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永不枯竭的高考写作泉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六年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例,指出青墩文化就是海安考生写作的上佳题材,从而鼓励学生善于搜集、思考身边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 青墩文化 作文题
  
  常听到考生慨叹高考作文无材料可写,殊不知身边的地域文化就是永不枯竭的高考写作泉源。
  “地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②地方(指本乡本土)”。本文中“地域文化”指的是本乡本土的文化。依据地域文化的特点,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写它具有以下优势:(1)地域文化具有熟悉性。本乡本土是考生的出生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时一俗,都融化在考生生活之中。考生运用所熟悉的素材写作不仅容易写,也容易写出深度。(2)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它为本乡本土的考生所特有,不易被复制,易写出特色、写出个性。在众多人云亦云、素材“撞车”的高考作文中,此类作文更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3)地域文化具有传承性。地域文化不仅包括本乡本土的现代文化,还包括其古代文化。即使是本乡本土的現代文化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世代传承积淀而成的。具有传承性的地域文化内容丰富,考生有材料可写。
  出生在海安的考生,身边的地域文化——青墩文化就是高考写作的上佳题材。因为青墩文化内涵博大,包括青墩古人、今人的衣食住行;青墩的民俗传说;青墩人从事的行业;青墩人的品质、精神……有这么一座文化宝库在身边,有这么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源在脚下,高考作文怎么可能是“无米之炊”呢?
  试以六年来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为例:
  2004年话题作文“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我们可以只写话题的一个方面。青墩没有山,但这里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青墩地处里下河地区,碧水环绕、景色秀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正是这灵动之水孕育出智慧的青墩人。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大脑创造了青墩新石器时代的璀璨文明,创造了青墩美好的现代生活。
  至于2005年话题作文“凤头、猪肚、豹尾”。我们可以选择话题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以“凤头为例,“凤头”即“精彩亮丽的开头”。新石器时代的青墩古人生活在滨海平原上,他们开垦着荒莽的处女地,并开始从事原始种植业。他们种植水稻、采集菱角,遗址中的炭化稻粒、果核是青墩古人种植和采集的佐证;他们制造陶器、骨器、石器,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制作的带柄穿孔的陶斧被发掘后,解决了考古界长期争辩的悬疑——新石器时代人类重要劳动工具石斧的穿柄问题;他们刻骨算卦,青墩鹿角卦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独一无二的原始易卦遗存;他们建造了“干栏式”带铆榫的木结构房屋用来遮风蔽雨、防兽防寒……这就是我们的勤劳、智慧的青墩古代先辈为青墩后人的生活构建了一个精彩亮丽的“凤头”!
  2006年高考则是以“人与路”为题的命题作文。我们不妨拟写青墩人的创业之路。青墩人从事的行业很多,其中不少行业处在不断的没落和新生中。青墩人从事的行业,也能够彰显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从已走向没落的编织业之路,我们可以看到青墩人的勤劳;从“青墩古酒”的酒文化产业,我们可以体会到青墩人强烈的市场意识;从铝铸业走向繁荣之路,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墩人抓住机遇、敢为人先的品质;从走出江苏走向全国的青墩文化艺术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我们可以领会到青墩人开放的襟怀、与时俱进的精神……青墩人特立独行,走出了青墩特色的创业之路。
  2007年命题作文“怀想天空”,怀想远古青墩人的天空。东方既白,勤劳的青墩古人已经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一部分壮年男子拿起木棒、石块,整装待发。相信他们在夕阳西下时,一定会手提着、肩负着战利品,唱着古老的歌谣凯旋而归。另一部壮年男子肩扛着石斧等劳动工具走向田地,一块块肥沃的农田在他们辛勤的汗水挥洒下被开垦出来,一片片绿色的水稻秧苗正向他们招手致意。女人们在家饲养猪羊、织网捕鱼、纺纱织布。老人无需劳作,拄杖悠闲散步;小孩活泼顽皮,横卧溪头剥食莲蓬。孟子的食肉衣布的理想,青墩古人早已实现。这里是青墩古人生活的乐土,这里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有一片晴朗明净的天空。怎能不令人向往,怎能不让人怀想呢?
