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hugjk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下,多媒体逐步进入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被作为一种工具和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把语文课本里枯燥的东西以各种形式呈献给学生,使得语文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语文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现在,学校每一个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老师在网上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给老师提供了网上交流的平台。对于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不断适应教学方法。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把所讲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爱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就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使用,谈谈观点和看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中的作用
  1.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一些老师老是感觉上课很累,学生学得很吃力,表现得无精打采,课堂教学效率低。其实这是因为教师教学手段太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同学厌学和讨厌语文。多媒体的出现,成了语文教师的好帮手,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有了生机,因为多媒体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生动的动感画面,能把学生带入轻松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上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天上的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出示大量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再提出云和天气关系问题,学生自然踊跃发言思考。这些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多媒体成为好帮手。
  2.有利于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化解。
  对于语文教材内容的解读,我们要进行选择,有些内容简单,好理解,有些内容抽象,上起来枯燥,学生不爱听,自己上起来还觉得很累。可以选择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制作成课件,配上声音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理解知识。因此,必要时选择多媒体,会降低课堂内容的难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有利于审美观的培养,陶冶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创设情境再现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来说,具体、直观的艺术形象更容易焕发学生的美感。例如,我在教学《阿里山纪行》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走入情景,开头用一曲《高山青》导入,因为此歌就是贯穿本文的一条红线。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在了一起,而且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其后在每一部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读美文的同时,欣赏美丽的画面,莽莽林海、静谧的森林、鲜艳的森林小火车、古老的神木,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神游其中,身临其境,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优化教学环境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信息通道。
  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随时插入,随时展示声音、图像,避免了平时只靠口说手写的容量小的弊端。这样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但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其对文字的感受可以随着画面、声音不断延伸,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0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发挥了最大价值。
  二、纠正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使用中的弊端
  现在,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误区随之产生,问题很多。例如:语文教师只注意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多媒体成了主体,这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吗?有些教师课前没有好好地作对比,就直接拿多媒体课件上课,使得语文课上得一塌糊涂。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偷偷地”和“钻”其情味岂能用直观的视像传达?“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用词之妙有哪位摄影师能用画面表现?因此,语文教师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定要进行选择,这篇文章用多媒体上效果好,还是常规教学效果好。因为多媒体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绝不是什么课都用多媒体技术为好,更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所以,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吃透教材,一定要对学生负责,不要多媒体主宰。一定本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合理使用多媒体,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颜复锦.如何突破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瓶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5).
  [2]徐龙年.简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7(01).
  [3]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4]陈永顺.浅谈初中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5]高银霞.新型学习方式及其特点[J].甘肃教育,2006(04).
其他文献
提高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个必须终生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四个自我”能力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关键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性质、特征、宗旨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它一方面表现在党的整体上,体现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
期刊
目的:优化双山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山颗粒剂中总黄酮的含量;建立HPLC测定双山颗粒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苷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建立双山颗粒HPLC指纹图谱
翻开学生的习作,语言僵化呆板,七拼八凑、粗制滥造,严重轻视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行文上千篇一律,“新概念”作文的缺点在一部分较好的学生中体现出来,把现实世界弃置一旁,茫然追求虚拟世界的文风正如一股浪潮席卷而来。对此现象,我们总把这种尴尬归咎于学生认识水平低、阅读面窄、观察力浅诸因素。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作为年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走过一段探索路程,那就是“阅读、观察领悟、个
期刊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逐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包括默读、诵读、指读、略读、通读、精读、认读、拼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等。只有正确区分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做到恰当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读法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知识内涵的重要途径,采用有效的阅读方式会提高学生的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课内、课外阅读两手抓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层次。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内外 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适应时代要求,适时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大力推行
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重视了朗读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什么呢?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素养之一。学
期刊
摘 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科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还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