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纯如孩子的笑颜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清澈的城市,安静地在一片蔚蓝的怀抱中成长、蜕变。当年在阳光下晒得黝黑得辛勤的渔民们,撑着片片扁舟开拓的海路,与踩着泥泞长靴踏实的陆路,参差交错汇成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坦途。北海,如今这般生机盎然,这般积极上进,却无法从曾经那绵长沉静的岁月中抽离,骨子里的她还是那个被海洋哺育的单纯明媚的孩子,有着这世间最干净的笑颜。
  北海养出来的农人们朴实而可爱,在初春和煦的阳光中,他们播种一年里第一季的水稻,素色的衣服沾染上星星点点的泥印,又被绵绵絮语般的春雨打湿,黄色面庞上浅浅的笑容便一同融在这方土地暖洋洋的春景里。说起来像是一个软心肠的姑娘,这座城市的天气总是这样温和,除却飘满清新香气的软绵绵的春天外,七八月的夏日没有烤得人们晕眩的烈阳,十一二月的冬日也没有茫茫无尽的白雪,只有九月末不知不觉刮起的凉风,让农人们看到又一个丰收的金秋,于是喜笑颜开,去收割一年辛勤的汗水。
  十年前,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在乡间玩耍迷了路,误入他人田园,又淘气地摘了人家一条新生的辣椒,田园的主人戴着斗笠急匆匆地走来,用一口地道的方言同那丫头:“别在这园里瞎转了,你妈妈正满乡地找你呢!”一边牵起那丫头的手,他的大手满是茧子,粗糙却拿捏着最温柔的力道。丫头于是抬头看他,只见他笑着眯起眼同她讲:“下次可别摘小辣椒了,小辣椒还要长大呢,你这小不点可不好小看人家的。”如今十年转瞬即逝,那丫头却一直记着当年那位老伯有着多么温柔的心地。毕竟是这方澄澈的土地养出的农人啊!
  城里的少年们不知晓农田里四季的变迁,却同样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享受这怡人的气候。夏日是这座海滨城市的嘉年华,少年们在春雨绵绵中压抑着的情绪尽数爆发,他们冲向银色的海灘,在温柔的细沙碧波间撒欢玩乐,一串串脚印如同欢乐的音符谱在这白净的浅滩上,海浪卷着白沫打在这新成的赞曲上,海鸥划破天际,消失在最美的夏日光景之中……也许正是这年年岁岁间攒下的盛夏,让这座城永远带着咸湿海味的空气却也如此清新,如此引人入梦。
  在这座城里长大,染上她温和的个性与慵懒的气息,又在白驹过隙间看着她盖起高楼,铺好铁路,她的美好刻在了灵魂中,她的前景誊在了蓝图上,我想那软心肠的姑娘,那最天然的孩子也会长大,但那永无止境的潮起潮落,会替她记得她所有的美好。
其他文献
今年(2008),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这是晚近复古思潮悄然兴起的一种表现。  二十四个节气是天文节日。端午节是人文节日。  民俗学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  但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正像耶稣是以色列人的受难象征。  屈原(前3
期刊
1  不管你是否愿意,都应该好好想想,这一切的相遇是为了什么?是爱,或更好的什么?我想让你知道,如果世界是一件木器,则词以及词所寄生的语言,以及语言所寄生的物体(比如床、道路、窗户、花),以及物体所寄生的人的思维,都是被错误安置的楔子。而万物已饱受这些不准确的组合的伤害,以至于最初相见时,就真的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另一半与“我”互补的“我”。我们中了自己的圈套,在认识活动的精心粉饰下,毫不怀疑就
期刊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日月轮回交替,不理朝夕。  ——题 记倚杖听江声  清晨,一條消息弹入聊天窗口,简单的四个字“我想你了。”寄入我心扉,带我回到那段美好的旅途。在那段似乎漫长而又枯燥的日子里,你带给我的喜悦与感动盛满了我原本毫无波澜的两年光阴。我们那么要好,每日腻在一起,从未厌倦。我们天马行空地幻想着未来,漫无边际地谈论着一切的美好。我们是幸运的,这样亲密无间的时光持续了两年,那是,就算各自静默着
期刊
