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中学生“计划学习指导”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计划学习指导”的定义及现状
  “计划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而制定的涉及到德、智、体、能方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学生自身引发出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活动是自愿的,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指导即教师教育,是在学生个人原有基础上的“援助”的指导。它是与“集体施教”对应而提出来的,是班级授课的补充形式。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授课制对他们统的过死,对他们提出划一要求的弊端,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学习指导”只能以学生自愿学习活动为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它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是在教师关怀与援助下的“学生有计划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自学方面的意志品质。
  国内外统一研究领域现状: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问题是:1、对学生要求过高,对所有学生提出划一要求,对学生统的过死,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把学习视为外在强制的义务。2、传统授课以“学科本位课程”为背景。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只能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学,而这对于一般学生的心理特点都难以照顾,同各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的距离很大。3、传统教材存在繁、难、窄、旧的问题,许多教师往往疲于追赶教学进度,根本顾不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果。4、在当前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许多地方还是牺牲教师的精力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为代价的。
  鉴于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无法触动课程中深层次的问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许多地方从各个方面做出了尝试,如“洋思教学”“杜郎口教学”“三案六环节”“六模块建构式教学”,这些改革旨在改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当然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小的改革,如“取消讲台”“我来当老师”“上课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教师提问允许学生保留沉默权”,这些小的尝试对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在国外,“个别培养计划”,发达国家早有尝试,不过,那是另一套课程机制的产物。在我国现行课程机制背景下,提出在教师关怀与援助下的“学生有计划的学习”这一课题,力图探索出适合国情、校情的“个别培养计划”的经验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限目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自由度和主动性,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自学方面的意志品质。
  二、“计划学习指导”的研究实验
  研究内容:1、初步试验。在我校的某个班级物色4名左右肯上进且有自制力的学生,分别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的情况,诱导他自己提出“个人学习计划”的打算(可以是每月计划和学期计划,也可以是每周计划和每天计划)。双方约定:(1)计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状况与意愿制定,可以是课内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兴趣,自定目标、实现时间与实施步骤,教师做好指导。(2)学生在执行计划遇到的问题,老师尽量提供援助。(3)每一阶段师生交谈一次(时间由学生定,学生主动约老师交谈),了解和监控学生过程完成情况。(4)双方对外保密。(5)学生如无意坚持下去,老师尊重学生意愿,取消双方约定的协议,老师保证不改变学生的看法。(6)计划完成,教师验收学生完成计划的质量和数量,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
  2、扩大试验。试验一段时间后,用同样方式培养第二批学生(4名左右)。不张扬,让这种影响慢慢的传播出去。支持其他学生效仿或鼓励他同好朋友“结对子”,相互支持。
  3、在班级推广。经一学期试验,如果有成效,便可推广。(1)在班级内交流“计划学习”的经验。(2)在多数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推行“个人计划学习制度”。(3)期中交流执行计划的情况。(4)期末交流“计划学习”的心得。
  三、研究思路及对策
  为了探讨农村中学生“计划学习指导”,主要从初步试验、扩大试验、在班级内推广三个阶段层层推进。所以整个试验是以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为依托,在班级授课制大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优补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对于学生计划学习的指导要做到组织性、计划性、科学性。指导的方案、策略最好以教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克服指导的盲目性、随意性。
  (2)鼓动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对于成功完成学习计划的学生要大加赞扬,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师能做到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与困难。
  (3)围绕目标,循序渐进的开展研究。是师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人文素养都得到很大提高。
  个人计划学习指导是针对班级授课制对个体学生统的过死、无法兼顾而提出来的个体发展计划,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而制定的学习计划,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优补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周密试验,考察并锻炼教师指导的能力、研讨能力、监控能力、评价能力等,同时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习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其他文献
《小马过河》的故事的确是小故事,大道理。其中的道理不仅仅是为教育孩子的,更是为了教育我们这些身为教育者的家长们。想一想,我们做家长的有多少人扮演着老牛和松鼠的角色,在规定、限制着孩子?又有多少多少家长像老马一样,在真正意义上教育、引导孩子成长?老马是一个好妈妈,又是一个教育家。它深知孩子的教育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该放手时就放手,让他到生活中去锻炼,去成长。于是有了小马帮妈妈送麦子去磨房的故事。作为
期刊
【摘 要】“互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亮点,其内容和形式因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而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反思、多感悟,进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进入更高的教学境界。语文阅读教学应从语言载体——文本和接受主体——学生的实情出发,在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氛围中,采用“因文而导”和“因人而教”渐进式的不同阅
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探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初中物理教学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中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学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
期刊
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他们青春活力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大脑,压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活力。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上好高中地理课呢?  要想上好高中地理课,对于教师来说,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变传统教学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次真好》是一篇自读课文,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与作者共同体验不同的第一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确 哪些第一次是有益的,哪些第一次是不能尝试的;学习朗读;了解本文的选材和详略。本文安排一课时。  课堂实录:  师: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每天都会碰到自己不了解或没做过的事,于是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