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天、白云、花朵”,曾经引起了多少人对美丽草原的向往。这就是大脑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想象的巨大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陆机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为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多次提到“想象”一词。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从生活入手,丰富表象内容,充实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春江花月、秋日斜阳,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力是在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从课堂入手,创设情境氛围,激发想象兴趣
  1.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从大量的心理学调查结果和成功的国际经验来看,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心情愉快,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产生回忆、想象的动力,让学生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行思维发散,迸发智慧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亲切、热情、充满信心,要尊重学生的主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从而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2.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想象情境,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
  (1)利用现代传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性很强的画面。具有表情功能的声音与美的画面相配合,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的空间。如教学《云南民歌》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蝴蝶泉》《刘三姐》片段,让学生从声响、画面中感受云南民歌的恢宏气势和优美旋律,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抓住细节描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凭借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去真切地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比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为他扯了几十回”、“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等细节,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勾画了胡屠户趋炎附势、嗜钱如命的性格特点。
  (3)利用“意义空白”,开启学生的想象。现代画家齐白石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用泉水中的小蝌蚪来代表“十里蛙声”,给赏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技法称为“空白艺术”,如果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作品的“意义空白”,而这种“意义空白”恰恰是启迪学生想象的“着火点”。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些“意义空白”来开启学生的想象。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结尾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下了含义不浅的“意义空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人去路空”的雪后空山图,认真领悟作者寂寥、惆怅又有几分无奈的心情,从而很快把握住了诗歌的主旨。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其想象的描述,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如教《沁园春·雪》时,要求学生根据词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一幅祖国北方冬天的瑞雪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有同学这样描绘:祖国的北方,到处是寒冰封地,大雪纷飞;绵延不断的高山被白雪覆盖着,登高望远,雪中的群山,好似一条条银蛇在翩翩起舞;被白雪覆盖的秦晋高原上的丘陵,从高处望去,好像银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大山、高峰挺拔耸立,好像要和天空比高低;等到雪后天晴之时,那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白雪铺盖的大地,阳光冰雪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娇艳壮丽……通过再造想象,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提高了学生想象的水平。
  三、从活动入手,精心设计语文活动,拓展想象空间
  积累知识、观察感知和活动,只是为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打好了想象基础,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悟境”式的想象,也只是再造知觉想象,以便深刻理解课文。虽然这些都具有某种创造成分,但仍以再造想象为主,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还必须依靠在上述基础上的语文实践活动。
  1.布置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直接感悟实物,形成表象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代史是幼儿师范学校中国通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古代史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几千年历史的贯通联系感,把握好横向与纵向、各代具体特点与前后联系之间的关系,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一个“通”字。历史教科书中每个朝代都是千篇一律的单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斗争的分别叙述,不见各代综合特点和历史地位的概述,各朝代之间、各时代之间、各种制度、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却仍然不清。在每个朝代开
摘 要:教师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抓实干,措施到位,确保学校接送工作安全有序。  关键词:关爱;生命;安全;接送学生;教师  撤点并校之后,低年级学生需要接送。而接送工作看似简单,实具风险。因为一次次校车悲剧,一次次惨痛的教训,给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安全接送学生成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小博士幼儿园血
摘 要:论述了新课程理论下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情境教学;途径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已有几轮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为了更好地融入和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学化学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而化学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
摘 要:简要论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代表的意义及应用,简单地说明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基本含义及平面坐标点即长度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坐标点;长度;平面坐标系;数字  一、平面坐标的意义  在初中基础教育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大重点,它是平面几何的基础。在日益注重基础知识的今天,学生由于不注重基础而导致一些高分难题难以下手的现象比比皆是。平面几何题是初中数学的一大重点,对平面坐标系的基础知
摘 要: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本节内容,强调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本节中只是介绍伽利略是如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没有新的概念和规律等内容,但是我们通过对该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精髓——物理思想,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感受物理学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攻克重难点措施:  通过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和孩子
摘 要: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让器材更有价值的运用可增加课堂有效性、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达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可以融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锻炼,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  一、是什么让器材“价值
摘 要:课堂是教学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何制造高效、有趣、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数学,对数学仍感觉陌生,而且数学的抽象性、计算内容等也会让小学生感到一定的困扰,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所以建造校内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是数学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兴趣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制造熟悉环境  在小学数学的课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配图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和本领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一味地依靠父母,这样长大了才能独立生活。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
最近几年,电脑走进了中小城市学校,也很快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老师们摒弃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方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多媒体教学逐渐适应并掌握了使用方法,同时也有了很多的感受和体会。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