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意志品质是指个体行为中稳定的各种具体的品质特点,是人们克服困难,完成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本文就如何在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欣赏完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后,感动的说:“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们的灵魂深处”,可见情感的诱发在音乐欣赏是的重要性,愉快、轻松等积极性情感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动,这是培养坚强意志的基础,由于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如诸葛亮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非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性训练,不可能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的学习是必然的。在当今教育形势下,音乐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受和审美发现的过程,积极诱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我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以爱激情,发扬师生民主。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育的基础,用民主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克服教师自身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树立信心,战胜自我。自信是一个人重要心理品质,是完成预定目标、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以表扬为主,不断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战胜自我,胜不骄、败不馁,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勇敢地面对困难。音乐对于中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再简单的东西,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再创作了。
激发兴趣,产生动力。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形成顽强意志品质的催化剂。理想和兴趣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兴趣爱好经常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到的音乐科学知识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学生常常从音乐科学的广泛应用和音乐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和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音乐家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对生活实际的作用,在心理上产生对音乐学科学习的更高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教学著名民间艺人华彦均创作的《二泉映月》时,以其感人故事和“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过早的“烂熟于胸”而名扬乡里,《二泉映月》被后人誉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学生写到……我忽然间心头一酸,不禁流下深情的心酸泪……我突然明白了许多,决定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人,决不荒废我的青春年华……。其次通过欣赏中外名曲,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不但可以愉悦心情,更重要的它还可以医治一些疑难杂症,具有医药等功能。兴趣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由音乐欣赏中的“要你听”向“我要听”过度发展。
综上所述,激发兴趣,产生动力都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健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自觉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这是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核心
培养学生坚强品质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培养这种能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典型引路,归因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应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还要指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差距,能够从新的高度看问题。
经受挫折,稳定心态。要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挫折和困难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人的一生就是要和困难、挫折作斗争,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的过程。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勇闯逆境。
注重集体约束。教师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造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约束的协调氛围,这样的集体就是一个熔炉,陶冶每一个成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良好的习惯是坚强意志品质的结晶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除了使学生具有能战胜自我、不怕困难、自我调控等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严格要求,从小事做起。教师应向学生指明只有克服巨大困难,甚至不怕牺牲才算意志坚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做起是培养意志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定期总结,不断督促学生直到他们养成习惯。
上下一致,内外结合。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学校要做到上下一致,内外结合,取得学校、取得家长积极有效的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要求统一起来,为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坚韧性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使学生真正占据主体地位,切不可本末倒置。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让学生动口演唱、动手操作、动脑联想,调动多种器官参与感知活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
总之,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说情感与审美。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新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实验稿)
[2]《音乐欣赏教学》(陕师大出版社 马惠玲著)
[3]《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吴增强)
一、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欣赏完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后,感动的说:“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们的灵魂深处”,可见情感的诱发在音乐欣赏是的重要性,愉快、轻松等积极性情感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动,这是培养坚强意志的基础,由于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如诸葛亮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非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性训练,不可能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的学习是必然的。在当今教育形势下,音乐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受和审美发现的过程,积极诱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我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以爱激情,发扬师生民主。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育的基础,用民主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克服教师自身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树立信心,战胜自我。自信是一个人重要心理品质,是完成预定目标、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以表扬为主,不断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战胜自我,胜不骄、败不馁,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勇敢地面对困难。音乐对于中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再简单的东西,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再创作了。
激发兴趣,产生动力。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形成顽强意志品质的催化剂。理想和兴趣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兴趣爱好经常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到的音乐科学知识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学生常常从音乐科学的广泛应用和音乐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和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音乐家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对生活实际的作用,在心理上产生对音乐学科学习的更高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教学著名民间艺人华彦均创作的《二泉映月》时,以其感人故事和“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过早的“烂熟于胸”而名扬乡里,《二泉映月》被后人誉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学生写到……我忽然间心头一酸,不禁流下深情的心酸泪……我突然明白了许多,决定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人,决不荒废我的青春年华……。其次通过欣赏中外名曲,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不但可以愉悦心情,更重要的它还可以医治一些疑难杂症,具有医药等功能。兴趣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由音乐欣赏中的“要你听”向“我要听”过度发展。
综上所述,激发兴趣,产生动力都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健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自觉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这是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核心
培养学生坚强品质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培养这种能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典型引路,归因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应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还要指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差距,能够从新的高度看问题。
经受挫折,稳定心态。要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挫折和困难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人的一生就是要和困难、挫折作斗争,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的过程。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勇闯逆境。
注重集体约束。教师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造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约束的协调氛围,这样的集体就是一个熔炉,陶冶每一个成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良好的习惯是坚强意志品质的结晶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除了使学生具有能战胜自我、不怕困难、自我调控等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严格要求,从小事做起。教师应向学生指明只有克服巨大困难,甚至不怕牺牲才算意志坚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做起是培养意志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定期总结,不断督促学生直到他们养成习惯。
上下一致,内外结合。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学校要做到上下一致,内外结合,取得学校、取得家长积极有效的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要求统一起来,为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坚韧性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使学生真正占据主体地位,切不可本末倒置。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让学生动口演唱、动手操作、动脑联想,调动多种器官参与感知活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
总之,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说情感与审美。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新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实验稿)
[2]《音乐欣赏教学》(陕师大出版社 马惠玲著)
[3]《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