天边有归鸿。君,归否?  ——题记  人生一途,风风雨雨,只因有你。  自我降生于这世上时,你便紧随而来。我尝试走路,你一次次令我摔倒在地。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当我执笔学习写字,还未开始,你便让我感到畏惧。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我勉强学会了写字。于是,我也渐渐开始了解你:困难。  每每当我因压力而心绪不定时,你便适时宜地飘来,让我懈怠。  可如果没有你,我亦不会成长。  一路走
期刊
阳光,穿过文字的丛林,并未金黄满地,但日光斑驳间,我依然认得你的美丽。  ——题记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文字了,和许多孩子一样,紧张,笨拙,又感到隐隐的兴奋。老师教我们发音,从口中吐出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着说不出来的奇妙。它们像是一粒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里飘来的种子,悄悄地在我心里头生了根。  刚上小学时,因为写作业字迹不端正而被打手板,我不禁从心底埋怨起它。从那时起,我对文字最初的印象停
期刊
北海,这个位于中国南方的海滨小城,热情洋溢,浪漫醉人,在波涛汹涌与波澜不惊的交替变幻间,它的神秘面纱正慢慢揭开。  海之魂。“卉裳罽衣,胡夷蜑蛮”,一口口流利亲切的疍家话,一艘艘赖以为生的如疍小舟,疍家文化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如果说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北海的肉体,那么这源远流长的疍家文化便是北海的灵魂,独特而鲜活,无时无刻不彰显着北海本土文化之魅力。  海之滩。有人说,如果要欣赏江海之
期刊
我还是一定要走。  “书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秋冬之时天气渐凉,好些日子疏于读书,心下愧疚,便在家中开始读书写字。翻开书,偶然读到三毛的《送你一匹马》中此二句,一时感慨万端。  想来,古往今来爱书之人良多,三毛亦是其一。不同的是,她能将心里想说的话用动人心魄的文字表达出来。她的流浪情怀,是我偏爱读她的文字的缘由。  如此,思及我这短短十来年的人生,也是一路有着书相伴。  幼时只是捧着诗词
期刊
儿时的我对雨总有着莫名的喜爱。我喜欢它特殊的形体与纯洁的心灵,喜欢它可涤洗世间万物污秽的纯真之质,而我最爱的,是在雨中翩翩旋转,自由自在。  窗外的雨细细地,密密的,如丝般降临人间。我看着窗外撑着伞的人,眺望着远方模糊的景,一切都像在梦中一般。远方山的轮廓被雨晕染开,这个世界被封锁在密如蛛网的雨丝中。此刻,心如囚笼,一腔热血试图冲破一切,无牵无挂地在雨中漫步,享受“天下皆慧,唯我独愚”的孤独,享受
期刊
我写了半辈子舞台剧,其实最早也写小说,写着写着,与戏染上,就钻进去拔不出来。后来还是一个叫《西京故事》的舞台剧创作,因到手的素材动用太少,弃之可惜.也是觉得当下城乡-元结构中的许多事情没大说清楚,就义捡起小说,用长篇那种可包罗万象的尊贵篇幅,完成了《两京故事》的另一种创作样式。写完《两京故事》,得到不少鼓励,我就又兴致盎然地写了十分熟悉的舞台“背面”生活《装台》。出版后,鼓励、抬爱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期刊
“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  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  我没有在意过离别的吻,但我知道医院那发自肺腑的祈祷。  酒精消毒液的味道顺着鼻尖而来,一直涌上眉头。熙熙攘攘的人们——嘈杂声、脚步声、哭喊声,好像所有的声音都拥挤在这看着并不小的大厅里。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都困在狭窄的走廊。我实在是不喜欢吵闹的地方,便穿过人群,倚着窗户,看向外面。因为窗户关着或是室内太嘈杂的原因,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