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战“疫”非常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录制《抗疫故事会》的现场,南昌大学二附院援鄂专家徐建军再度哽咽。这位被称为“定海神针”的国家医疗队队长,说不能回忆和队员们拼命的事情,一想起便会控制不住自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昌大学勇扛抗“疫”大旗,在守好校园这道防线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委的号召,一方面从各附属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统筹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在疫情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我们在一线拼过命”
  南昌大学学生规模大、校区多、教职工生活区人员密集,还有寒假留校的外国留学生,校园防控压力可想而知。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现场工作调度,研究和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校内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无私奉献,坚守在各校区和生活区,为校园防控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从疫情通报到防控宣传,从师生健康数据的每日摸排到校园内的封闭管控措施,从青年学子们的就地参与防控到海外校友穿越沙漠为中国寻找口罩,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助金和爱心流量包到留学生“临时超市”,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在严酷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出了南昌大学的温度。
  1月24日,江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南昌大学一附院将象湖院区全部腾空,作为江西省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放弃春节假期迅速投入战斗。
  该院区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重症和危症患者的收治任务。为满足应收尽收的需要,该院仅用7天7夜的时间,便提前完成了增加897张床位的任务,拼出了一附院的“火神山速度”。该院收治的215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并保持了院内零感染的成绩,取得了江西抗“疫”主战场的阶段性胜利。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去。”“武汉挺住,我们来了!”隨着支援湖北的一声号令,南昌大学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加入支援湖北的队伍,成为“最美逆行人”。
  1月27日,南昌大学二附院副院长祝新根带领江西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138人逆行出征,全面进驻武汉市第五医院。
  2月4日,南昌大学四附院副院长唐浪娟担任江西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护理队领队,带领全省10个地市62家医院100名护士赶赴武汉,用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为抗“疫”胜利按下加速键。
  2月13日,南昌大学一附院、二附院各组建一支整建制的国家医疗队,278名队员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集结到位,作为江西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火速驰援武汉,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2个重症病区,被称为一线“敢死队”。
  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眼科医院、附属人民医院等也先后选派精干力量,参与到援助湖北的战“疫”之中。
  ……
  南昌大学各附属医院精锐尽出,总计派出8批次近500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随州等地,为湖北的抗“疫”贡献“南大力量”。
  “只要患者能平安,我们做多少都是值得的。”尽管随时面临感染,尽管忙到夜以继日,尽管偶尔会遇上各种困难和不理解,但只要能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白衣战士”们都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在医院或方舱里,除了用仁心仁术全力托举生命方舟,他们还扮演过幼儿的父母,也当过老人的儿女,他们是带给患者希望的“杨护士”,也是赣鄂相亲的使者。
  倾情付出,回响自来。防护服上的“南大”字样,是患者心中的定心丸。患者治愈出院时的真诚道谢,是医者内心的感动。医疗队离鄂返赣时的泪目送别,是英雄的湖北人民对“逆行人”的最高礼赞。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名单中,南昌大学四附院唐浪娟带领的江西护理队(方舱)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二附院祝新根、四附院邓丽花、唐浪娟、附属人民医院张维新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一附院也获得了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首个“表彰令”。
  “南昌大学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举全校之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附属医院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南昌大学人的使命担当。”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喻晓社为南大人由衷点赞。
