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近年来,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后返田还湖,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利用大量事例,给同学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展开讨论,提出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四、利用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五、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总之,只有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拓宽识字渠道,倡导生活识字,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识字学习中来,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识字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小学低年级是识字量积累的关键时期,而要大量的识字,让课堂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生活课堂化,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识字中去。以多姿多彩的识字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
【摘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思考点"、激活"动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结合点"等方法来达到目的。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立足课本,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学习,主动研究,释放学生的心智,在研究中思考。思考中练习,练习中运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设置"思考点",引导
以前一直教高年级语文,没有过多地去关注过孩子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问题。去年因为教一年级,写字教学成了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开始注意到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身体趴在桌上,脑袋歪斜,眼睛几乎碰到本子;有的笔杆笔直地竖着,甚至向前倾斜,根本无法看清自己写的字;还有的右手手腕向里弯曲,肩膀左低右高,看上去十分费劲……针对这些问题,刚开始我也曾反复提醒强调,但是收效甚微
【摘要】2009年7月,已退休十几年的妥木斯先生受内蒙古艺术学院之邀再次执起教鞭,亲自指导为期一年的油画创作研修班。班里汇集了内蒙各地的中青年油画家和油画爱好者,妥先生希望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年轻人与自己同行。先生本是一个民族文化集大成者,谨听先生的谆谆教诲使得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对油画创作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从而感受颇深。  【关键词】油画创作绘画语言民族精神  朱熹说:“问渠哪得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其最大的目的就是高考,为了高考,为了高分,老师反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答题技能。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却触及甚少,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就会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产生与作
学生喜欢的课堂是教师教学成功的课堂,学生参与主动且学有所获的课堂是教师应努力追求的高效课堂。曾经,笔者在当地市小语年会上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试讲→正式执教"的锤炼过程中,我真切地感悟到:高效课堂的实现必须做到以"生"为本。  一、目标确立,因"生"而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赞赏不可缺;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以批评、惩戒的方式明确指出。前一种是慈爱
【摘要】讲述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理想。理想和信念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要树立了理想,坚定了信念,就会产生无尽的力量,而为之而奋斗。奋斗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会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直至取得成功。从而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的价值理想与信念信仰物质与精神财富人文理念  理想,是指人们的美好愿望。它,往往和信念联系在一起。所谓信念,就是追求
【摘要】小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去启发 、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 、理解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体会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
【摘要】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创造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创造型人才也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初中物理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初中物理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
【摘要】《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是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为一体的建筑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类学生从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以及钢筋工、材料试验工等岗位工作,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必修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不仅是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而且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建筑力学》教学的成功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