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盲人写春天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写风。风吹叶子,最老的那几片,坚忍,不叫痛。
  细小事物,如沙,如窗纸,如窗纸上的一小孔。
  风吹过时,它喊,它哭泣,但听不见,或被忽略。
  生活上有太多被忽略的东西。

2


  写雨点打在植物上面,感觉到凉,不说。
  我只关注从窗玻璃上面滑过的雨水,扭曲着往下滑。
  几行委屈的被扭曲的眼泪。
  写下雨水,但我不喜欢初春的雨水。
  却又说不出不喜欢的理由。
  你听见雨水滑过窗玻璃的声音吗?

3


  春天,其实并不复杂。
  对于你,春天尤其单纯。
  不写有色的,只写光。因为光在你身上,有温暖。
  盡管你很暗。光只有一条心,能进去的地方,它都可以抵达。
  比如你此刻的内心。

4


  一个人在春风里独行。
  河流不息。所有河流都向东。
  独行在春风里的那个人,向西。
  我看见他的背影,手持拐杖,伫立大地。
  春风十万里,他只占五尺。
  他比春天矮,却比身边的植物高。

5


  写下故乡。故乡是个虚词。
  你的故乡不在春天,在冬季。
  你触摸到的事物是冷的。那束征像故乡的炊烟
  也是冷的。
  你走过巷道,拐杖轻轻叩击街石发出的声音
  也是冷的。
  同样,在虚词中的故乡,你也是个虚词。

6


  写下一条河流的名字。写下春天。
  春天只有一种叫法。像你,一生只走一条路。
  每年的春天都叫春天。
  你是走在人间的一条河流。
  上面有光,下面静水流深。
  你一直在暗河里流淌。

7


  毛边纸在雨意中朦胧。我喜欢毛边纸融入雨水的感觉。
  你在纸外。一直。
  你在等待什么呢?一纸的雨意,一支闲着的狼毫。
  我想写你,但你在纸外。

8


  只给你五点三公里,除却夜不明朗的部分,和对岸的灯火。
  五点三公里足够你用一生,去丈量,从岸到岸,从沙到沙。
  五点三公里海岸线,是你整个春天的长度。
  我在丈量着你,用笔。
  丈量着你和春天的距离。

9


  写泥土的味道。是那种从烂田泥里冒出的味道。
  你说,啊,春天!
  写下苦艾。写下落日前的黄昏。
  你在思考,然后说,
  春天,再不来,它就走了。
  春天,将被苦艾的味道引进夏天里去。
  你也是。

10


  写下夜。写下虫声。
  这是你生活的局部。
  我知道河流在拐角处,那个河湾是它的局部。
  我知道攀枝花在树上,坠落是它的局部。
  其实我不想写这些,只写春天。
  春天看不见的那一面,你成了春天忽略的部分。
  很小的,就像宵夜透过窗纸的虫叫声。

