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学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绿色校园,不仅仅指我们能看到的外部环境,也包含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任劲松说,学校设立专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中心,并且引进了心理学专业人才壮大师资队伍。
“校长,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把我变成‘睡神’了。”这是任劲松回忆中最令他心痛的一句话。班上的一位学生上小学时喜欢上课讲话,小学老师为了让他不影响其他同学,便叫他上课的时候安静地睡觉。
“试想一下如果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那心里得多难受。”任劲松说,为了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作为老师必须要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地唤醒他们,“好学校不应该放弃每一个孩子”。
这个被小学老师引导成“睡神”的学生只是任劲松班上的四十六分之一,他目前担任班主任的初一(23)班并不是选拔的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相反地,论学习成绩,进校时学校摸底测试全班语数双科总分最高分不超过70分(满分200分);论行为习惯,开学的第一天,学生男男女女16人次参与打了5架……这个全班学生各方面都尚处于起点的班,汇集的正是大多数教师视为“烫手山芋”的教育难题。
作为操持全校的大小事务的一校之长,为什么还要当班主任?为什么还要当这么难管的班的班主任?这是所有人不解的选择,却是任劲松眼里最理所当然的选择。
“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其实是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在带这个班。”任劲松说,23班的学生几乎都是或智力发展不好或家庭教育不力而被小学老师、被家长忽视或者放弃的那部分孩子,组建这个班的目的,就是想探索出“因材施教”的破局之道,通过不同的衡量尺子去重新唤醒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未来将这种经验总结推广。
“行为习惯上对他们严格要求,学习方面一步一步为他们搭梯子,逐渐弥补以前缺失的部分。”英语老师为学生们制定了听写单词集章兑换棒棒糖的小游戏,让学生在一个一个成就感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令任劲松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将自己努力得到的糖果送给了他,这个小举动像暖流般让他悄然感受到了孩子们正在发生的改变。

“這些以前被忽视的孩子渴望得到关注,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要重塑学生的自信心,还要唤醒家长的信心。”班主任任劲松每个星期家访两个学生家庭,有的家长说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有老师来家访,主动增强了配合学校教育的意识。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有些学生的家长竟然自己对孩子都丧失了信心,已经到了不想管的地步。
他开始有意识地用手机记录23班孩子在校的日常,发在朋友圈让家长们关注到孩子们的改变:自发地在教室唱国歌、升国旗,自觉遵守规则排队打饭,将班级的卫生做到了全校的标杆,参加学校机器人社团活动……这些点点滴滴让家长们也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信心。
但是,改变的路上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在参加全年级的拔河比赛中,孩子们拼尽全力最后还是输了,很是气馁。如何接受眼前的这个失败,是他们必须要学会的。任劲松告诉孩子们:“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放弃肯定会失败。”
渐渐地,一学期过去了,23班的孩子们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这群以前别人都不看好的孩子,正在转变为班主任任劲松心里的“乖孩子”。
改革都在讲台上
校长任劲松不仅是23班的班主任,也是23班的数学老师。身兼数职,而每一个角色都不能轻视,怎么分出三头六臂来?
“改革都在讲台上,我必须要坚持在一线教学,才能更懂教育。”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要扮演好多个角色,就必须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任劲松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将原来的各大行政部门改制为行政中心、科教中心,徳体艺卫中心、教育信息与质量监测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指定负责人,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在班级管理上,大胆放权给学生,设立班长、副班长、班主任助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作为数学教师,他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利用融合教学的手段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情反馈太慢,老师解疑答惑的时候可能学生早已过了对知识点的学习热度。”任劲松介绍,从2015年开始,学校便开始逐年设立智慧教育班,借助平板电脑在课前预习、课中监测、课后拓展等方面的运用,改革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探索。如今,育才中学已成为宜宾市智慧教育试点学校,被中央电教馆设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的全国50所实验学校之一。
“对于老师来说,校长讲再多动员的话,也比不上用实际行动起带头作用。”近年以来,任劲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其中获省一、二等奖各一次,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或各级别教学研讨会交流文章20余篇。2019年10月,任劲松带领学校骨干团队到甘孜雅江县教育扶贫,他做了一场专题报告,会后一位老师给他留言说:被您坚持在一线教学的热情感动到了,同样身为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不仅是对于教师伙伴,他也总是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学生。为了建设“书香校园”,他每天早上和学生们一起晨读、背诵,班上的学生在他那里过关,他就在班长那里过关。每天中午,饭后的20分钟被设定为全校统一的阅读时间。“我能够想到最美好的画面就是每天中午的这20分钟,校园里回荡着轻音乐,师生共同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说到这里,数学老师任劲松眼里流露出了对阅读的喜爱。他的案头放着《南渡北归》,也正在追怀那个大师蓬勃的年代。
不仅是在学校坚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他还动员家长监督和陪同孩子周末每天保证不低于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们全校有师生近3800人,背后就差不多有3800个家庭,这种读书的习惯将会给社会带来或多或少的一些影响。”唤醒一个学生就能唤醒一个家庭,始终带着一份理想主义的责任感,任劲松要做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想通过学校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1987年走上讲台,任劲松已经躬耕教坛32年,从2007年担任叙州区育才中学校长以来,坚持一线教学,不断深化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将育才中学打造成了宜宾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如今,作为育才中学的一名教育老兵,谈及未来的教育理想,他说:“不忘初心,还是想当个简简单单的老师,像我父亲一样的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