  2008年高考作文题“好奇心”,考生可以怀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究青墩村的另一名称“凤凰庄”的来源。“青墩”与“凤凰”乍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为何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呢?揣着疑惑,来到青墩村,发现这里四面环水,地势明显高过其他地区。登高俯瞰,可见此处地形酷似一只凤凰。寻访当地老人得知,传说一只美丽的凤凰途经此地,喜欢上这里的风景和气候,它便飞入水中,化作现在的形似凤凰的风水宝地。今天徜徉在这片热土,仍可以见到相关的遗迹凤尾桥,听到民间唱凤凰的曲艺等。好奇心让人有许多新的发现,探究的最终结果是疑惑冰释并收益颇丰。
  2009年作文题目是“品味时尚”。青墩文化正发展成为时尚文化。青墩古酒文化香飘万里;青墩花鼓走向天安门,获得世人的肯定;已举办三届的青墩文化艺术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海安,研究探讨青墩的过去、现在、将来。青墩文化耐得住品味,它们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笔者认为:“高考作文从不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挖掘它的行动。”同学们,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地域文化吧!多做搜集、整理、思考研究,你写作的源头活水将永不枯竭!
  ★作者简介:田爱春,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的艺术,语文老师作为学生情感的引路人,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特别是对语文老师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要教好语文,策略是杠杆,情感则是支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感 情感 情感策略    我国的古圣先贤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授人渔不授人鱼”的学习策略。可以说,好的学习策略,是教学中的省力杠杆。学习策略是杠杆,那么什么是支点呢?那就是情感!所以,学习策略中的情感策略对学
【摘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表现了作者在人生低谷中对生存状态、个人命运及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独特思考,显示出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本文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史铁生 生命意识 生存状态 生命价值    地坛是史铁生心灵的基督,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古人对生与死祈祷的地方,这个静谧的所在,史铁生开始了和地坛的对话,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在与地坛的不断对话中,史铁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幸福,只有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奠基的教学才能有诗意的鲜活、流动的溢彩和纯净的呼吸。幸福的课堂应该是一涧春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平等互融,接纳包容,幸福共享,只有流动的幸福感成为课堂中涌动的波澜,才能唤起学生自主合作意识与潜能的觉醒。  【关键词】语文教学 动态 幸福 幸福感    幸福的课堂,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河流,师生如水般交融。起点是心灵诗意
【摘要】“对写法”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本文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详细论述了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对写法 虚实 衬托 情景交融    对写法是诗人运用逆向思维,通过转换角度,从对面着笔,用客体凸现主体,曲折有致地抒发深挚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不仅可以弥补直抒胸臆的不足,沟通主客双方情感,形成情感的双向交流;而且还使虚实相生、主客衬托、
【摘 要】通过借助生活环境、给学生提供小材料、办各种活动等来创设写作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境化 写作兴趣 写作水平    人是坏境之子,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他所处的环境造就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在师生相互作用和学生之间(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完成的,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在作文教学中,若能经常
【摘要】语言是阅读的基础,语境是理解的前提。探讨语境分析和语言理解之间的联系,对摸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新途径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理解语义;语境分析    在中学语文各类考试中,现代文阅读语言理解考查形式多样,现就语境分析在其中的具体运用分类予以阐释。    一、通过语境理解文章中的词语    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文章的解读,使文章中某些词语的涵义发生变化
【摘要】审题立意是作文成败的先决条件,本文试图从新材料作文的提示语这一角度,去审视材料,选择写作的切入点,以期达到吃准材料,打开思路,选择最佳立意角度,写出见解独到,立意深刻的文章来。  【关键词】提示语 切入点 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基本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先决条件。一旦审偏写脱,即使所写的文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采飞扬,也会被打入“冷宫”。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写脱题,但空洞无物,泛泛而
【摘要】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梦游天姥吟留别》理当寄予了诗人李白的情志,我们运用披文入情、以意逆志的基本法则来解读此诗,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际遇,推知诗人的志趣理想、个性特征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人生行为。  【关键词】梦游;赴诏;蔑视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采用古诗的体式,借留别以发感慨,以梦游尽抒胸臆,写得瑰丽奇幻而又豪放飘逸,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笔者认为此诗
【摘 要】08年12月16日,笔者参加了由进修学院主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作文学习策略与教学评价体系创建研究”总课题组组长田玉博士的一堂作文教学课及其课题研究报告。会后,笔者有了很多思考和愿望。  【关键词】温度教学 教研活动 教学反思    今天,听了田玉博士这堂课,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温度”一词。当过学生
【摘 要】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