11


  写下贝壳和仙人掌。
  不写月色。写下那段五点三公里的海岸线。
  你的春天,全部。
  一生能拥有五点三公里春天,足矣!
  尽管仙人掌长刺,尽管贝壳是空的。

12


  写下最后一节流水声。
  源于《诗经》《楚辞》。源于你内心的暗流。
  春天破了。从一只果壳里爆开。
  你拄杖大地,四野空茫。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其他文献
初到成都,成都是幽深的,柔软的,无论多么重的卡车,高铁,飞机,到了成都,都是轻拿轻放,落地无声的;  成都是平靜的,安宁的,除了偶尔出现的北方人会大声喧哗一下,满街的外国居民,不叽里呱啦;成都是消声的,安抚的,也是不卑不亢,矫正的,治愈的;  成都是静止的,缓慢的,府河与南河汇流成锦江,驮着整座城市大盘的氤氲,浮动着;成都车从不高声鸣笛,后身车从不催促,成都像平心静气的僧侣,赶往集市,井然有序,并
期刊
女孩曲珍  在高原,在巴塘,有一个被人们遗忘的普达村。  在那里,人们住在破旧的土屋里。吃水要到几里外的山沟去背。  在那里,没有学校。漫山遍野都是格桑花。有一朵可爱的女孩,格桑花一样奔跑在高原。  她叫曲珍。  女孩,站在阳光下,像一株娇小的格桑花。  听到上学两字,她的眼睛,眨了一下,又眨了一下。其实,她听不懂汉语。  我确信,那一刻她是听懂了的。  那一刻,我抬起了头。我不敢对视她的眼睛,我
期刊
黄金海岸  这里是莱州——  金色的海岸线,辽阔的海水和阳光构成。  三山岛的温情奔涌而出,悠长的海岸相伴日月。  108公里的海岸线,数万亩的防护林。士兵一样激情饱满地日夜守护。  大海是天空倒映的内心,飞鸟阅读过,渔火阅读过,岁月阅读过,日月星辰阅读过。这里生长沙滩和海贝,生长温暖和清凉,生长游人的闲情,生长陆地的远望。  此刻,我在夕阳下书写。高远的天空,黛蓝的海面,成就一曲自然之美的和谐乐
期刊
春天的伟人故里  多年前,邓家老井溢出的水滴,汇成了一方墨绿的洗砚池,一汪清澈的百花潭。  水滴一边沿着渠江,向大海问路。一边渗入賨州大地,润泽无数巴人的目光。  种子在这里萌芽,生机在这里蓬勃。花朵的色泽撒满广安版图,岁月的风景撑起华蓥山的厚重与高昂。  一曲春天的故事,总是在伟人故里的枝头吐露芬芳。这片神奇的土地,总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书写勤劳与勇敢,蝶舞与蜂忙。并把对生活的注释与向往,镌刻在
期刊
记得刚毕业那阵子,我没有像样的工作,到处奔波,总是面黄肌瘦的。有好几个春节,都无颜面回家过年。在娘的强烈要求下,便寄张相片回去。  后来我回家,大姐告诉我,娘每次看到我的相片,都沉默好久,便摸着相片嗫嚅着:这孩子一直省吃俭用的,又瘦了。  娘多少天睡着睡着就突然坐起来,拿出我的相片,抚摸着,摸着摸着,就落泪。  娘的手,摸过稻麦,摸过风雨,摸过流水、炊烟。  而今,她随便一摸,就能摸出千里之外我的
期刊
石头城遗址  城郭坍塌,胭脂褪色,战马失鸣。  几块王朝的墙基散落在民间,一声声叹息从我眼前爬过。  城倒国破,分崩离析。  石头无言。  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故事,不管历史怎样更迭总有一些石头不肯离去。  粗犷沧桑的音韵在残落的几块石子间跳跃。  远方,一轮圆月穿过雪山的额头,抚摸曾经的伤痛。雪山,一种叙述  往旷野深处奔去,一座雪山抵达视线,翻动云的骨血。  在雪山前停留,为了装点人间,空灵的云
期刊
生命之轮     刻,凿,削,锤……于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在你的手上盛开“文武天官居满堂福,五子登科万寿图”的吉祥,你每一次下刀都是对美好的展望。  奔突的熔岩,穿行在丰富的血管里,向泥土,向绿树,向生灵,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赖以生存的养分,输送着勇气和欢乐。  从集美的鳌园、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到马六甲海峡的郑和、美国的马丁·路德·金……那些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雕像,或线条细腻,或删繁就简
期刊
秦始皇的铁蹄和弓弩已经席卷了北方,匈奴退到了凉风的后面,正用沙漠和盔甲阻挡着烟尘。这时南方却是一片葱绿,湘江和漓江各自流淌,而水流却在运河中渐渐接近。我的兄长在挖渠,他的胡子粗硬,几乎盖住了整个脸。他的手掌宽大,撑得住劳役和艰辛。他在挖渠,他知道历史的进度突然加快,一股大势推搡着旧日的山河在云翳下挪移和错动。我的兄长已经出手,他不再犹豫,不再等待。他出手了,用他的力量,用他的命,在地上开挖。他预感
期刊
一些骨头发霉,一些骨头生锈;一些出现火焰的斑斓,一些在黑夜里永久沉寂。我的忧伤诞生时,他们正在四面的风中叫嚣、舞蹈、欢歌,特立独行又各自为阵。  夜更加深沉,每一个人随时都在演奏,善良而又慈悲,正如天落雪的时候也在下着雨,而我,根本听不懂他们的弦外之音。  所有的日子,我抱着时间的骨骼在行走、奔跑、流浪,从南方到北方,再到更远的地方,有时更像是一场巨大的逃亡。生活的琐事拥抱着我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也
期刊
一念错过,或许这一生就错过了。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画面。有准备的人,随身携带着纸和笔,会及时把这一闪念记下来,抽出手再整理成一首诗。因此,我的烟盒、文件袋、信封通常涂有潦草的字迹。  它是一首诗的引子,也是一首诗的灵魂。  “春天到了,树上开满了中国大妈。”这是今年春天微信圈爆粉的一句诗。这是谁的一闪念?  我女儿今年22岁,她更像一个美少女,而不是一个诗人。  她在十一二岁时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