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十七大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后,我国的能源开采方面一直致力于响应号召,在能源开采过程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并极力解决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锰矿作为炼钢的重要原料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锰矿资源原本就不足,加之其贫、薄、细、杂的特点,导致我国锰矿资源的开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而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的锰矿开采量和使用率。
关键字:锰矿开采 问题 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F521+.5
俗话说:“无锰不成钢”,说明锰矿资源对于炼钢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锰矿资源却并不丰富,而且,所能开采的也多属于贫矿,不是富矿,开采利用率在60%左右,非常的低,浪费量大。这些,都是我国在锰矿能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们的任务不仅是锰矿的开采,还有对其开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实现锰矿可持续开采,实现科学发展观。
一、我国锰矿也的现状
锰矿资源作为炼钢的重要资源之一,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可是我国锰矿资源的存储量却并不丰富,并且锰矿的质量并不算上层,具有薄、贫、细、杂的特点,因此,锰矿开采时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锰矿开采所存在的问题
1.锰矿体以薄层为主,且多为缓倾斜。
我国的锰矿资源储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薄矿层,并且矿体多以缓倾斜产出居多,顶底板并不十分稳固,这就为锰矿的开采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难度。
2.矿场零散分布,秩序混乱,开采效率低。
我国的锰矿开采产业大多是零散分布,各自为政,这样不仅不利于集聚效益的产生,并且还容易导致一种恶性竞争,不利于我国锰矿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并且,恶性竞争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科技水平低下,矿石利用率和回采率也低下。
我国目前的锰矿开采的技术水平低下,设备陈旧,所以矿石的开采难度较大,并且,开采人员危险性高。而且,矿石的利用率和回采率也因为科技水平的低下而低下,浪费量较大。
在我国,锰矿资源的利用率只在60%左右,意味着我们开采100吨锰矿,可实质利用的只有60吨,其中又40吨是被浪费的,这对于锰矿资源本就不丰富,质量不高的我国而言,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更别提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了。
4.锰矿产业链短,产业带动性不强。
锰是一种中药的金属元素,主要用作于金属材料的合金元素和脱氧剂、脱硫剂,不仅可以用于炼钢,而且锰和其化合物还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可以带动化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的锰矿业的产业链并不长,没有带动性,就拿秀山锰矿的开采来说,电力、锰矿石和电解金属锰就构成了一条产业链,其不仅产业链不长,不能带动更多企业的发展,并且其终端产品单一,就是电解锰。
5.锰矿开采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在锰矿开采过程中,环保意识差,在矿区周围随意布置井口,进行废水废渣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排放的有害气体、液体,不仅造成了污染,还会影响周边住户的身体健康。
二、对策
如果锰矿开采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我国锰矿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没有充分实现科学发展观。针对锰矿开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从而真正的实现锰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采取支护和加固措施对缓倾斜的矿层顶底板加以控制。
我国锰矿体多为缓倾斜产出,厚度和倾角变化大,夹层多,断层、节理发育明显,岩层顶底板并不稳固,开采时危险性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支护和加固措施对顶底板加以稳固,从而降低危险度,然后再进行开采。
2.加强资源管理,稳定秩序,规范锰业发展。
针对我国锰矿产业矿场零散分布,秩序混乱,开采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锰矿资源的管理,稳定混乱秩序来提高开采率。尤其对一些存在恶性竞争的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可以通过对其的开采量进行限制,从而抑制不良竞争带来的盲目开采和开采率低的问题。
3.提高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回采率。
我国锰矿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低下是影响我国锰矿开采率和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技技术,通过试点运用在部分锰矿开采地区,然后再观察采用先进技术后与采用前的锰矿开采和利用率。如果效果好,那么可以大范围的进行先进设备的普及。
但是由于我国锰矿开采多是家族或私人企业,如果设备成本过高,或许开采者就不会愿意改善设备,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想办法对管理者进行劝服,或者是提供一部分补贴,加速设备的更新,从而实现矿石利用率和回采率的提高。
4.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锰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在我国存储量少,所以,我们必须得尽可能地加大对现有能源的使用率,走节约与发展并存的道路。而我国因为锰矿产业链短,不仅没有充分发挥锰矿业的产业带动性,也没有充分利用锰矿资源,造成一定的产业浪费。而针对此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积极加大力度培养除锰矿产业外的相关产业,以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为重点扶持对象,以此辅助锰矿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不忽视其下游产业链条的发展,包括食品或农副产品这类薄利产业的发展。如今在桂西南地区的锰矿产业已经在逐步实现对锰矿产业的深度加工及延长产业链的开发方式,我们可以以此为标杆,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产业链条的延长。这样,不仅实现了延长产业链条的目标,在实现锰矿深度加工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实现对锰矿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坚持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5.注重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
锰矿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空气的污染都很严重,对周边居民及农作物也有不利的影响。如今,我国多数城市出现了雾霾等天气现象,这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对锰矿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治理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不允许在矿井周边随意布置井口,进行污水的排放,并且最好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排放;其次,减少有害气体的随意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采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做到全面、协调,既要照顾到企业的效益,又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一点主要依靠生产者自身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政府制定相关的法令条规,并严格执行,对生产者加以监督。
在我国,不仅是锰矿的开采,其他矿物的开采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生态环境,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从而真正的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一鸣、杨秀贵等,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秀山锰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6-20
