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肢体语言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交流时经常运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包括表情和动作。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帮助人们自然、具体、形象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趣味性、科学性。广告里有一句话:“咳嗽是一种语言”,说的就是肢体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则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肢体语言怎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请指正。
  1.微笑
  微笑是一种常见的表情,他是有外界刺激人们的心理而引发的一种情绪反应。在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而这种方式,应多用在那些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的学生身上,因为这种学生常常不爱说话或者学习成绩差而心理封闭,在课堂上多数表现出害怕老师提问。因此,老师在面对他们时必须做到笑脸相向或是欲先发问笑先闻,以消除他们害羞、恐惧的心理。在他们发言的过程中,无论答语正确与否都要以笑相伴,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微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好他的调节作用。
  笑有笑的艺术,笑有笑的目的。笑的表意功能很多:肯定、否定;表扬、批评;鼓励、讽刺,皆而有之。我所任的四年级有个叫蒙奇的孩子,在我提问时每每都能顺利的回答正确,就是因为能从我的微笑中汲取力量,得到鼓励。这就是微笑的魅力!
  老师的微笑,往往也能反应课堂教学状况是否满意,亦可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行为是否规范得到暗示。以便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达到维护课堂纪律,管理教学的目的。
  2.动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都会有意无意的运用一些动作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在《穷人》一文教学中,桑娜未经丈夫同意,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感到不安时,出海打渔的丈夫回来了。渔夫向桑娜诉说自己在海上遭受的苦难,桑娜说了句:“我可替你担心呢”。在阅读这句话时,我用温柔的语气读了出来,并做了一个扭捏的动作:摆动了一下身子,同时低下头深情地瞟了渔夫一眼,表示了女人的害羞。惹得学生们喝彩叫好。同时也理解了桑娜此时的心理:一是夫妻之间柔情似水的关心,一是为下文央求渔夫同意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铺垫。只是他们共同的本性才使桑娜这一招式没有派上用场。
  也同样在本文中,渔夫同意后催促桑娜赶紧去抱孩子,桑娜却站着不动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在这里,我右腿站定,左腿向上向后勾起,两手在空中做拉窗帘状,口中说了那句话。一个标准的模特站姿清楚的表达了桑娜善良、喜悦的心情,也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总之,生动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可以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只要我们合理的把握好他的尺度和力度,做到自然、准确、具体,把它同有声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艺术化,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进而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效率。
  收稿日期:2013-01-07
其他文献
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殊不知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因素直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间接作用的的结果。智力是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
期刊
【摘 要】行行有状元,说明人的智力的多样性。有多元智力理论证明学生的智力也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班级管理的策略:多元智力理论。  【关键词】多元智力;管理;班级;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新的策略”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多元智力理论拓展了我们对智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情感体验;自主欣赏;创造能力  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加渴望对艺术的欣赏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
期刊
耐力跑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久跑的特点是,既要跑出一定速度,又要跑的持久,运动总量较大,它是通过较长距离的跑,发展持久奔跑的能力。耐久跑的耐力素质是人體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提高耐力跑素质,坚强的毅力非常重要,但同时要注意基本技术训练。初中生练习耐久跑,要求掌握耐久跑技术,着重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期刊
表扬在教學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激励手段,是与物质奖励相并列的精神奖励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拨高评价有着其他表扬式所不能达到的特殊作用,适当地运用好拨高评价,对学生的优点放大到恰到好处,对儿童适时做出“拨高”评价,可充分满足儿童受表扬的心理需要,引起更高层次的积极作为,有利于学生战胜自卑,坚定学生积极追求进步的信心,有利于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带动其他有相似情形的学生仿效,有利于改
期刊
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职责。通过有意识地加强初中生的时政意识教育,使中学生不做只会闭门造车的书呆子,而成为既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又能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放眼世界,胸怀天下,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初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课
期刊
时间飞逝如电,不知不觉间已经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岗位上辛勤工作十个年头了。十年的辛苦与付出,让我深切认识到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真的极不简单,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特殊教育学校十年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特殊学生,每一个都伴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独特
期刊
【摘 要】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创造;转变;探索;培养;开拓;诱发;求异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
期刊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汤因比出生在伦敦一个历史学世家,在这样良好的家庭背景下,汤因比从小就热爱历史,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曾就读温切斯特学院(W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