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开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已经迈向了锻炼社会能力及素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育中,不能只教授于他们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加强对德育的渗透,竭力启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思维,帮助他们奠定下便于日后发展的有力基础。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展开探究,以期能为该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
   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该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亦承载着培育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着重渗透德育,积极融入引导学生正确观念及思想的内容,促使学生在日后的社会中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这也是对新课标目标的实现,以及对社会人才的有效输送。
   一、从道德素养培育入手,提高学生公德心
   伴随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趋向综合能力及素养方面,可见,对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育異常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融入道德素养的培育,提升学生对社会及政治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的个人魅力及修养,继而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感,督促他们向着高素质、高涵养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开设关于“社会道德”相关内容时,教师应侧重于诚实待人、尊重他人思想的传输,并加之一些实际案例,来引导他们,促使其明晰讲道德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晏子使楚”的故事,来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思想,使其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此外,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日常不良行为的引导,如针对一些不爱做作业且找各种理由撒谎的学生,教师可以对此现象进行诚信教育,为学生提供讲述关于诚信故事的机会,可以是自己了解的故事,亦可是自己的故事,以此帮助学生意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道德素养。
   再如,针对一些学生经常破坏公物且不以为然,或是不顾他人感受,为所欲为的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安排一个类似问题的演绎,以此引发学生的反思,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对之处,从而起到纠正的作用。通过这种道德内容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德思想,有利于帮助他们迈入正向的发展道路。
   二、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涉猎生活行为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此督促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尤其是当下的时代环境,存在诸多诱惑的因素,如网络、手机等,一旦没有将其合理利用,便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容易产生拖延、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为此,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设“合理应用网络”的课题,以此激发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从而学会善用网络,改变不良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先灌输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以此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了解的认识,然后再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沉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识到其中存在的危害,以及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提升他们的认知,改正自身问题。同时,教师也可对该部分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监督,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使其逐步形成规范的生活行为,从而提升自我,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下优良的根基。
   三、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主要就是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亦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顺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强调学生自主管控能力的培育。即主要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锻炼,促使其日后在社会中能有效实现自身价值,而有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使命感,成为一个愿意奉献,且有抱负的新时代人才。对此,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该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状况的演变等方面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定期传送一些国家获取成就的事迹,或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时政新闻播报”“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时政内容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感,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展开德育,是对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加强学生道德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习惯,能为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及公德心。
   参考文献:
   [1]杨兴成.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研究策略[J].教育革新,2020(3).
   [2]陈烁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探讨[J].求知导刊,2019(4):104.
   [3]黄庭香.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8):62.
其他文献
摘 要:快速阅读必须是快速而高效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正是其快速阅读的起步阶段,如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通过阅读理解文本中的主要信息,吸收有用信息,使其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快速阅读;方法;评价阶段   当学生对快速阅读感兴趣后,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怎么读”的技巧与方法,并通过实际训练不断地提高这一能力,达到综合能力的共同发展。   一、准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作为小学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和劳动课程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改善身体素质,从而逐步实现审美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增强的核心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素养;种植活动;策略   种植活动作为小学劳动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引导小学生参与播种、管理、养护和收获的整个过程,在亲自劳动的过
摘 要:先学后教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认可,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肯定先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勇于创新,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以此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师都在积极地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
摘 要:在各小学教学机制改革工作中,教师开始明白传统文化对语文教育的重要影响。为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质量,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语文授课方式。现如今,传统文化已然被有效融入语文教育工作当中。语文授课水平因此大幅度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显著改善。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策略分析   传统文化本身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经实践发现,教师借助传统文化优势展开授课,能够使其语文授课水平大
摘 要: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要依据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來选择,明确教学与学习的主体及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特点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当今教育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小学英语口语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英语口语交际;现状;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作为现代最重要的英语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有效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内容。现如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与学生经历教学过程、掌握数学知识、丰富数学素养、形成数学思想密不可分的。而数学内容的本质在新课标中用了“数感、数学模型、发散性思维、应用推理、逻辑思维”等关键词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就说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亲身体会实践进行感悟,需要教师以平和的心态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进行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容错”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积累经验
摘 要: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斷发展推进的背景下,诸多新型教学策略已逐渐应用到各阶段、各学科教学工作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亦是如此。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提升学生阅读效率,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目前,该策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程度愈加深入。浅析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