壮大胆量,先用短器械“山羊、短箱”来代替,并逐步拉开跳板距离,使之接近纵箱的长度,或者降低箱的高度,先练习四节箱,再练习五节箱、最后加到六节,甚至七节,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又如:根据不同教材、分别利用平整场地、挖松沙坑、加厚垫子,利用下坡、示范轻巧熟练、加强保护与帮助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预防由于恐惧心理,做动作过分紧张发生伤害事故。
九、认真全面地检查场地和器械。
建立严格的发放、领取、送还器材的管理制度,尤其要注意对铅球、标枪、铁饼、武术棍、剑等带有击伤性的器材,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乱掷乱投,乱对打,以免失手伤人。要经常保持场地的平整和清洁卫生;每节课前要根据教材合理布局好场地,尽量做到集中而紧凑,但要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避免由于场地布局不合理和器材不牢固或者损坏而发生伤害事故。
十、加强医务监督。
体育教师要经常和医务人员、班主任取得联系,密切配合。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安排见习生和分配课上的练习,进行区别对待。还要利用内堂课加强生理卫生知识、运动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有关常识教育,让学生高度重视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意义。另外,应针对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处理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监督,以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严密,教法得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注重保护与帮助,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等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杜绝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体育教学是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有不慎,一时稍微疏忽,麻痹大意,就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造成伤害事故,不但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程度上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并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但是,只要我们针对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一、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伤害事故的发生与教师的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课堂纪律,严密课的组织,关心爱护学生,制定安全措施,切不可马马虎虎,掉以轻心。
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意义和发生伤害事故的严重后果,提高安全意识。教学中,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落地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等)。
三、认真备课,组织严密,教法得当。
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全面分析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及练习方法,细致地考虑课堂上哪些方面、哪种情况会产生伤害事故,并制定出可行的预防措施。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掌握练习过程,练习时要按顺序进行,防止互相碰撞,如投掷项目,严禁对投和交叉投,集体投时要有统一的信号,齐投齐拣;跨栏不要逆着跨,以防绊倒跌伤。不论进行什么项目的练习,都要合理安排,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一节课组织的严密,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課的准备部分,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愉快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运动项目和气候特点。注意考虑全面性、针对性和多样化。不仅要注意做好一般性的热身运动,还要做些与本课有关的专门性活动。活动的速度、幅度、力量要加以控制,逐渐增大,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充分活动开,以适应运动的要求,提高练习效果,预防伤害事故。
五、讲清动作概念和要领。
讲解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先讲动作的主要方面,在练习中逐渐说明次要方面,最好把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按动作结构顺序边讲边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体会动作。领会动作要领后再进行练习,防止盲目练习而造成伤害。另外,教师注意讲解技术,语言简练、要领明确,不能把复杂的技术项目讲解得过于简单,也不能将简单的技术项目复杂化,学生产生麻痹思想和过度紧张都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六、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系统性、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教学安排要切合实际,因人而宜、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从教材的安排、课的练习、动作难度、课的运动量等,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切忌没有基本动作的基础,去做难度较大的动作,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七、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合理调节课的运动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自我感觉,采用增减练习次数、延缩练习时间、增减动作难度和幅度、加快或放慢动作速度等方法,使课的运动量适宜,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以提高教学效果。对身体条件差、素质差的学生要求及练习标准(如跨栏架、跳高横杆的高度等)可适当降低,不要搞一刀切,不强求学生做力所不能及的练习,以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对做动作有恐惧感的学生,不要采用命令式或强制做法,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对这类学生要有耐心,要注意语言亲切,多肯定成绩,多给予鼓励,加强保护与帮助,消除紧张恐惧之感。如跳高教学,利用学生的视错觉,垫高垫子,适当拉开两个跳高架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如在支撑跳跃(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可采用一些诱导性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先体会要领,壮大胆量,先用短器械“山羊、短箱”来代替,并逐步拉开跳板距离,使之接近纵箱的长度,或者降低箱的高度,先练习四节箱,再练习五节箱、最后加到六节,甚至七节,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又如:根据不同教材、分别利用平整场地、挖松沙坑、加厚垫子,利用下坡、示范轻巧熟练、加强保护与帮助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预防由于恐惧心理,做动作过分紧张发生伤害事故。
九、认真全面地检查场地和器械。
建立严格的发放、领取、送还器材的管理制度,尤其要注意对铅球、标枪、铁饼、武术棍、剑等带有击伤性的器材,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乱掷乱投,乱对打,以免失手伤人。要经常保持场地的平整和清洁卫生;每节课前要根据教材合理布局好场地,尽量做到集中而紧凑,但要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避免由于场地布局不合理和器材不牢固或者损坏而发生伤害事故。
十、加强医务监督。
体育教师要经常和医务人员、班主任取得联系,密切配合。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安排见习生和分配课上的练习,进行区别对待。还要利用内堂课加强生理卫生知识、运动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有关常识教育,让学生高度重视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意义。另外,应针对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处理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监督,以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严密,教法得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注重保护与帮助,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等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杜绝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