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大话西游》、《星光灿烂猪八戒》、《画皮》等存在着对原著的误读和悖离,从而使原著与改编的关系渐行渐远。在名著的改编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才能保留原著的精髓,是摆在改编者面前严肃和慎重的问题。
  关键词 《画皮》 意旨悖离 改编原则
  
  根据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新版电影《画皮》,上映不到三周,票房即达2 5亿元,“成绩”颇丰。不过,该片导演陈嘉上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坦言自己对中国文化了解太浅,拍古装片压力很大。此言并非谦逊,因为仔细看,会发现编导对原著改编明显的悖离。
  
  一、原著的精髓淡然无存
  
  原著《画皮》虽然不到两千字,然而意蕴深远。一般读者认为其思想主旨告诫人们不要为表面伪装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会上当受骗。实质是一个典型的道教小说结构模式,即凡人遇妖(恶鬼)、恶鬼逞凶、道士驱妖三部曲。由这一结构模式所体现的小说深层象征意蕴乃是“戒色止淫,觉而见性”。其实这一深层意蕴,作者在文末已点出:“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新版电影《画皮》却将原著的精神内核远远丢掉了。其实质想表达的是一个“爱”字:人妖之间、人伦之间、妖魔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影片《画皮》对小说除了基本人物和命运有所继承,在人物性格和情节设置上有很大颠覆,电影中的王生是一位将军,这位将军不好色,最多只是一个多情种,在他与《聊斋》里面的好色书生之间划出了明显的界限。两个王妻倒有相似之处,但情感的深度已不可同日而语。原著里面的王妻为救自己的丈夫只是食痰吸唾,佩蓉为救丈夫却喝妖毒变白发女。变化最大的是“画皮”这一角色,原著中是厉鬼电影中是美狐。在中国文化中,狐的特性是极淫和善变。清人和邦额说“狐性极淫,故名日淫狐”。小唯为了占有王生。取代王夫人的位置,无所不用,有点淫狐的味道。不过小唯要吃人心养颜,披着画皮过日子。这不是狐的特性。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狐狸在月圆之夜,戴骷髅拜北斗,就可以变成俊男美女。到了明清小说中《平妖传》第三回开篇即云“:横生变化亦多途,妖幻从来莫过狐。假佛装神人不识,何疑今日圣姑姑。”今人李剑国指出:“在唐代,人们为狐创造出奇特的化人术,并且这种妖术非狐而奠有”。证明了狐狸是百变随心,根本用不着画皮。鬼怪则不然,《说文》中说:“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虽然骇人,法力低级,只能借助于高妙化装术,将人皮附于骨骸之上来伪饰自己,以达到接近人之后伺机下手害人。改编者要把小唯定位为“九霄美狐”,又想保留画皮厉鬼的恐怖形象,于是,这个“九霄美狐”,脱了人皮之后,成了没有皮毛、令人毛骨悚然的狐不狐,鬼不鬼的妖怪。可不管怎样的改编大体上也得符合中国积淀已久的文化心理与审美习惯才好。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可以看到,改编后的电影对原作的主题阐释一直存在着误读和悖离,原作的批判作用和警醒意识淡化到无。电影只是借助名著的皮,故弄高雅,其目的只是为自己的故事找一个根,一个文化之根,因为其深谙“皮之不存,毛无所附”的道理。殊不知,这样常常会将原本一个好端端的故事弄得不伦不类,原著的精髓荡然无存,文化底蕴越来越浅显。
  
