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来源 :延安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71年的冬天,天气显得待别寒冷。在这冬闲之际,社员们正好躲在家中避寒。
  我却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没事时总爱东家走走、西家串串,反正一个单身汉,走到哪儿都能谝上好半天。那时我常去的还是赵叔家,因为他家人情特好,两口子都爱说爱笑,使你全无拘束之感。
  赵叔当时三十七、八岁,给我的印象是身体壮实、心地善良,不但待人亲和,还挺有幽默感。所以谁都愿意与他接近,在村里有着绝好的人缘。其妻的性格与他惊人地相似,不但爱说爱笑,而且豪爽大方。
  他们每次见我来,都知道我不会立即就走,便连忙燃起炭火;在我与赵叔谈兴正浓的时候,赵婶已悄然地忙着做饭。只要他们坚留我吃饭,我一般不会客气,只是简单地推脱几句,以表示自己不是蹭饭。
  老赵夫妇虽然为人厚道,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精明过人之处,而且颇有胆略且行事果断。就拿他们的经济头脑来说吧,在当时的确表现得比一般人超前。如他们能够根据市场行情和季节变化,运用自己的技术或织几张席子,或编一批簸箕,或包两筐棕子,或炸几篮麻花,然后拿到远近集市上去卖以维持家用,运气好时还能攒下两个钱。
  他们这虽属小打小闹,在当时却要冒相当的风险,因为那时不提倡市场经济,往往把商品买卖或交换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必欲割之而后快。
  老赵就曾有过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经历。一次是在那年端午节前,他担着两筐粽子到太贤集市上去卖,一只还没有卖出去,就全部被公社人员给没收了。尽管他苦苦哀求,也只还给了他那根扁担。再就是当年入冬,他们又鼓起勇气炸了两筐麻花。赵叔在售前特意先请我品尝,说我是北京人,见过大世面,看他炸的麻花怎么样,其质量是否过关?我一吃还真的不错,又松又脆,果然非同一般。老赵得意地告诉我,说他这制作麻花的技术,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呢!若许自由买卖,光凭这点手艺就能发家致富,怎么还会欠下别人的债呢?但手艺好不如运气好,运气不好干什么都难挣钱,甚至还会血本无归。而那时所谓的运气好,无非是不要遇上公社干部。但他的运气真的不好!老赵还是遇见了他们,不但麻花全被没收,更严重的是失去了本钱,一时再难振作。
  老赵经过这两次挫折,已是心灰意懒,我也劝他不要再瞎折腾,还是在队里规规矩矩地种地为好。不想“黄鼠狼专咬病鸭子”,一个更大的祸事直击得他差点爬不起来。
  原来他虽有两个女儿,却一直以无子为憾。幸好婆姨今年給他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使他充满了无限的欣慰。
  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只身跑到我的住处,说他儿子病得很重,长久高烧不退,问我有退烧药没?我说有,是阿斯匹林,可以退烧,但若病得太重,光靠这药恐怕不行。我的心被孩子的病情所牵动,便穿好了衣服,决定随他到家看看。
  我出门后才知道,夜下了—场大雪,半尺厚的大雪使山川大地完全变成了一个冰雪世界。积雪使我们看不见原来的路径,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趔趄而行,待到了老赵家时,已是累得气喘吁吁。
  老赵家灯光如豆,他婆姨正抱着孩子低声而泣。我一看孩子满面通红,用手一试,发现连鼻孔都喷着热气。这时,我已顾不上安慰他们,急忙将半片阿斯匹林碾碎,然后一点点地给娃娃喂了下去。老赵似松了口气,问我是不是这样就行了?我不由吼道:“什么行了,要立刻送到医院急救,还不赶快备车去!"
