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课堂小组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强化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尝试利用以下策略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探究、创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进而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策略之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意识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有效利用实际生活场景或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知识于课堂,对学生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数学化的探究过程中,既获得数学感性认识,又锻炼了数学思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现行教材为学生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得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告诉学生在这些物品中藏有一些有趣的图形,如果认真观察,就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发现者。当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某些物体的面的形状后,我则有针对的展开提问:怎样才能把这些面的形状留下来呢?学生一听,还能把这些面留下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有的学生说可把物体平放在纸上,沿边描一描,就能画出平面图形;有的学生想沿物体边缘剪下……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去观察,去操作,去思考,制出了自己需要的平面图形,实现了数学再创造。
  策略之二:搭建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探索数学。
  例如:教学“9加几”时,由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后,把探究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每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产生了“点数”、“接着数”、“凑十”等多种计算方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展示并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到可能与本小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得出最佳的策略,从而不断得到了提高,体验了成功。
  策略之三:自主生成课堂,建构小组学习模式
  在活动单导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得到各种精彩的片段,教师要成为课堂信息的引导者、组织者,将认知的差异看成资源,立足教学目标,灵活处理课堂学习活动的冲突,恰当引导,把活动单导学合作学习一步步引向深入,必要时动态地创设学习障碍、认知冲突,以学定教、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活动单导学小组学习的培训,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建构活动单导学小组学习模式。一是培训学生学会发言,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本组以及自己的观点;二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以包容的心态学习新知。在小组中,组员必须要树立为小组争光的意识,努力完成各自可能实现的目标,组员间既相互关心、帮助又相互竞争,组内的组员不能有空缺现象,都得动起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策略之四:把握导学时机,提升学习探究欲望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心中有案,行中无案”特质,面对不期而至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倾听,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导学时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活动课上,教者出示过这样一题:将一根8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剪一刀,能剪成几根几米长的绳子?本来这样一条题目,并没有特别的疑难之处,很快就有几个同学作出了答案:2根2米,一根4米。这时一个平时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说出了新的剪法,“可以剪成两根,每根4米”说完他拿剪刀将绳子剪开,原来他剪了绳子相反方向的一个结。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又出现了多种答案:一是对折后,将所有的结合在一起剪,则是4根绳,每根2米;二是对折后,剪有双结一头的其中一个头部,则是一根2米,一根6米。此时教者准确地把握住导学时机,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有五种之多。这一亮点,在我们的敏锐把握之下,学生的思维有了放飞的时空,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营造了广阔的空间。
  在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利用以上策略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这一环节,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学习,主动介入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进而获得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责编 阮 妮)
其他文献
一、善于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现实情境  现实情境的创设应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情境既应体现现实性,又要体现趣味性。数学本身是抽象的,抽象的数学内容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愿望,情境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选择的野餐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情境。一方面,在类似野餐的现实活动中,学生通常会面临如何公平地分东西的问题,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因而,野餐情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数控机床的进一步普及,数控车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结合具体加工实例,介绍在数控车床上加工“353逆流阀”阀体两端内侧面的工艺
利用DSP作为控制算法的核心器件,搭建了半主动减振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双层隔振系统中。通过调节PID控制器参数,改变电磁力从而获得系统的最佳刚度和阻尼。针对磁悬浮支承双层隔振
简述了不锈钢攻螺纹前钻底孔和采用普通丝锥攻不锈钢螺纹的基本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介绍了不锈钢攻螺纹时,选用增大底孔直径、用豆油作为冷却润滑油来保证螺纹的产品质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学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自己发现问
介绍了CAN总线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多媒体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多媒体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在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
介绍了VERICUT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建立仿真系统的基本步骤。通过实例讲解了数控铣床仿真系统的构建-过程,并结合UGCAM生成的数控程序完成了对工件的加工。结果表明通过验证的数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落实者和推动者。实践证明,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班级管理的好坏、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自身修养。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言传,而且要重视身教,以个人良好的品德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么,班主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