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的尝试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师生的互动来完成,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天地里学习,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我觉得非常重要,它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一堂好的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案例的选取、问题的设置、学生的讨论参与以及教师的教学功底。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选取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它在突出教学的实践特色、发挥教学的应用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推动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上起到了日益显著的作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离不开举例,这就要求课堂举例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紧扣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设计一个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鲜活的、针对性较强的具体个案,引发学生参加分析、讨论和表达等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综合能力。运用恰当事例,学生能达到知识和情感的内化。我在《事物是普遍联系》教学中,选取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事例。先设置情景,用多媒体显示蝴蝶在花丛中自由飞舞和战马奔腾的战场两个场面后,出示故事内容:
  美国科学家烙伦兹提出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件非常小的事,但是它的长期效应却是让一个帝国或存或亡,这便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
  让学生深入情景,思考画面与文字内容的关系。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初始条件的十分微波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事物未来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因而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轻松有趣的案例分析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点。
  
  二、创设问题情境,把握问题的切入点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是上好、上活一节课的关键点。教师通过对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问题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问题的设计,而问题是否合理、科学的关键之处就是问点的选择。问点的切入巧妙,会给学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探究出知识的快感。
  我在讲述事物联系的具体性、有条件性时,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大树在流泪的画面,后再打出“大树的自述——从森林到城市的辛酸”文章。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点:(1)大树为何要流泪?(2)生活在森林中的大树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大树的状况如何?(3)大树最终的结果会如何?(4)根据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5)请联系现实,给你有什么启示?通过这样有情景、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下,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失去这些周围事物,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原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设置问点,让学生联系现实谈启示,可深化学生的行为要求,把知识化为行动,达到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主动参与,展开激烈讨论
  
  学生的能力是不能教的,只能在学习、实践的活动中生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讨论的方法各抒己见、自由争论,可以使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思考。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胆量,锻炼学生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不盲从,把知识学真、学实、学活。新课讲授完毕后的讨论,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掌握乃至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我在前面两环节的教学中,就贯穿了学生针对材料进行讨论,根据问点的设置,自己得出结论。再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是否表明: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说明理由。学生讨论激烈,在观点比较模糊的基础上,我及时加以点拨,学生得出了结论:前者表明任何事物都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这是从普遍意义上说的,是泛指。就整个世界而言,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地存在着的。但就具体事物而言,联系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题中的后半句就是特指,因而是有条件的。总之,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学生参与讨论之下,一个难点迎刃而解,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注重凝练概况,升华思想情感
  
  一堂课的总结要注重凝练,把握高度,使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臻于完善。立意高远的总结或能使学生情感升华;或让其回味无穷;或让其联想翩翩,或为下一节铺垫。立意高远的总结才具有感召力、生命力;才对政治课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
  在《事物是普遍联系》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的结尾:学生先总结森林——人类社会——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再作最后的提升: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为它创造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森林、人类社会、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我们既不能人为割裂,也不能人为地强加,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泛滥、沙漠漫延、臭氧减少、酸雨频繁等一系列环境恶化都与人类无节制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得到了洪水、泥石流、无常的天气、旱灾、水灾、癌症疾病等的回报。我们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把握事物间的联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为我们的生存留有一定的空间!
  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层层深入,上升到行为要求,使这节课的立意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摘要:被拒绝儿童是指那些在同伴群体中几乎没有朋友,甚至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总是处于非常孤立地位的儿童。被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行为技能和社会认知技能两个主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技能可以从技能训练中习得,针对被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缺陷,培养其良好的社会技能训练可以从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绪训练法几个方面来开展。  关键词:被拒绝儿童 社会技能 缺陷 培养    一
期刊
数学的教与学一般看来较枯燥,但考究其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因素,便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就会收到  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联系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由此看来,学生是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的。它激荡着学生惊奇、欢乐、骄傲、自豪的情感
期刊
摘要: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日趋广泛地运用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中。本文就是对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介绍。文章首先给出了对行动研究的不同意义上的理解,分析了它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文章所要引出和讨论的是如何处理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些实际意义上的问题,目的是引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行动研究重要性的关注。  关键词:行动研究 教育背景 启示    教师们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有效学习。本文总结了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一种模式:质疑、讨论、归纳。  关键词:质疑 讨论 归纳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学习,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从质疑、讨论、归纳三方面入手: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对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以中学为例,同一教学班里的学生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从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的存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只要认真地去读,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培养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读阶段    这是提出问题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精读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一、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认识上
期刊
摘要:本文以龙岩市(地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转为例,反映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与效能建设方面的积极实践与成功尝试,并就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效能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 政府职能 改革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
期刊
随着教改的深入,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呢·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而又没能很好解决的难题。  活动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种能力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提高、表现和检测,没有其他捷径可走。由此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目标所要培养的写作能力也不例外。正如在游泳中学游泳一样,也必须在写作中学写作。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激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民经济多年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的法律体系也逐渐形成。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成效也日趋显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国家执法部门在改革中也逐渐纳入正确轨道。  实践证明:国家的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