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铁路桥梁施工中,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铁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灌筑、浇筑、养护与拆模,甚至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出发,探索更佳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安全进行。本文主要对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优劣,与混凝土施工时的各道工序的严格控制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可结合不同桥梁施工的具体,制定出相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
一、铁路桥梁的特点
1、大跨度桥多
由于受我国基本国情及路况的限制,我国桥梁跨度在100米以上的铁路桥梁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统计,在建与拟建客运专线中,至少有200多座跨度在100米以上的高速桥梁。
2、改善结构耐久性
铁路在交通领域属于较为重要的交通运输设施,,为了能够保证列车全天候正常运行,在进行铁路桥梁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尽量做到少维修或免维修,因此要统一考虑合理的构造和布局细节,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达到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效果。
3、桥梁纵向刚度
由于高速铁路采用区间无缝钢轨,高速桥梁必须有足够的纵向刚度才满足对桥梁的纵向位移的严格要求,这样在才能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较大的纵向位移。
二、铁路桥梁混凝土材料准备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
防止使用高C3A含量与早强水泥的水泥,使用含碱量偏低与低水化热的水泥;矿物掺合料作为耐久混凝土的必需成分,所以选用优质的矿物渣、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或复合矿物掺合料;选用级配合格、坚固耐久、粒型良好的洁净骨料;降低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还有也要控制胶凝材料的总量;在单方混凝土中,要限制胶凝材料的最高用量,另外,混凝土骨料要严格要求其级配和粗骨料的粒型。
2、拌制混凝土
2.1混凝土拌制形式。由大型搅拌站拌制生产商品混凝土,由小型搅拌站对配合混凝土进行搅拌处理,深水桥墩基础的混凝土由水上混凝土厂拌制。
2.2基本要求。不管使用哪一种拌制方法都应保证混凝土混合均匀,石子表面包满砂浆,并且颜色一致。混凝土的拌制分两种,一种是人工拌制,另外一种是机械拌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会由人工搅拌。混凝土拌制工程中,有的时候需要拌合添加剂,如有需要则应先把添加剂调成溶液,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搅拌,并与其他材料进行拌匀处理。对于水灰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应随时进行检查和矫正,控制用水量。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
混凝土模板选用时,应注意选用表面平整、光洁度好的钢模板或有加固系统的竹胶板。模板安装时接缝要严密,不漏浆。模板接缝处应采取一定的防漏浆措施,比如加海绵条或橡胶条等,模板拼装完毕后,应对拼装缝部位进行处理,以尽可能的消除拼接缝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印迹。另外,对于拼装的钢模板,应尽量在平地上拼装好后再安装到混凝土浇筑部位,以便更好地处理模板拼装缝等问题。模板的脱模剂可选用商品成品脱模剂,也可用工业油类在现场配制。最常用的商品成品脱模剂有乳化机油类脱模剂和甲基硅树酯类脱模剂。乳化机油脱模剂产品很稠,使用时应先用水调匀。该产品便于涂刷,脱模容易,制品表面光滑。甲基硅树酯脱模剂是用甲基硅树酯加固化剂和适量的稀释剂配制而成,该产品涂于模板表面后坚硬光滑,涂一层可重复使用4~6次,但产品的价格较高。另外,现场也可以自配脱模剂,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机油和柴油进行配制,但不可用废机油等作为脱模剂。涂刷脱模剂时,应对涂刷量进行控制,涂刷太多可能会使脱模剂顺模板留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涂刷太少则起不到脱模的作用。涂刷脱模剂时,一定注意不要污染到钢筋。
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墩台等结构,应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48h后进行拆模,而对于现浇桥梁的底模,则必须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后才能进行拆模。模板拆卸应与安装顺序相反: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对拆下的模板应卧放在平整的场地上,面板朝上。模板连接拼缝处的混凝土浆水应首先清除,钢板面应先清理干净后,再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使用。拆模时一定注意不要碰到混凝土的边角,以免造成混凝土不必要的损坏。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表面不平整、光洁度较差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由于拆模时造成的混凝土表面脱皮等现象的发生。
2、钢筋工程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工程,同样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钢筋加工方面,首先应注意绑扎钢筋时应将铅丝头折向内侧,防止钢筋外露污染混凝土表面;其次,进行钢筋加工时,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模板封模以前,必须安好砂浆垫块与扎丝清理工作。垫块应按规范规定的间距进行布置,铁丝头必须全部向内折,并要求边绑扎,边清理。同时还应采取措施,确保垫块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以起到垫块作为混凝土保护层保证措施的作用;第三,为防止在浇捣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自重冲击力及振动等作用而产生钢筋位置移动,必须对钢筋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
