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面面俱到、事必躬亲确实不是个好办法,而且教师自己也有很多想不到、做不到的地方,更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这些知识点、将之总结出来并形成文字,效果就大不一样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使这种效果得到最好体现。
  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常规课堂之“小组合作”
  虽然陶行知先生早就有“小先生”之说,但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一言堂,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头讲到尾。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了,我们应当以训练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力为己任。所以,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学生能讲清的甚至讲不清的教师都应大胆地让他们去讲,让他们去“教”,教师听清学生还有哪些没有学到位,再作引导。这种多个“教师”的“教”、有争议的“教”,随着师生的对答讨论逐步形成的课堂——“生成”式课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从不同侧面探索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探索问题的习惯。同时,还避免了单向传导,形成辐射式课堂,带领学生走向“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广阔原野。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只要这节课能引导学生感悟文学艺术的魅力,探索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专题活动之“小组合作”
  我们在开展名著的品鉴活动、演讲辩论活动、教材各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除了组织、策划、主持外,每个学生的展示都是?“小组合作”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分组活动还是全班集体交流,每个学生的发言都是对同学的“教”,体现认识的不同层次、见识的不同广度、眼光的不同侧面,倾听同学的“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水平,有超乎寻常的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并交流文学作品,让学生“教”,避免了教师“教”的一家之言,能体现阅读的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由于工作强度大和时间紧,不可能阅读太多的文学作品甚至会戴上有色眼镜,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学生喜欢的,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言堂,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阅读的质量。让学生站出来“教”,顺应阅读的潮流,对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均大有裨益。教师应当竭自己之所能,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先分组,从小组中选拔出高手让他们在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又不乏竞争。学生教过后,教师再作一些点拨,岂不是锦上添花么?
  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文教学之“小组合作”
  写作教学除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给学生一些读写方法,让其模仿名家习作外,让学生独立写作,交换批改,交流评点,这些“兵教兵”的办法相对来说还是可行的。独立学习写作的内省内化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写作文前除了教师“适当”进行辅导,学生尽量不进行交流。写好初稿后交流评改是“兵学兵”“兵教兵”的有效形式:自己存在的问题往往自己很难发现,能发现同学作文中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进步;看同学的作文也很容易从中吸取的长处。
  教师适时教给学生评价修改作文的方法:从理顺语句到对中心是否明确、是否偏题离题、选材详略是否恰当乃至艺术手段的运用进行评点,自己在写作时慢慢就能弥补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学到别人的许多长处。当众朗读学生佳作、投影佳作、广播、邮箱博客交流、书刊发表之“兵教兵”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写作兴趣。特别是投影佳作,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精批细改,“仁者”“智者”相互促进,将“兵教兵”的作用发挥到极高水平。
  当然,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讲授的应是学生通过自学无法掌握的知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总认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全部再讲一遍,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降低了,也让一些学生丢掉了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师总是越俎代庖。“小组合作”就是让会的学生讲,讲得不完整、深度不够的,教师进行补充;中等学生讲错了,让尖子生讲,都不正确时教师才适当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更正。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等多种原因,教师总是迫不及待地讲出问题的答案。
  三、无法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真正的学应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为时间有限,教师害怕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不了就放弃了分层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考查的是教师的收放能力,考验的是教师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的角色就是引领、设计、指导、帮助,服务到位而不越位,引领而不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及时赏识评价,课堂教学才会异彩纷呈。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基本是“一张嘴,一根粉笔”,这样的方式漠视了语文的学科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探索、多策划、多积累、多交流。  一、教学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  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多次反复地体验成功的情感,就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针对
一、夯实基础,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俗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英语写作。英语写作于初中生而言是陌生的,加之英语词汇量的不足,学生在初学英语写作时很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就是夯实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讲解课文时应由词到句,带领学生一一掌握,基本词汇要反复带读,重点词汇要深入解析。各单元的单词、词组、重点
“让情感回归本真状态;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让个性走出封闭的小屋。”《新作文》杂志上的这一主张,引起了我对作文教学的许多思考。综观近几年来中考作文试题的走向发现,中考作文试题由原来的命题作文到现今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在文章中没有顾忌地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更新作文教学思路  “中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遐想,也渐渐有
丰富多样的阅读导入能使学生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积极理解和主动探究,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需求来注重导入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深化认知感悟;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将阅读理解转变为自我理解和主动探究,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活化学习资源和他们的思维方式。  一、让学生在话题中增强阅读好奇心  阅读的兴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头痛的就是记忆单词。可以说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瓶颈”,好多学生都过不了这一关,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作为七年级的英语教师,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和策略。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提高记忆单词效率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七年级学生记忆单词的现状  许多年来,英语一直是阻碍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许多学生可以说是谈“英”色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口语交流作为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新课标对于口语交际也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懂得倾听,并且能够礼貌地表达与交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口语交际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而情景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一、引言  课本插图是课本材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对课文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课本插图是编者精心安排的,对教学的作用是文字材料所不能替代的。新目标《Go For It!》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每单元的Section A 、Section B和Self Check部分都配有大量丰富的图片(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Go For It!》教材的阅读短文中的插图数量超过了短文和文
利用有限元素法计算气动板形检测辊辊缝中的压力分布;给出规则的三角形单元的有限元素法的计算过程。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essure distr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的最好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的阶段,也是学生写作思维发展的阶段,抓好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成了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从个性化思维、个性化情感以及个性化语言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