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小孩,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大人多、小孩少,孩子在家里便是小皇帝、小太阳,家里人都会对他们百般迁就,事事围着孩子转,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了任性、自私等不良的个性品质。每当我看到班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蛮横无理,不喜欢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或点心时,我真的很痛心。再看看现在家长的心态:“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只求“聪明”生活上迁就放纵等,我们的心揪紧了。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班务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多与家长交流,引导家长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求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家长在做好表率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平时生活中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培养孩子关心、爱护他人的社会情感
  常听家长说:“我们尽力把孩子培养考个大学,将来出人投地,省得我们再操心,我们也不想享他的福了。”因此,父母对子女有求必应,只要学习好,其余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了。这样极易使孩子养成一味任性、目无他人、自私自利的性格。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爱自己的父母吗?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又何以爱他人?这样的孩子即使孩子学习得再好,进入高等学府,学得了本事也不一定能“爱家、爱国”。
   我在大班时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我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内容包括帮父母挤牙膏、捶背、拿鞋子等。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情感的沟通。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关心老人、长辈及同伴。同时家长还要多带孩子串串门,对亲朋好友问寒叙暖,让孩子养成关心他人、热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二、培养孩子友爱宽容的社会美德
   有一次,在幼儿园门口,听一位家长这样教导孩子:“你下次不要这样呆了,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他打你一下,你起码打他两下。”她的声音很大,好像自己的孩子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和委屈。孩子小声说:“老师不肯!”“瞎说,让什么呀,别当呆子。”
  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让礼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现在的家长只想着不让孩子吃亏,可没想到教育是从母亲膝上开始的,父母自私的溺爱教诲,会使子女和自己自食后果。现在的孩子已经有许多不仅敢于骂父母,还会打父母——虽然力气很小,对父母来说无关紧要,但却养成了无礼的坏习惯。这是很要不得的。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说是动物性大于人性,父母在他小的时候不加人性的培养,将是后患无穷的。应该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必要时要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在绝大多数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友好、学会宽容。如在吃东西时,不要一味地顾及自己的小孩,要让孩子先给老人、父母,最后自己才吃,还要教育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取舍,不要养成贪大贪多、浪费等不良习惯。如上述案例中的家长,他的这种行为对孩子造成了消极影响。假如这位家长能换一个角度思维,将对方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他还会这样教育孩子吗?
  
   三、培养孩子合作交往的社会能力
   合作交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一个具有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较强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
  
   四、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社会品质
   《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些专家在北京所做的一项测试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的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幼儿园的孩子们半天都没有回答,于是老师点名让每一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外套,我也会生病的。第二个说:“我妈妈不让我把衣服借给别人,会说我的。第三个孩子所:“会弄脏的。还有的孩子说怕弄丢的。大多数孩子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表示不愿意借给小妹妹。看到这样的报道,想想我们身边的家庭教育怎能不心寒。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因为这不仅实在帮助别人,同时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健全完整人格。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很古老的一句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体现了对人的一份关心和一份爱,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
  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社会行为,家长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看望生病或困难家庭的朋友,让孩子端上一杯水,送上一分关爱;为四川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让孩子捐一点零花钱,捐些自己的衣服、学用品等等,带孩子参加这些事情,是要让孩子在环境中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爱心互相帮助的,体验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快乐,学会和形成助人的好习惯及方法。
   家庭与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个性品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我们幼儿园教师将孩子的这些个性品质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也改变“教育是老师的事”的观点。《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按照《纲要》要求整合校园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使孩子既“成才”又“成人”,将来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作者单位:如皋市城镇安定幼儿园江苏226500】
其他文献
简述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提出了交通综合治理新理念。介绍了可借鉴的国内外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最后提出构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勤圈的设想,认为综合治理
小班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的变迁,对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在家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他们需要适应这个新环境,要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对小班幼儿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游戏生活呢?    一、优化班级管理之首要前提----良好的师幼关系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
将科学史内容融合于科学教育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教育趋势,而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启蒙学科。也重新定位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作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笔者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类,共发现有33处涉及科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材常将口语交际与习作设计为同一个专
创意餐饮作为传统餐饮形式的转型与升级,其本身有着推崇创新的独特性。杭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也给如今创意餐饮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外婆家”的餐饮文化
以发芽红稗粒和黑糯米按比例混合为原料,添加甜酒曲Q303,以酒曲添加量、红稗和黑糯米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4个单因素条件试验及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艺路线。研究结果表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下一代。因此,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苏教版教
杭州是一个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地铁乘客作为城市的特定人群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文化繁荣有着特殊的展示和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调研乘客们在地铁上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事实表明,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高。  基于以上认识
方案制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之一,是在学生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在教师个体或集体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为了保证完成某一活动主题的任务,在研究某一活动主题之前进行的研究、编写活动方案的过程。方案制定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作好充足准备,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仅是为某一节课做准备,而是为整个活动做好铺垫。但如何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方案制定我们还是缺乏具体思路,于是我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