  那时,全村都没有一辆机动车,架子车就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幸好老赵家有辆自备的架子车,不然这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借去?待他婆姨抱着娃娃在车上坐好后,老赵给他们围上了家里最厚的一条棉被,然后就出发了。
  这一路上迎风踏雪,有说不尽的辛苦,而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早些赶到医院,尽快挽救孩子的生命。然而,就在我们行尽了崎岖的山路,滑行在一个平缓的长坡时,忽地听到那婆姨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接着就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我们停下一看,原来那孩子已经没有了气息,身体也很快变得冰冷僵直。
  面对这样的变故,老赵毕竟是个男人,还比较沉得住气。只见他默默地从婆姨手中接过孩子,沿着一条羊肠小路径直向山上走去,最后将他这个死去的宝宝埋在了半山坡的树林里。
  在我们回村的路上,那婆姨一直哭个不停,不过已不是大声嚎啕而是低声抽泣。老赵则一路沉默不语,只是不住地唉声叹气。他一定是在感慨上天不公,为何将这么多人生不幸都摊给了他!我一路也是思绪万千,想到要是我们村有个医生,或是我们附近有个医院,或是我们与县城的交通方便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人生惨剧。
  但这毕竟是时代的局限使然,历史注定要走过那么一个艰难的阶段。令人欣慰的是自进入新时期后,一切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现已充分地享受着惠农政策的好处,在他们的脸上早就一扫昔日的愁颜。
  责任编辑:张天煜
其他文献
王佳,女,四川北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海燕》等,出版《大宋朝的妙人们》《秦岭神脉》等。  一  妹妹决定跟母亲打官司。  说是跟母亲打官司,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靶子不是别人,正是姐姐。  都是钞票惹的祸。前几天,甜水巷来了几个年轻人,一人一个油漆桶,手脚麻利地在沿河的墙上刷上血盆大字——“拆”。那天晚上,全巷的人都没睡好。  父亲生前盖起来的祖屋也在拆迁范围内。本来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震将军曾两次来延安指导农田水利建设,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至今还挂着一幅1972年王震到南泥湾农垦5团与农建师职工合影的照片。  1970年,为解决延安地区安塞县、延安市(今宝塔区)、延长县人畜引水、农田灌溉问题,延安地区决定在安塞县王窑公社投工投劳,以出义务工形式建设水库。我有幸成为了王窑水库建坝工作中的一份子。  1971年10月成立的延安地区水利机械化施工队,主要任务是修建王窑
期刊
壶口瀑布已是天下闻名,可知道龙王辿的却不多。  1969年插队到延安宜川壶口乡,小村就在黄河边的山坡上,下了十里长坡就來到了瀑布旁。其实,龙王辿就是当地老乡对壶口瀑布的称呼。因为瀑布的北边不远处就有一个龙王庙,辿字就是川道舒缓的意思。黄河此处河道舒缓,自古以来上游的商船皆由此上岸,由旱路拉到瀑布下游再归入黄河,上岸处叫龙王辿,入水处叫圪针滩。两处相距十余里,巨大的商船由上百名粗壮的汉子拉着在岸上飞
期刊
果树多倍体生长旺盛、果实大且无籽或少籽、产量高、适应性和抗性强,多倍体砧木能够诱导嫁接植株矮化、提高植株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基于多倍体的诸多优点,发掘、培育与利用多倍体种质资源是果树育种的重要内容。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植物倍性技术简单、效率高、结果准确。为了鉴定150份杏、7份李和9份李杏砧木种质资源的倍性,发掘多倍体资源,采集其幼嫩叶片,利用Partec试剂盒制备细胞核悬液及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NA相对含量。以二倍体杏品种‘巴斗’为外标,其他种质资源DNA相对含量值与其比较,确定各自倍性水
小山村的生活是单调和乏味的,为了调剂一下,我们抱养了两只可爱的小白狗。因为不会喂养,不懂得小狗生活习性,白天又要上山出工,早出晚归的,照顾不周全,不久就死掉了一只。剩下这只我们不敢再怠慢了,尽量认真呵护,上心有加。  很快,小白狗就长大、长壮起来。我们带着它上山砍柴,训练它跑跳追逐。老乡还教授我们,在狗儿还幼小的时候,要适时地把它的两只耳朵的尖角儿剪掉,把尾尖儿剪掉。这样,狗儿长大以后,两个耳朵才
期刊
陕北瓜好,山坡旱地,通风透光,羊粪充足,昼夜温差大积累了足够的糖份。花皮西瓜脆沙红瓤,水分和甜度恰到好处,当地特产红籽小瓜更是少有地香甜可口。  陕北瓜好价格也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北京的黑蹦筋大西瓜才卖六分钱一斤,延川县关庄公社杨家坪大队的西瓜竟然賣到一毛五一斤。  当年没有反季节种植的事儿,西小瓜每年只有个把月的时间可以吃到。来杨家坪吃瓜的主,基本上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当时人穷收入低,有
期刊
旧事物  新覆于旧之上,那些枯萎的树枝,  哪里懂得更替的意义,一层又一层的  纤维,在人皮面具下,换了模样。  旧置换新,后现代屋檐下的悖逆,杀死进   化的逻辑,  虚掩的门与反光的镜子,见证着七月的使   徒,  从安静的河流中央,抓起一块石头,  绑缚自我,而后沉没。  新旧之间,钝刀无力,模糊的界限,  无法分割往日情愫。没有趣味的谎言,  比鸟的皮肤还容易勘破,我独自行走,  仿佛并不
期刊
1969年的元月,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我来到了延安地区黄龙县范家卓子公社插队。虽说是广阔天地,但繁重的农活也把我们这些当年只有十六七岁的知青累得够呛!插队期间,很多同学陆续开始回北京探亲。而我由于父亲的严厉,没有胆量回去。  后来,当同学都陆续探亲回来,我却从一位要好的女知青口中得知,在她刚到家时,父亲就让我大姐到她家看看我是否也一起回来了。随后,父亲才得知我也想回家但没敢回。听她说完这些
期刊
许仙,本名许顺荣,浙江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十月》《江南》等,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转载,出版长篇小说《关于我漂亮母亲的一切》。  我老家那搭儿都是山,一座挤一座的,像一群很不安分的孩子排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却站没有站相,一个个你推我搡的;有的还两座三座地重叠在一起,就像一笼煮糊了的肉馒头。山都比较矮,最高的那座也就五六十米高,叫仰天山。这还是那帮小无赖来后才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