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重度先天性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40°)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5~45岁。包括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4例,椎体分节不全2例,椎体附件先天融合1例,椎间盘突出并C2棘突过长1例。8例患者中5例进行了预牵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在矢状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后凸节段术前中立位、仰伸位及术后Cobb角、计算颈椎后凸矫形率;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获得骨性融合。8例后凸角由治疗前67°±18°矫正至最终随访的8°±8°(t=8.471,P<0.05),最终矫正率为87%±13%。JOA评分由术前(11.1±2.7)分改善至术后的(14.0±1.5)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P<0.05)。
结论对于椎体发育不良不伴有椎体分节不全或椎体附件融合的重度先天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采用术前颈椎预牵引矫形,结合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入路矫形固定融合手术;对于椎体分节不全和椎体附件先天融合者可采用一期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矫形固定融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