[2].熊正贤,重庆秀山锰矿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15
[3].范娜、田凤鸣,广西锰矿资源的可供性分析[J],中国矿业,2009-06-15
[4].张勤,福建省锰矿资源情况及开采利用现状[J],中国锰业,2012-05-01
关键字:锰矿开采 问题 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F521+.5
俗话说:“无锰不成钢”,说明锰矿资源对于炼钢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锰矿资源却并不丰富,而且,所能开采的也多属于贫矿,不是富矿,开采利用率在60%左右,非常的低,浪费量大。这些,都是我国在锰矿能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们的任务不仅是锰矿的开采,还有对其开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实现锰矿可持续开采,实现科学发展观。
一、我国锰矿也的现状
锰矿资源作为炼钢的重要资源之一,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可是我国锰矿资源的存储量却并不丰富,并且锰矿的质量并不算上层,具有薄、贫、细、杂的特点,因此,锰矿开采时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锰矿开采所存在的问题
1.锰矿体以薄层为主,且多为缓倾斜。
我国的锰矿资源储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薄矿层,并且矿体多以缓倾斜产出居多,顶底板并不十分稳固,这就为锰矿的开采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难度。
2.矿场零散分布,秩序混乱,开采效率低。
我国的锰矿开采产业大多是零散分布,各自为政,这样不仅不利于集聚效益的产生,并且还容易导致一种恶性竞争,不利于我国锰矿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并且,恶性竞争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科技水平低下,矿石利用率和回采率也低下。
我国目前的锰矿开采的技术水平低下,设备陈旧,所以矿石的开采难度较大,并且,开采人员危险性高。而且,矿石的利用率和回采率也因为科技水平的低下而低下,浪费量较大。
在我国,锰矿资源的利用率只在60%左右,意味着我们开采100吨锰矿,可实质利用的只有60吨,其中又40吨是被浪费的,这对于锰矿资源本就不丰富,质量不高的我国而言,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更别提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了。
4.锰矿产业链短,产业带动性不强。
锰是一种中药的金属元素,主要用作于金属材料的合金元素和脱氧剂、脱硫剂,不仅可以用于炼钢,而且锰和其化合物还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可以带动化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的锰矿业的产业链并不长,没有带动性,就拿秀山锰矿的开采来说,电力、锰矿石和电解金属锰就构成了一条产业链,其不仅产业链不长,不能带动更多企业的发展,并且其终端产品单一,就是电解锰。
5.锰矿开采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在锰矿开采过程中,环保意识差,在矿区周围随意布置井口,进行废水废渣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排放的有害气体、液体,不仅造成了污染,还会影响周边住户的身体健康。
二、对策
如果锰矿开采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我国锰矿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没有充分实现科学发展观。针对锰矿开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从而真正的实现锰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采取支护和加固措施对缓倾斜的矿层顶底板加以控制。
我国锰矿体多为缓倾斜产出,厚度和倾角变化大,夹层多,断层、节理发育明显,岩层顶底板并不稳固,开采时危险性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支护和加固措施对顶底板加以稳固,从而降低危险度,然后再进行开采。
2.加强资源管理,稳定秩序,规范锰业发展。
针对我国锰矿产业矿场零散分布,秩序混乱,开采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锰矿资源的管理,稳定混乱秩序来提高开采率。尤其对一些存在恶性竞争的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可以通过对其的开采量进行限制,从而抑制不良竞争带来的盲目开采和开采率低的问题。
3.提高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回采率。
我国锰矿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低下是影响我国锰矿开采率和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技技术,通过试点运用在部分锰矿开采地区,然后再观察采用先进技术后与采用前的锰矿开采和利用率。如果效果好,那么可以大范围的进行先进设备的普及。
但是由于我国锰矿开采多是家族或私人企业,如果设备成本过高,或许开采者就不会愿意改善设备,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想办法对管理者进行劝服,或者是提供一部分补贴,加速设备的更新,从而实现矿石利用率和回采率的提高。
4.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锰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在我国存储量少,所以,我们必须得尽可能地加大对现有能源的使用率,走节约与发展并存的道路。而我国因为锰矿产业链短,不仅没有充分发挥锰矿业的产业带动性,也没有充分利用锰矿资源,造成一定的产业浪费。而针对此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积极加大力度培养除锰矿产业外的相关产业,以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为重点扶持对象,以此辅助锰矿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不忽视其下游产业链条的发展,包括食品或农副产品这类薄利产业的发展。如今在桂西南地区的锰矿产业已经在逐步实现对锰矿产业的深度加工及延长产业链的开发方式,我们可以以此为标杆,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产业链条的延长。这样,不仅实现了延长产业链条的目标,在实现锰矿深度加工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实现对锰矿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坚持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5.注重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
锰矿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空气的污染都很严重,对周边居民及农作物也有不利的影响。如今,我国多数城市出现了雾霾等天气现象,这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对锰矿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治理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不允许在矿井周边随意布置井口,进行污水的排放,并且最好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排放;其次,减少有害气体的随意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采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做到全面、协调,既要照顾到企业的效益,又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一点主要依靠生产者自身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政府制定相关的法令条规,并严格执行,对生产者加以监督。
在我国,不仅是锰矿的开采,其他矿物的开采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生态环境,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从而真正的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一鸣、杨秀贵等,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秀山锰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6-20
[2].熊正贤,重庆秀山锰矿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15
[3].范娜、田凤鸣,广西锰矿资源的可供性分析[J],中国矿业,2009-06-15
[4].张勤,福建省锰矿资源情况及开采利用现状[J],中国锰业,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