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熔丝增材制造ER2319铝堆积金属的组织性能及T6热处理工艺优化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正交试验、光学显微镜、SEM、TEM等方法研究了T6热处理工艺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ER2319堆积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T6热处理后堆积金属抗拉强度随工艺参数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组织演变机制.结果表明,T6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堆积金属力学性能影响的显著度排序为: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基于强度变化模型优化出的T6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固溶温度538℃、固溶时间42 min、时效温度185℃和时效时间23 h,使得堆积金属的抗拉强度较未热处理前提高了48.4%.固溶温度由538℃提高至553℃或固溶时间由42 min增加至82 min均会导致堆积金属中α-Al晶粒显著粗化且晶界局部过烧严重;固溶时间的增加还会导致第二相θ-Al2Cu粗化且数量减少,降低堆积金属力学性能;时效温度或时效时间的增加会提高纳米级亚稳相θ'-Al2Cu、θ″-Al2Cu的析出驱动力,可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
其他文献
对25CrMo、30CrMo和42CrMo钢刀具进行了860℃淬火工艺试验,且对42CrMo钢刀具进行860、850、830℃淬火及预热+830℃淬火试验,对比了刀槽的畸变量.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增加,低
以真空熔炼方法制备的AZ91-xCu(x=0、0.5、1、2)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400℃保温12 h固溶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浸泡失重法及极化曲线测试等手段对合金的微观结构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氮含量对20Cr13、20Cr13N、20Cr13HN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退火条件下,随着氮含量升高,氮化物钉轧作用增强,组织细化明显,
采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淬火-回火工艺制备20 mm厚的Ti微合金化中碳钢板,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冷却速度)对该钢有效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冷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热膨胀分析仪等对连铸-轧制方式生产的60 mm厚09MnNiDR容器钢板经不同亚温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后的组织和低温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两
采用OM、SEM、TEM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19Mn-2Al-0.6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试验钢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由于回复再结晶的完成程度不同,随着退火
研究了不同固溶时效温度对IMI834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MI834合金板材经低温热处理的组织和轧态没有明显差别,室温强度也与轧态基本保持不变;合金在α+β
在新世纪信息社会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生产习惯等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也要求教师应具备越来越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而素质教育教学思想
期刊
通过差热分析(DSC)、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工艺对挤压态Mg-9.2Gd-1.9Y-1.8Zn-0.5Z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