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效率理论研究与实践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教学效率是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定义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措施
  一、教学效率的意义
  “效率”一词的英文为efficiency,源出于拉丁文efficientid,本意是指“有效的因素”。效率最初曾被理解为“有效地达到目的的适应性和能力”。直到19世纪,效率有了它特定的意义,即指“有效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比值”。20世纪40年代,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卡特?古德编撰的《教育词典》。根据它的解释,效率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完成尽可能多工作的理想结果的能力。通俗地说,效率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多少资源和所付出的努力。目前,国内外教育评价专家普遍把“教育效率”(educational efficiency)作为衡量教育成就的指标之一。所谓教育效率,就是教育效果与教育消耗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V(教育效率)=E(教育效果)/C(教育消耗)。教育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效果,或者在一定的社会效果下,花费最小的消耗。
  二、教学效率研究的必要性
  1、效率决策为教育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教学效率研究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某项教育决策是否可行,或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问题都要通过效率来检验。除了针对教育决策的评价之外,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评价也要通过对教学效率的检验来得出结论。学校管理者通过教学效率来获得教师教学工作状况的信息,从而对教师进行鉴定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评价也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的高低。
  2、教学效率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现代社会中教育现象日益复杂化,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渐增强。长期以来,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学生以及学科知识传授上,从而忽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评价和研究。正是通过教师对自己和同事效率的研究,增进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促使其系统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职业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教学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指能够收集、整理、共享和分析的个人或集体知识、应用知识和其他知识资产,这些都令与知识相关的效率提升至最高。学校知识管理的机制包括结合教师的知识与外部专家的知识,教师内化专家的知识。建立课堂学习研究共同体是学校知识管理的策略,课堂学习研究提供平台让教师通过对隐性实践知识的选择与提取,反思与分析、交流与分享、整理与提升、内化与运用等阶段,提升个人的教学专业能力。课堂学习研究并非一个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教师团队交流与分享的组织学习行为。
  2、竞争
  有经验的运动员都知道,没有领跑的人,选手们就不能达到最快的成绩。在事关生存的斗争中,人类得以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与同等对手之间普遍存在着永无休止的竞争。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班集体的竞争,班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可以被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一般认为,竞争不仅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之间,还存在于不同的群体间。虽然这种竞争没有不同个体的竞争那样激烈,那样令人瞩目,但是它也有其独到之处,因为它可以避免嫉妒的产生。
  3、“做的更好”的欲望
  在经济学领域中,销售人员的行为和效率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热销”的季节里,公司通常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觉,加强学生之间、整个学校以及学校内部之间各个班级之间的合作,应该不断地建立竞争的单元。在竞争中如何激发竞赛者的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灵活运用技巧,把真正的体育比赛精神注入到每一个竞赛中去,引起学生的最广泛注意
  4、专注
  为了确保管理者的效率,企业所有者或者管理者不受企业外部打断与干扰的同时,也应该确保不受企业内部的干扰,即使是一些重大事务。专注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它可以通过加强注意力的精神活动来实现。那么,如何让学生保持专注呢?兴趣的提高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是在课外,教师应调动起一切有利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快乐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的人,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疲乏。忙碌的人一天可能让人感到一身放松,而无所事事的人一天结束后,人缺可能被彻底地“拖垮”,有种疲惫不堪的感觉。在工作中得到的快乐,对疲乏的肌肉和大脑来说是最好的抚慰剂。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学的快乐,才能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效率是有迹可循的,研究者对于课堂效率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云龙著.《现代教育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沃尔特·D·斯科特著.《效率 提高工作绩效的12种途径》,中国发展出版社.
  [3]Good.Dictionary of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1945.9.
  [4]K M Wing. People-focu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How effective decision making leads to corporate success[M]. USA :Elsevier,2004.
  [5]《大美百科全书》第9卷,台北:光复书局,199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 病句辨析是语文高考的必考题型,借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真切领悟病句辨析方法,是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文章就高中语文病句辨析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辨析方法;标志法  病句是违反现代白话文和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我国语文学科高考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和不合逻辑。2014年的“高考语
期刊
摘 要: 现代汉语复合动词是各类动词中一个特殊的小类,从而也成为汉语课堂教学动词教学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复合动词概念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复合动词汉语教学技巧,希望对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复合动词教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复合动词;现代汉语;教学技巧;汉语课堂教学  一、概念  卢福波认为:从概念上讲,复合动词是一种受“数”的制约与限定的特殊动词。李临定提出:凡是所显
期刊
摘 要: 学而易忘是天性使然,如何把握住复习脉络,创新复习课模式,使小学英语复习课轻负而高效,成为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英语;复习课;有效性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曰:学,重在“温故而知新”。这里的“温故”,就是指对学过的旧知进行复习和巩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不对旧知进行及时恰当地复习与巩固,那么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然而一提到复习课,首先映入人们脑海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必须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既需要显性的学科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形课程作支撑。隐形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无形之中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隐形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隐性课程;特点;策略  一、 隐形课程的含义、特征和范围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分析目前多媒体应用到教学的诸多优势,结合我国教学实践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进程,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应用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形象、生动特点,这项技术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给我们生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甚少,交往的范围更是狭窄,因而情绪问题就随之出现,焦虑、失望、郁郁寡欢、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也会随着出现。在中学这样的阶段,每个人都有一颗“驿动的心”。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并且掌握一些相关的对策,及时帮助学生疏导消极不良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郁闷”;“驿动的心”;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中学生情绪
期刊
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悬念,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为了把每节课都能上的精彩,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看精彩的节目一样,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  一、抓课文重点分析,让学生用心体味  巧设悬念,就是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知识、
期刊
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现在很多教师都已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只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旧模式是不行了。那么教师在教法上如何改革呢?我感到关键在于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具体的讲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使之引的得法,导的得当。  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孩子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或惧怕心理;如果教法灵活运用,引人入胜,就
期刊
摘 要: 儿童线描画简单地说是用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来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儿童绘画形式。研究证明儿童线描画是幼儿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表现方式之一,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实记载。本学期为了更好的研究儿童线描画,激发幼儿的绘画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传统的黑白线描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与孩子们一起踏上了装饰线描画的火车,开始
期刊
摘 要: 从倾听的内涵和价值进行认识,将倾听作为一种特色班级文化在实践中进行建构。  关键词: 倾听;文化;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肥沃的教育土壤,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导向、移情、凝聚、规范、激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是新课改下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