  二、名著改编的原则
  
  当下借助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愈演愈烈,有的国家高达80%至90%。我国近几年影视作品多数也出自改编。改编已经成为影视作品生产的一个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文化现象,很多作品袭改编之名,却并没有行改编之实,而是“借壳上市”般的纯自由创作。这类作品往往借名著的知名度,在自己的作品中冠以大众熟悉的人物或名目,创作的却是极具原创意味的故事。如《大话西游》、《星光灿烂猪八戒》、《画皮》等。虽然承袭了古典名著中的一些因素,故事内容和思想意识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原著与改编的关系渐行渐远。
  影视改编应遵循什么原则,才能保留原著的精髓呢?
  研究者普遍认为:“忠实性和创造性相结合是改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原著提供的内容是改编的基础,并且决定与影响着改编艺术再创造的方向和性质,严格意义的改编,首先必须尊重原作。”就如何忠于原著,陈犀禾曾著文认为:“就小说的文字、故事和涵义三个层面而言,对原作的重新阐释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历史主义之上:一方面是忠于原著形象的历史真实,不能进行反历史主义的改造;另一方面是要从我们今天的历史高度来认识和开掘这些形象,而不仅仅拘泥于作者当时的认识。”在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作者本意并有助于加深观众的理解和欣赏的前提下,加入一些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以烘托、渲染故事情节,进行再创造。是可以理解有时也是必要的。例如电视剧《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态度,有一定的同情和美化成分,就暗含了当代文化因素中与封建社会截然不同的女性意识。但是,如果改编没有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夸大解读和随意阐释威者迎合某些人低俗的倾向,将名著庸俗化,甚至篡改得面目全非,就背离了改编的原则,引起大部分观众的反感和指责。
  由此,无论改编者对原著秉有何种态度和看法,但既是改编,不论改多改少,总应以原著内核作为重心,坚守改编的底线。否则。空披了原著的外衣,而行他者之道,既是对原著的不敬也有损改编之名。
其他文献
[摘要]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及其相关单位出品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秦岭》共分八集介绍了秦岭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奇,极大丰富我国的人文历史宝库。影片恢宏干练、广博大气、古朴悠远,全方位的介绍了秦岭的风光和故事,探寻到它古老的历史,展现了秦岭在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大秦岭》 主题 结构 视听语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
[摘要]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以反映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为题材的家庭伦理剧深受观众喜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固定的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剧也在发生着蜕变。2006年《新结婚时代》的播出就是对这些社会现状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这部电视剧既有对家庭伦理剧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表现的继承,也有对家庭伦理剧的创新。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新结婚时代》 创新    崇尚儒家文化的中国
[摘要]中国画的点和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点或线条,它具有特殊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中国画中的线条本身已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和装饰化了的艺术手段,对中国画来说,线条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着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线条 骨法用笔 抒情写意 精髓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国画线条作为艺术形式美以及国画线条对艺术美的创作所起的重大作用,都曾十分显著地表现了我
【摘要】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文人饮酒的开端,作为其中典型的阮籍更是与酒有着难解的情缘。然而,与此不相对应的是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涉及酒的却仅仅只有两篇而已,这耐人寻味。从阮籍作咏怀诗的目的,酒在其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他的思想变化等方面大致可看出他诗中无酒的几点原因。  【关键词】阮籍 酒 苦闷 咏怀诗 突围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到: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作
摘要 电影离不开音乐,音乐在电影叙事、情感营造方面,给人们联想和定性。《海上钢琴师》中,故事世界的音乐作为叙述者和情感代理的功能性代表,本身既是内容,又是音乐,脱离了单独配乐的孤独,增加了电影的丰富性。本片正是利用了音乐和电影空间的这些特点,利用故事世界音乐的表现力和造型感,成功地塑造了1900这个海上钢琴师的形象。  关键词 故事世界音乐 爵士钢琴 情感营造    一、音乐背景    电影描述了
摘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色彩文化的设计,色彩设计为汽车设计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影响其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即消费者因素、汽车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从《谁与争锋》、《蝙蝠侠》、《本能2:嗜险》、《正义先锋》、《毕业生》、《警网铁佥刚》、《速度与激情》、《疾速60秒》等电影中展现的汽车,探讨上述三个因素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摘 要】 “手办”可以说是玩具与雕塑的结合体,是借用雕塑造型语言来诠释流行文化的直观体现,更是精英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成功范例针对大学教育中的“手办”形式的雕塑创作模式的教学研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手办 雕塑 动漫 造型    “手办”可以说是玩具与雕塑的结合体,是借用雕塑造型语言来诠释流行文化的直观体现,更是精英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成功范例。“手办”的意义来自
【摘要】中国进入当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精神视野。当代女导演以自身的情感心里,凭借电影作品来传达女性独有的经验与世界。本文主要从女导演在题材的突破、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独特的文化视角三个层面上展示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分析,为中国女性的真正解放开拓新的精神视野。  【关键词】女导演 女性意识 电影文化    建国后,女性在政治上、法律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男性在他们的领地上给了女性表面上的平等。被
[摘要]白人文化冲击不仅造成了《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黑人文化的迷失以及心灵的扭曲,也最终导致了佩科拉精神分裂的悲剧。它告诫读者:如果以白人文化作为价值取向,迷失黑人自身文化,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对深受白人文化标准戕害的人们来说,佩科拉的悲剧迄今仍具有极为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文化冲击 黑人心灵 探析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的问世,是黑
[摘要]被称为“日本新影像作家”的岩井俊二在2004年导演了一部与以往作品风格不同的影片——《花与爱丽丝》。很多人观后认为这是一部轻喜剧,的确,从这部影片中唯一确定的男主角宫本雅志的两次晕倒上看,不论是表演风格还是剧本本身的创作,都有令人发笑的地方。然而,通过135分钟不间断的唯美画面以后,依然是从《情书》中延伸出来的、绵绵不断的忧伤,为什么青春离不开这些词语?  [关键词]友情 初恋 谎言 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