  扎实有效的防控措施,筑起了校园的“安全墙”;严格缜密的救治方案,稳住了江西的“主战场”;精锐尽出的紧急援助,按下了湖北解封的“加速键”。4月17日,南昌大学选派4人参与中国政府(江西)赴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工作组,开启跨国援助抗“疫”之行。
  一场“云端教学”新征程
  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学生返校开学被按下了“暂停键”。不能正常开学,学生的学习怎么办?线上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月17日,南昌大学本科生在线课程顺利开课,线上开课1629门、4544门次,参与线上教学教师数1941人,在线学习学生数日均26140人。作为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的主任单位,南昌大学还充分利用已建成的524门在线开放课程为全省高校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服务。
  学校通过抓严抓实“教”“学”“管”“服”“督”五个环节,依托各级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过硬的在线教学活动,“五环联动”保障本科生课程线上教学平稳高质量运行。
  医学院发挥学科优势,结合抗“疫”主题,开展了具有公共卫生特色的系列教学;公共卫生学院将课程与防疫工作相结合,通过快手网络平台和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在开学周同步推出防疫知识视频课;生命科学学院整合校内外线上教学优质资源,发挥教学团队协同作战,开展“MOOC+SPOC”教学模式新探索……
  老师们纷纷当起“网络主播”,与学生们“屏屏相见”。钉钉直播、飞书视频等线上教学,微信群、QQ群等研讨辅导,还有点对点的线上答疑解惑。为了给人工智能实验班学生上好第一门专业课程“电子电路基础”,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玉皞教授还联合工业界的合作伙伴们,打造线上真实实验平台ELF-BOX200,不但让学生可以在线学习理论课程,更可以在家远程做“真实”实验。   课堂转向云端,南昌大学的外籍教师也积极应对挑战,克服种种困难,向同学们呈现了一堂堂跨国界、跨时区的精彩直播课。
  一手撑伞,一手端着笔记本电脑,行走在雪中的日本街道,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外教南贵广老师通过一场“雪中撑伞直播”,为同学们实地展示了日本的“一户建”。日语182班杨林煦同学不禁为南老师的直播点赞,认为“特殊时期的直播课,反而增强了生活带入感”。
  打造战“疫”思政“立体课堂”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次对大学生的人生考验。“南昌大学各附属医院以人间大爱谱写了赣医‘战疫之歌’,队员们在抗疫一线的光辉事迹是学校‘思政第一课’的鲜活教材事例,激励着广大学子涵养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行。”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希望通过战疫故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全校师生的责任担当。
  为了将抗“疫”期间涌现出的鲜活事例和先进事迹化为思政课的鲜活素材,南昌大学在线上思政上下足了功夫。
  “没有不害怕疫情的人,但总有人越是艰险越向前。”身为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从防控一线来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心中装着讲不完的抗疫故事,通过“抗疫思政课”,她勉励学生“即使疫情限制了脚步,也不能放弃思考”。
  “面对疫情,青年学子怎么看、怎么思考、有何启迪?”时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的黄恩华站上講台连抛“三问”,把“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朴素道理讲得感人至深。
  3月27日下午,江西全省600余万名青年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同上一堂战“疫”课。
  在线上教学开展之初,学校便印发主题思政课教学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战疫思政立体课堂”。
  “疫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党和国家把握疫情的战略部署和成效是什么?”“江西老区人民和南大人贡献了什么?”“90后、00后的我们应当怎么做?”
  南昌大学充分利用自有抗“疫”素材,精心录制了四个专题视频,并通过线上专题领学、互动答疑、主题活动征文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将抗“疫”故事融入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抗“疫”中展现出来的国家制度优势,并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做好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各学院专业课教师还充分挖掘课程中可与战“疫”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强大合力。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复学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学生返校后的主题班会怎么开?学校提前谋划,邀请各附属医院抗疫一线人员录制《抗疫故事会》,用身边人、一线事,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发展的大进程中。
  [“以家长之爱照顾好孩子们”]
  “老师,今天有洋葱和鸡蛋吗?”
