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广告语的汉译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英文广告涌入中国。英文广告及中文广告的受众不同,译者在翻译英文广告时需要考虑消费群体的不同。本文借助语用综观说的核心理论—顺应论,重点探讨英文广告的经典翻译是如何顺应广告受众的。希望本文能够为英文广告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广告受众理解广告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英文广告 翻译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lot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have poured into China. The target audienc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nd Chinese advertisement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So the translators should take the differences of consumers into consideration. By applying the core theory of pragmatic perspective—Adaptation Theory,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classical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dapt the target audiences. The author hopes the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nd also some guidance for target audiences when understanding the advertisements.
  【Key words】English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一、广告与顺应论
  广告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充当着信息导航的角色,给消费者提供一定参考。随着商品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英文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近年来,对于英文广告的研究,尤其是广告翻译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综观此类研究,笔者发现其中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以及广告翻译的技巧类型,如音译,直译,意译等。
  1999年,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语言顺应论。顺应理论以语言的选择顺应为基本点,通过探究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机制及语言的生成机制,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顺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的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顺应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及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本身及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等因素。这一理论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语用学理论,对语用现象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解释力。因此,运用顺应论研究广告语这一特殊语用形式,具有其必要性及指导性。本文将重点研究英文广告语在汉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二、英文广告语汉译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英文广告语的汉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在此转换过程中,译者对语码的选择需与广告受众所处的交际语境相顺应。
  1.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社交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Verschueren,2000)。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要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对于英文广告的汉译,译者要考虑到受众的社交规范及社会文化准则等因素。
  例1. 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 (NISSAN)
  译:生活是一次旅行。祝您旅途愉快。(尼桑汽车)
  上例中,原英文广告语中Enjoy the ride是祈使句,带有祈使,命令的语气,含义为:好好享受旅程。但译者考虑到受众的社交言语习惯,把原文译为:祝您旅途愉快。把祈使句译为祝福语。这种礼貌的祝福语遵循了礼貌原则,使译入的广告语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例2. There’s life after sex.
  译:在性之外还有生活。(防止艾滋病公益广告)
  这是美国的一则公益广告,目的是使人们防止艾滋病。在美国,人们对性的态度相对开放,所以广告语中直接出现了“sex”一词。但是在中国,人们谈性色变,羞于谈此话题。译者考虑到受众的社会文化准则这一因素,间接、迂回地处理了after sex这一短语,将重心转移到life一词。所以将原文译为:在性之外还有生活。译文暗含:人生不只是性爱,还有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译者这样处理既巧妙地回避了性这一话题,又准确地转达了原文的信息。
  例3. My Goodness! My Guinness! (Guinness啤酒广告)
  译:此酒只应天上有——Guinness啤酒。
  这是一则Guinness啤酒的广告。Goodness意指上帝,广告商将Goodness与Guinness并列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此酒的质量,形象表现出人们在喝啤酒时赞不绝口的情形。在对此广告汉译时,假设直译,译文便是“我的上帝!我的Guinness啤酒”,中国消费者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中国人在表达赞叹之情时,很少提到上帝,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言语文化习惯。在这种状况下,译者借助中国一句古诗“此曲只应天上有”,进而将广告翻译成“此酒只应天上有—Guinness啤酒”。这则译文既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使消费者对这句译语印象深刻。   2.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物理世界的顺应。物理世界是一种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语境,包括特定的主体、对象、时间、空间(场景)、话题五个因素。物理世界五要素的任一变化都会使交际者产生特定心理,都会影响交际形式的选择和语言的选择。
  例4. Just do it!(Nike)
  译:事在人为!(耐克)
  例5. There is no right answer. (Qiaodan)
  译:凡事无绝对。(乔丹)
  例6. I can play!(Peak)
  译:我能,无限可能!(匹克)
  以上三则均为运动品牌的广告语。运动品牌的大部分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译者在翻译这些英文广告时要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年龄特点,年轻人充满活力,未来有无限可能。这几则广告语的汉译都顺应了受众的物理世界,翻译给人以力量,使年轻人容易接受。同时“事在人为“及”凡事无绝对“两则翻译更像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这也进一步顺应了受众的物理世界中的空间(场景)及话题等因素。
