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故乡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来说,我不是北京人,北京也不是我的故乡。
  虽然“北京市”这几个字是印在户口本儿上的,但我与这城市既无血缘上的联系,也少有物质上的捆绑。首先,我的父母不出生在此,他们是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而来的;祖辈更不用说了。其次,很显然,我不拥有这城市中的任何一部分,我与那些头顶小红帽拥入天安门广场的游客并无本质差别。他们住在酒店里能住七天,而我住在我现在的家里,最多也只是住七十年。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却将北京视为我的故乡。我与北京唯一的,也是最坚实的、不可改变的联系,是精神上的——北京是一个让人心安的城市。
  对于不平凡的人来说,北京绝不会将其埋没。且不说它是数个封建王朝的都城,单就当代来说,也有很多不平凡的人在此搭台唱戏:马云在颐和园和老外练过英语,刘强东在中关村摆过地摊。但北京也不是一个残酷的,只允许精英生存的地方。在故宫红墙外的胡同里,在高大的写字楼间,数以万汁的,像我这样的平凡的人在其中出生,成长,老去,在北京的历史上留下轻捕淡写的一笔。而北京对于这些普通人,是博爱而宽容的。
  我还记得在烟袋斜街一家卤煮店的门口见过一个老大爷。深冬,他穿着件领口磨得泛着油光的黑色棉衣,插着手站在卖火烧的窗口旁边。“你跟谁学的这手艺呀?”他把頭探进玻璃窗里,用鉴赏家一般的目光扫过一个个外皮烤得焦黄、饼面沾着白芝麻的火烧。做火烧的小哥不说话,他警惕地盯着老大爷,防着他蹭到火烧。“哼,一代不如一代喽!我小时候吃的火烧,个个都一般大一样圆,你瞧瞧这个,都快成方的了。”说着老大爷就要给小哥指。那小哥已有些不耐烦了,就转过身去和面。于是老大爷也悻悻地转过身去,口中啧啧地叹着。
  正巧这时来了个熟人,老大爷立马脸上堆起了笑,相互寒暄了几句后,他目送着对方进了卤煮店,怅然地回过头,呆呆地望着路对面的瓦檐出神。一阵寒风吹过,他把头缩进衣领里打了个寒战。麻酱香被风带着从店里飘出来,溢满了胡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露出幸福的表情,转回火烧铺子,白顾白地又和小哥念叨起来。
  北京不能让每一个人都吃上满汉全席,但能让吃着热腾腾火烧的人也活得有滋有味。在繁忙的地铁里,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贫穷的人和富裕的人共行着。北京允许平凡的人有尊严地生活,也允许平凡的人甘于平凡。这样的包容,来源于看惯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的老北京人随遇而安从容自得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新北京人。当我得意时,就登上景山,看到那故宫里的金顶红墙从内向外严整地排开,便想到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极渺小的一粒,因而少了浮躁;当我失意时,就登上景山,看现代的楼房从近到远密密地立着,便想到也有许多人同我一样在这城市中奋斗着,于是少了忧愁。如此往复,心境便逐渐归于平和了。
  名师点评
  文章从一个生长在北京的“移民二代”的视角,讲述自己对北京的情感与认识。作者没有表达漂泊无依的浮萍之感,或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而是坚决地表达着自己对北京的感情:“将北京视为我的故乡。”接着从北京对“不平凡人”和“平凡人”的包容说明北京让人心安。文章结尾写“登景山”乃是妙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京作为“故乡”对“我”心灵的安抚。
  (王彩云)
其他文献
1月5日,“若有光芒,必有远方”2016马云乡村教师奖年度颁奖典礼在三亚举行。来自13个省区市的100位优秀乡村教师,每人获得了10万元奖金,其中有6位西藏教师。为了表示对这些乡村教师的尊重和欢迎,马云邀请了各路明星前来为乡村教师助阵。不仅如此,他还自己上台和宋小宝合演小品,通过自己的方式为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乡村教师送上祝福,完美践行了他那句“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但是不能没有乡村教师
