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摘 要】
:
【摘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艺术和自然、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而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创建与教学任务和内容相符合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精神和内涵,提升自己的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美术鉴赏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应用情景教学法的策略。
【出 处】
: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发表日期】
:
2019年23期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减少教材中元素化学所占的比率,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与20世纪的化学教育相比,目前的化学教学系统强调少而精,这种教学大纲更为人们所欢迎,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现代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理念高度一致。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 元素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微课产生,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研究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讨微課制作技术,以在教学中发挥微课的最大价值。文章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微课制作的探讨,通过微课学习,使学生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魅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 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需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要求更新理念,自觉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
【摘要】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上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和文化感受性的重要学科,也是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学科。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旨在提高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质量。 【關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实质内涵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 乐从镇的“双圆四主,善乐教育”课改理念中提出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合作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方法为主”的原则;孩子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主动质疑、主动交流、主动展示、主动评价”。为了使英语课堂达到课改的目标,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学习的第一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英语学习实效性的第一环节,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意义 存在问题
摘 要:“三动三学”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引导学生在语文生命化课堂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心动”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先行者,“脑动”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核心元素,“行动”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执行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完整的生命个体,践行“心动”“脑动”“行动”,让常规课堂也能迸发出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心动”;“脑动”;“行动”;生命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86-02 我相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我的培养目标曾是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当然做最好的自己肯定首先要成绩好。一直以来这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标准,教师的业绩就是学生成绩,若是有更进一步的希求,左右不过是希望学生学有所长,有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
【摘要】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便是对阅读的教学。语文阅读穿插于整个教育过程,阅读能力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一种优秀的读书习惯,从而不断满足青少年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