  3.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心理世界指交际者的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等,包括交际者的特性、心情、愿望、意图。成功的交际行为必须对交际对象的心思世界有深入的洞察与准确的把握,翻译也不例外。好的广告语的翻译要紧密地与受众的心理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在汉译英语广告语时,译者应该依据受众的心思特点与审美品味,对原文做一定的调整,力图使翻译能引起目的语消费群体的共鸣,进而更好地被其接受和认可。
  例7. Good to the last drop.(Maxwell)
  译: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例8. Intelligence everywhere. (Motorola phone)
  译: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以上两则分别是麦斯威尔咖啡及摩托罗拉手机的广告语。麦氏咖啡的汉译广告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告界的经典,在于其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把麦氏咖啡的醇香与内心的感受紧紧结合起来。“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一语道出了品味咖啡时的心情及意境。摩托罗拉手机广告语的汉译也堪称经典,“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既突出了手机的品质,又强调了手机的受欢迎程度,译者顺应了受众的心思特点及审美品味。同时两例译文都采用汉语四字句式,使人吟读起来朗朗上口,似乎即刻就能把人带到美妙的意境中去,译文在效果上将原文神韵发扬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产品的广告语翻译也日益重要。英文广告与中文广告的受众不同,因此在将英文广告汉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在汉语习惯中,广告受众的言语习惯及社会交际习惯等各方面因素。本文重点研究了英文广告的汉译是如何顺应广告受众的交际语境的。译者在汉译英文广告时要认识到广告受众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及社交世界等方面,在语言、语气、句式及翻译技巧的选择上,要顺应受众的交际语境,进而使受众接受此广告,并进一步达到广告的目的。同时,作为广告的受众,在理解汉译的英文广告时,也可以借助于语言顺应论,正确、恰当地去解读广告。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余烈全.修辞与广告英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八年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本人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实施分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有效解决八年级学生英语成绩分化问题,为九年级甚至高中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两极分化 应对策略 学习兴趣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八年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发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记忆积累英语词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音型意结合记忆词汇。2.规类记忆。3.利用构词法记忆单词。4.联想记忆。5.建一个英语词汇本收藏词句。6.多念、多背、多听、多说。多听,多说,学到的英语知识真正用于交际中,这样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有了生命力。  【关键词】词汇积累 听说 联想记忆 归类 创设英语情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用英语这门国际语言进行交流便成了热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对词汇与语法的分析忽视、滥用多媒体技术等情况,导致高中阅读教学水平无法有效全面的提升,不合理的资源运用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对应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提升方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较大比例集中在阅读教学,阅读是对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考验,包含了语法、词汇等内容的集合。但是由于师生各方面因素,导致在
【摘要】本文通过纠正电影《止杀令》汉语字幕的部分英译错误,期望引起大家对电影字幕翻译准确性的重视。  【关键词】字幕 误译 细节 准确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出品的电影《止杀令》讲述了全真教道长丘处机西行万里,力劝成吉思汗止杀东归的真实故事。该片配有中英文字幕,但英文字幕多处误译,现举例部分并加以纠正。  1.1217年,蒙古的第一支商队赴花喇子模通商,结果被全部斩首。1219年,成
通过对新教材的仔细研读和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这样才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摘要】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初次接触这门语言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采用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促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能取得长足发展。读写结合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将英语阅读与写作充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能保持各自的特点,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口语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不仅能使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才能。针对这一要求,在英语教育方面,也必须改进以前一刀切的英语学习模式,更加重视差异化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重点的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能趋向差异化。基于多元理论的视角下,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条件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学生的自身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本文从英语教学的现
不同的学龄段的学生对阅读的渴求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认为针对不同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太难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了,学生又得不到提高,笔者在这里简单谈谈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做几点建议。  初一年级选择趣味性短文阅读,培养大声朗诵习惯  初一年级主要通过选择趣味性小短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的兴趣。初一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