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和发展能否稳步推进,在很长程度上取决于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加强和改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存在以下特点:一方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得到了加强,随着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压力感,他们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只有企业发展,才有个人的前途,因此,职工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关心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企业进入市场后,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各项配套政策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导致与其他行业相比,企业职工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在个人利益上做出的牺牲比较大,因此部分职工心中存在强烈的失落感,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以上职工思想状况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一定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产权由单一的所有制向多元化所有制发展,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此带来的职工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需要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去解答和引导,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势必造成部分职工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这就要求企业各级组织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出发,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切实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是对职工进行国情、行情和历史使命教育,激发其历史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与管理,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二是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培养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三是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四是进行改革政策、形势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和正确的择业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变“小政工”为“大政工”,做到组织体制到位;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做到制度措施到位;变“被动性”为“主动性”,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企业的改革、生产、经营、稳定全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和效益含量。
二、抓准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坐而论道,避重就轻,而要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摸清职工需求热点,知道职工想什么,这是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现实生活中,职工关心的大量热点问题是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为此,必须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中去,与职工交友谈心,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點问题,要不遮不掩,说在明里,摆在当面,集思广益,妥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广大职工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但由于当前存在的职工知情不足,表达管理、监督意见渠道不畅的问题,不但不能及时吸取广大职工中的才智和创造力,还会使职工产生受挫感和不满心态,诱发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干部要消除职工的民主参与会影响其行使职权的片面认识,把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生产、安全、经营、分配及其他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真心实意地向职工公布,并把有关政策向职工讲清楚,及时消除职工思想上的疑虑、心态上的不平衡,做到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稳定人心。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生产一线,渗透到车间班组。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是企业改革风险的具体承受者和发展生产的原动力,只有做好他们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社会、经济、环境、家庭、企业、传媒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对职工群众思想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方法上创新。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大道理与小道理统一。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大目标、大方向,同时结合企业和职工的自身实际确定教育重点,把大道理具体,把大目标分解,把大方向明确,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将大道理转化为贴心的、实实在在的小道理;把大目标分解成看得见的小目标;把大方向明确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第二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职工中的许多思想问题,往往是与他们的实际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对特困职工,通过开展“送温暖”工程,对口扶贫解困,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建立职工互助基金,组织职工间互助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这些“细致入微、雪中送炭”的工作,把教育引导职工与关心服务职工结合起来,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感情与道理相融。思想教育过程就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针对职工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既要以事论理,也要见事见人;要做到用政策解疑心,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真情换真心,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润物于无声之处的效果。
第四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模范是职工队伍中的先进代表,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对职工具有重要的教育、示范、引导和启迪作用。因此,必须旗帜鲜明的表扬先进,注重培养选树职工身边的“火车头”,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典型,用身边之事教育身边之人。
四、利用各种载体,多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四个多样化”的趋势加大,职工群众的思想活动日益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扩展工作领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单纯的“说教”向物质、文化、管理、活动等多个方面扩展,具体就是为职工多办实事,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培育企业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融入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教育、管理为一体,在规范行为的同时引导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各种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活动,达到愉悦职工身心,提高思想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
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劳动者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企业的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和改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存在以下特点:一方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得到了加强,随着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压力感,他们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只有企业发展,才有个人的前途,因此,职工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关心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企业进入市场后,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各项配套政策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导致与其他行业相比,企业职工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在个人利益上做出的牺牲比较大,因此部分职工心中存在强烈的失落感,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以上职工思想状况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一定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产权由单一的所有制向多元化所有制发展,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此带来的职工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需要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去解答和引导,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势必造成部分职工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这就要求企业各级组织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出发,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切实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是对职工进行国情、行情和历史使命教育,激发其历史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与管理,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二是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培养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三是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四是进行改革政策、形势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和正确的择业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变“小政工”为“大政工”,做到组织体制到位;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做到制度措施到位;变“被动性”为“主动性”,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企业的改革、生产、经营、稳定全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和效益含量。
二、抓准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坐而论道,避重就轻,而要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摸清职工需求热点,知道职工想什么,这是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现实生活中,职工关心的大量热点问题是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为此,必须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中去,与职工交友谈心,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點问题,要不遮不掩,说在明里,摆在当面,集思广益,妥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广大职工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但由于当前存在的职工知情不足,表达管理、监督意见渠道不畅的问题,不但不能及时吸取广大职工中的才智和创造力,还会使职工产生受挫感和不满心态,诱发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干部要消除职工的民主参与会影响其行使职权的片面认识,把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生产、安全、经营、分配及其他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真心实意地向职工公布,并把有关政策向职工讲清楚,及时消除职工思想上的疑虑、心态上的不平衡,做到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稳定人心。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生产一线,渗透到车间班组。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是企业改革风险的具体承受者和发展生产的原动力,只有做好他们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社会、经济、环境、家庭、企业、传媒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对职工群众思想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方法上创新。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大道理与小道理统一。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大目标、大方向,同时结合企业和职工的自身实际确定教育重点,把大道理具体,把大目标分解,把大方向明确,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将大道理转化为贴心的、实实在在的小道理;把大目标分解成看得见的小目标;把大方向明确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第二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职工中的许多思想问题,往往是与他们的实际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对特困职工,通过开展“送温暖”工程,对口扶贫解困,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建立职工互助基金,组织职工间互助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这些“细致入微、雪中送炭”的工作,把教育引导职工与关心服务职工结合起来,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感情与道理相融。思想教育过程就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针对职工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既要以事论理,也要见事见人;要做到用政策解疑心,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真情换真心,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润物于无声之处的效果。
第四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模范是职工队伍中的先进代表,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对职工具有重要的教育、示范、引导和启迪作用。因此,必须旗帜鲜明的表扬先进,注重培养选树职工身边的“火车头”,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典型,用身边之事教育身边之人。
四、利用各种载体,多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四个多样化”的趋势加大,职工群众的思想活动日益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扩展工作领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单纯的“说教”向物质、文化、管理、活动等多个方面扩展,具体就是为职工多办实事,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培育企业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融入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教育、管理为一体,在规范行为的同时引导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各种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活动,达到愉悦职工身心,提高思想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
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劳动者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企业的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和改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