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之我见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10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而且新教材的编排是很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的。在我上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写下来,与大家共飨。
  上课的时候,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等到班级秩序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了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当然一开始是很不让人满意的,小孩子很难正确表达自己的话语,需要我不时地提醒,为他们补充完整,但长期坚持,你再回头看看学生,他们能完整的回答问题,虽然有时候回答是错误的,他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怎么做,能够简单地对别人的回答做一定的评价。虽然项训练都要花不少的工夫和时间,但看到目标落到实处,学生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还是觉得很值得的。
  一、让学生在积累中丰富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小孩子在认识新字的时候很容易接受这些识字方法,也很容易用他们在生活中认识的字来做“加减法”,对一些识字面比较广的学生来说这还是个很好的表现的机会。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还有奖励,能够作到让他们在乐中学。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
  小学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录音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再读,看看有没有进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记得我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位。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就这样,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动态的,只有在活动中兴趣才能发挥其对认识和活动本身的推动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儿童的活动,他们很快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争強好胜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如能恰当的采用竞赛等激励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目标刺激作出迅速反映的水平,从而使有意注意得到加强,思维更加灵敏,而且通过竞赛可以加速知识内化,提高学习效果,在一些对话较多的课文教学时,要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流畅读的有声有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改革评价方法,让学生更有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尽量避免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可以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另外,可以积极引入课外知识。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上课开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作为引题,,也能把学生的注意离集中到学习上,巧妙运用故事导入,常常能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兴趣,使学生产生“乐学”情绪。低年级儿童对于语文课本的钟爱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当一本崭新的语文课本发到手中,他们都会津津有味的阅读每一篇课文,尽管对课文深层的知识无法体会,但每个故事都会在脑中留下一定印象,而且往往能在上课之前背的滚瓜烂熟,如此,课堂中单纯地学习课文知识,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兴趣广度逐步扩大到课外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引入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的课外知识,为之服务或为之补充,效果必不相同。
其他文献
文章学(含写作学、阅读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技术,阅读是一个科技概念。阅读教学只有靠阅读原理、阅读技法来指导,才有希望提高阅读效率。要解决目前中学议论文解读教学中缺少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
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交际能力.汉语阅读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做以下的尝试:第一,抓好朗读,培养语感;第二,重视品析,培养语感;第三,加强积累,培养语感:第四,强化运用,培养话感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如果说“爱学”是一种态度,“会学”是一种能力,那么“善学”就是一种意识或觉悟。如何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关键是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引导并教会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问
【摘 要】病理学在医疗专业上面是一门非常主要的课程,在医学教育当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机能、形态以及新陈代谢等角度来描述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来讲述疾病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逐渐的受到了学生的重视。它是基础和专业课之间的重要桥梁和导向。  【关键词】病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教育 探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