  “有的,我们还按照同学们的提议采购了一些新鲜水果和日用品。”
  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在南昌大学留学生公寓一楼的一段对话。
  疫情发生初期,南昌大学共有500多名外国留学生留校。
  为把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国际交流学院在留学生公寓自习活动室建起“临时超市”,每日安排专人根据学生需求统一采购果蔬生鲜、日常生活用品及其他特殊物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假期留校师生保障工作。
  高校人员密集又来自五湖四海,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疫情发生后,南昌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6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目的之一就是要以家长之爱照顾好孩子们。
  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家庭的期盼,一头连着社会的稳定。
  “为全力应对这次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冲击,学校在1月30日就通知各用人单位暂停各类线下招聘活动,邀请企业开展多样化线上招聘。”南昌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吴丹说,目前他们已经邀请了6100多家用人单位线上发布招聘信息。
  为了打好疫情期间“稳就业”攻坚战,学校联动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精细化做好就业服务,实现毕业生校园招聘、求职指导、岗位匹配等“空中对接”不停歇。至今,学校已举办线上视频双选会、春季线上双选会,通过“屏对屏”,帮助学生实现“云中就业”。
  为提高就业指导力度,力促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学校还为10000多名毕业生开通职业测评系统和求职强化系统。就业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测评结果及简历信息,主动联系学生给予精细化指导;就业指导教师还通过微信、QQ、学习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线上咨询辅导,前后服务咨询1500多人次。
其他文献
汤敏没有想过,任教26年,在她手上先后筹建了2所学校。  2018年3月选址筹建,9月投入使用,宜春市黄颇小学是汤敏职业生涯的第四站。  从征地到竣工,汤敏每天都待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忙监工、跑手续,脸都晒脱了皮,晚上还要做学校规划等。当年9月,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的小学如期建成。  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多为周边郊区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但办学刚满一年,学生已经近千人。  “看着学校和学生一
期刊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教育都可以成就辉煌的未来。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天使,为何有的没能展翅翱翔?是谁折断了他们的翅膀?  冰心说过:“情在左手,爱在右手,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与引导。只有用心教育,用爱浇灌,才能成就他们的未来。  我从教十八年,对学生一直以朴素、挚爱之心,期待学生如树苗般沐雨露成长。  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乡下一所完小任教。校长说年轻人
期刊
时隔20年,记者再次来到赣州市南康区旭山脚下的第五小学,被学校文化装扮得美轮美奂的五幢教学大楼依序矗立,校园文化墙上、班牌上、宣传栏里出现频次最高、最耀眼的是一个“美”字。南高北低、宽敞明亮的校园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条主干道南连活力四射的“最美大舞台”,北接郁郁葱葱、蔬果飘香的蔬菜园,一动一静,交相辉映,一改昔日岭背小学校园狭窄的旧貌。  “过去岭背小学的校舍都拆了,经历几次改扩建,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海尔希望小学道德讲堂。道德重在传承,道德贵在实践。我们的道德讲堂,通过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宣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积小善为大善,集小德为大德,用道德力量擎起我们成长的希望……”  2020年11月25日下午,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大礼堂里,
期刊
“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有困难找党员”,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和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进锋模范作用,扩大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宿舍文化,井冈山大学组织党员师生进宿舍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党的知识共学习,让宿舍党建龙头舞起来   情潜入人心,育人细无声。井冈山大学充分利用宿舍这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组织党员、入党积
期刊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育人实施体系,成效显著。   领导重视 启动迅速   从顶层设计上要方向。率先在全省高校開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和教学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学校召开思政工作会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党委会议,先后专题研究改革试点工作,
期刊
经过“十年磨一剑”,兴国县均村中学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教育不等式”:学校地处“一脚踏四县”的偏僻乡村,教学质量却连年保持在全县前列,一些县城的学生都慕名“倒流”到该校就读,而且打造了英语、数学教学特色;学校的教师流动幅度大,2019年一次性进了39名新教师,这不但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长温东福说:“均村中学能够成为一所社会满意的学校,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紧紧抓住教师这
期刊
刚在赣州市第三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初中组一等奖,赣州上犹县营前中学的曾杰老师迫切想回到学校,和同事分享喜讯。  入职仅有6年,曾杰是典型的90后,而在他所就职的乡村学校,教职工数平均年龄不足30岁,其中来自外地的教职工占35%。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县,同时还是库区移民大县,全县14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属于库区。  脱贫攻坚成
期刊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应该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奋斗,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在南昌市洪都小学,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这所坐落在新中国第一座航空城、拥有68年办学历史的学校里。  “文明校园的创建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更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我校每位师生都是文明的践行者、示范者、传播者和守护者。”校长刘红英介绍说。  洪都小学作为江西省首批义务教育示
期刊
悠悠泉江河,琅琅读书声。遂川古称龙泉,这片土地“庠序相望,弦诵相闻”,自古就是文献名邦,英才辈出。书院,是遂川历史上璀璨千年的明珠,自宋至清,遂川先后建有书院40所,其中宋代6所、明代2所、清代32所,从而形成了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遂川古代文化。遂川县一直秉承重视教育这一优良传统,2018年,遂川县教体局在全县教育系统中启动“大阅读”活动,随即一场读书活动迅速席卷全县各个学校,阅读成了遂川的一种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