《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花。”挤了多日的公交车,与余同车之女子多矣,但“颜如舜花”者还一个未见。不过,每日皆有一女子与余同车,其人之精彩程度胜于古诗中“妖姬脸似花含露”之美人多矣!   此人十六七岁,个子极矮小,长发于脑后扎成辫子,眼睛倒挺大,可惜缺乏“一双瞳仁剪秋水”的风情。长辫又不是唐朝女子半偏的云髻,没法满足人的美学欲望。总之,我对此人的感觉就像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写的那个只有四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 北京地铁乞讨者胸前悬挂二维码  背着背包、拄着拐杖,手拿装着零钱的小包,是地铁乞讨者常见的形象。然而,2017年11月,网友在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附近看到,乞讨者身上多了一项“装备”:胸前悬挂着一张打印了二维码的纸,可以扫码付款。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地铁里有一男一女两名乞讨者,身材矮小,女性穿着红黑色格子上衣,手里提着一个红色袋子,胸前挂着一张打印了二维码的纸。男性走
中秋的月又圆了,一片寂寥的心空,飘过朵朵思乡的云。来美国多年,虽然月圆月缺与故国的无异,中秋那特有的味道却不尽相同。还好,在华人集聚的旧金山,每年中秋节,总举办不少庆祝活动,慰藉了中华儿女节日的乡愁。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扶老携幼早早来到唐人街。此时,几条街道早已人声鼎沸,五花八门的商铺里,吃的、用的、穿的、玩兒的,应有尽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秋神话故事在舞台上轮番上演,那引人注目的舞狮拉开了中秋
何谓英雄?  荆轲当之无愧!  谈及荆轲,我发现有的同学并不认为他是一位英雄,甚至还有人给他戴上有勇无谋、天真高傲的帽子。我对这样的观点不以为然,否则为什么历经两干多年,那么多人对荆轲推崇有加?  荆轲并不是燕国人,他为报燕太子丹之恩、为解燕太子丹之围而献计,拟以秦国判将樊於期之头颅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会带给他实际的好处,相反他还冒着极大的风险,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最后他
独坐山顶  眼前的白桦林  每一朵绿叶  拒绝着风的侵扰  都披上了晚霞的袈裟  大声诵经  这是皈依的假象  那棵枯死的春天  一动不动地站着  倾尽了依恋红尘的深情  独坐的人  不只我一个  还有一块石头  做你的影子  自从第一次见你  我决定做你的影子  一辈子  你是实的  我是虚的  你所不愿表达的疼痛和幸福  让我承载吧  长长的影子  是一列封闭的车厢  你站立如树  你飞翔如鸟
老左做梦都未想到,会被江南建筑集团的王总看中,成了一名副总经理,更没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具体的事,每天只是跟着王总四处游山玩水,仅此而已。  一个月前的老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了,他到过十几家公司打工,从事过保险、机械、商贸、服装等行业,似乎都不景气,一家家的企业都垮了。好在小舅子介绍了一家公司,老板李总因为碍于面子,留下了老左,这家公司便成了老左打工生涯的前一家公司。这是一家建筑公司,
上幼儿园中班时第一次插班;小学五年级时转学,插班;高一结束分文理科,插班;高二结束,又插班。转眼高中快毕业了,終于可以结束自己的“插班之旅”了。  每次插班,心里就两个字:郁闷;郁闷久了,又生出两个字:孤独;孤独久了,还是两个字:紊乱。不是生理紊乱,而是心绪紊乱,好像我一直悬在半空中,没有落脚之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时的插班。那次不但是插班,而且是换校,我由镇小学转到县城的学校。第一天去
前段时间看新闻,孙杨泳赛摘金的消息又一次被炒得沸沸扬扬,孙杨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想起一个很久未曾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名字——叶诗文。  犹记当初孙杨叶诗文奥运会双双摘金荣耀而归,二人几乎是舆论的中心焦点,名字频繁见于各大媒体。然而不久后,孙杨连续遭遇负面新闻,叶诗文更是成绩不佳,连输几场后便如水泡一般安静地消失了。而媒体集体选择了“失忆”,仿佛之前那热烈的报道只是一场幻像。  我是
酿糯米红酒是一门技术。  每当冬至来临,母亲便择一日之闲,拿出新收成的糯米,放在大木桶里浸泡五六个小时,然后用竹漏筛把米打捞起来,放在一个大簸箕上沥干,再倒进木甑子里蒸。柴火灶里的火熊熊燃烧,大铁锅上冒着白雾,饭香阵阵。不用母亲使唤,我便会主动承担添柴烧火的差事,灶膛里的火焰特别高,照得我满脸通红,往灶里添加木柴时,手被照得发烫。尽管这样,柴添得还是特别勤,因为我知道,火烧得越旺,米饭就能更快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