3、混凝土浇筑
3.1浇筑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检查,以确保尺寸正确,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都符合规范要求,模板中的泥土及钢筋上的油污应加以清除。应对钢筋及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做好材料、机具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3.2混凝土入模
在混凝土入模时,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必须控制好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对于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高度不应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应超过3m;对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高度不宜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
3.3混凝土的振捣
对混凝土的振捣,应根据施工构件的尺寸、构件内部钢筋布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振动工具和方法。当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时,振捣间距应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按规范严格进行,振动时间一般以每点振动50s左右,并以混凝土上表面不再沉降,不再有气泡随振动冒出,表面呈现出浆液为止。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混凝土养护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养护、加热养护和蓄热养护等。其中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对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挡风、保湿等养护措施。自然养护又包括覆盖草袋浇水养护和覆盖塑料薄膜养护两种方式。而蓄热养护多用于冬季施工,加热养护除用于冬季施工外、还经常用于预制构件的养护。各种不同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的质量和要求随着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高,一旦控制不好,整个项目的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控制好铁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峰.铁路桥梁混凝土性能的探讨[J].桥梁建设,2010(3).
[2]王荣飞.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
[3]李苗.铁路客运专线新型桥梁结构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2012(8).
关键词: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优劣,与混凝土施工时的各道工序的严格控制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可结合不同桥梁施工的具体,制定出相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
一、铁路桥梁的特点
1、大跨度桥多
由于受我国基本国情及路况的限制,我国桥梁跨度在100米以上的铁路桥梁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统计,在建与拟建客运专线中,至少有200多座跨度在100米以上的高速桥梁。
2、改善结构耐久性
铁路在交通领域属于较为重要的交通运输设施,,为了能够保证列车全天候正常运行,在进行铁路桥梁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尽量做到少维修或免维修,因此要统一考虑合理的构造和布局细节,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达到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效果。
3、桥梁纵向刚度
由于高速铁路采用区间无缝钢轨,高速桥梁必须有足够的纵向刚度才满足对桥梁的纵向位移的严格要求,这样在才能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较大的纵向位移。
二、铁路桥梁混凝土材料准备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
防止使用高C3A含量与早强水泥的水泥,使用含碱量偏低与低水化热的水泥;矿物掺合料作为耐久混凝土的必需成分,所以选用优质的矿物渣、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或复合矿物掺合料;选用级配合格、坚固耐久、粒型良好的洁净骨料;降低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还有也要控制胶凝材料的总量;在单方混凝土中,要限制胶凝材料的最高用量,另外,混凝土骨料要严格要求其级配和粗骨料的粒型。
2、拌制混凝土
2.1混凝土拌制形式。由大型搅拌站拌制生产商品混凝土,由小型搅拌站对配合混凝土进行搅拌处理,深水桥墩基础的混凝土由水上混凝土厂拌制。
2.2基本要求。不管使用哪一种拌制方法都应保证混凝土混合均匀,石子表面包满砂浆,并且颜色一致。混凝土的拌制分两种,一种是人工拌制,另外一种是机械拌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会由人工搅拌。混凝土拌制工程中,有的时候需要拌合添加剂,如有需要则应先把添加剂调成溶液,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搅拌,并与其他材料进行拌匀处理。对于水灰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应随时进行检查和矫正,控制用水量。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
混凝土模板选用时,应注意选用表面平整、光洁度好的钢模板或有加固系统的竹胶板。模板安装时接缝要严密,不漏浆。模板接缝处应采取一定的防漏浆措施,比如加海绵条或橡胶条等,模板拼装完毕后,应对拼装缝部位进行处理,以尽可能的消除拼接缝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印迹。另外,对于拼装的钢模板,应尽量在平地上拼装好后再安装到混凝土浇筑部位,以便更好地处理模板拼装缝等问题。模板的脱模剂可选用商品成品脱模剂,也可用工业油类在现场配制。最常用的商品成品脱模剂有乳化机油类脱模剂和甲基硅树酯类脱模剂。乳化机油脱模剂产品很稠,使用时应先用水调匀。该产品便于涂刷,脱模容易,制品表面光滑。甲基硅树酯脱模剂是用甲基硅树酯加固化剂和适量的稀释剂配制而成,该产品涂于模板表面后坚硬光滑,涂一层可重复使用4~6次,但产品的价格较高。另外,现场也可以自配脱模剂,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机油和柴油进行配制,但不可用废机油等作为脱模剂。涂刷脱模剂时,应对涂刷量进行控制,涂刷太多可能会使脱模剂顺模板留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涂刷太少则起不到脱模的作用。涂刷脱模剂时,一定注意不要污染到钢筋。
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墩台等结构,应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48h后进行拆模,而对于现浇桥梁的底模,则必须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后才能进行拆模。模板拆卸应与安装顺序相反: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对拆下的模板应卧放在平整的场地上,面板朝上。模板连接拼缝处的混凝土浆水应首先清除,钢板面应先清理干净后,再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使用。拆模时一定注意不要碰到混凝土的边角,以免造成混凝土不必要的损坏。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表面不平整、光洁度较差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由于拆模时造成的混凝土表面脱皮等现象的发生。
2、钢筋工程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工程,同样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钢筋加工方面,首先应注意绑扎钢筋时应将铅丝头折向内侧,防止钢筋外露污染混凝土表面;其次,进行钢筋加工时,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模板封模以前,必须安好砂浆垫块与扎丝清理工作。垫块应按规范规定的间距进行布置,铁丝头必须全部向内折,并要求边绑扎,边清理。同时还应采取措施,确保垫块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以起到垫块作为混凝土保护层保证措施的作用;第三,为防止在浇捣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自重冲击力及振动等作用而产生钢筋位置移动,必须对钢筋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
3、混凝土浇筑
3.1浇筑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检查,以确保尺寸正确,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都符合规范要求,模板中的泥土及钢筋上的油污应加以清除。应对钢筋及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做好材料、机具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3.2混凝土入模
在混凝土入模时,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必须控制好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对于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高度不应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应超过3m;对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高度不宜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
3.3混凝土的振捣
对混凝土的振捣,应根据施工构件的尺寸、构件内部钢筋布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振动工具和方法。当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时,振捣间距应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按规范严格进行,振动时间一般以每点振动50s左右,并以混凝土上表面不再沉降,不再有气泡随振动冒出,表面呈现出浆液为止。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混凝土养护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养护、加热养护和蓄热养护等。其中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对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挡风、保湿等养护措施。自然养护又包括覆盖草袋浇水养护和覆盖塑料薄膜养护两种方式。而蓄热养护多用于冬季施工,加热养护除用于冬季施工外、还经常用于预制构件的养护。各种不同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的质量和要求随着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高,一旦控制不好,整个项目的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控制好铁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峰.铁路桥梁混凝土性能的探讨[J].桥梁建设,2010(3).
[2]王荣飞.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
[3]李苗.铁路客运专线新型桥梁结构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