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人教版选修3的教学内容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体例新颖,内容简洁,是一套符合课程改革方向的好教材。尤其是选修3,课本把原来夹杂在各章节的战争内容单独成书,并用和平的全球史观来阐述,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历史的巨大进步。但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好教材也同样未达到完美的境地,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实。笔者在此作一补充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这是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牺牲的烈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们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二、越南战争一课
  
  首先,有误的史实仍然继续使用,特别明显的就是课文所说的1968年北越的“新春攻势”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15万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北越损失惨重,美军伤亡1000余人,但是这次攻势对美国人的心里震撼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美利坚的分裂,更多的美国人反对越战。北越输了军事,赢了政治。
  其次,在叙述越南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北越境内发动地面进攻,而把战场局限在南方?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后,中美一直秘密保持联络,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十七度,否则中国将直接出兵,因为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美国一直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对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第三,关于美越达成协议的叙述过于模糊,略去了中国和苏联的作用,实际上是中国和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加之北越1972年夏季攻势被美国空军和南越击溃,损失惨重,才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总之,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北越最终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取得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
  
  三、关于中东问题,教材的叙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叙述过于简单。一战结束以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出于巩固在中东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实行诸多限制。美国历来对犹太人十分支持和同情,犹太人在美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美国首先迫使英国同意准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紧接着又默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制造恐怖活动,迫使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递交联合国,苏联也希望把英法势力排挤出中东,因此在美苏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根据该方案,犹太人占据了57﹪的领土,而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占43﹪的领土。此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其次,对“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的叙述不够完整。在“六五战争”爆发前,美国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趁机向中东渗透,向阿拉伯国家出售武器。与此同时,阿以冲突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逊不希望阿以爆发新的战争,在给以色列总理的信中,约翰逊警告以色列,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轻率的或单方面的行动。在致纳塞尔的信中,约翰逊希望他铭记对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避免与以色列对抗。但是阿以双方的一系列行动最终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除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和情报外,还直接从空军现役部队抽调了1000名“支援人员”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打败了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鼎力相助,才使其转危为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阿以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阿拉伯阵营发生分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放弃前任领导的大阿拉伯主义,更多关注本国的利益,因为他认为: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持阿拉伯人。因此,萨达特不顾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依然与以色列签署合约,埃以结束了敌对。其次,它使以色列认识到自身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开始考虑和平手段来巩固自身安全。同时,埃以结束对抗后,以色列的处境大为改观,其它阿拉伯国家已无力消灭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开始放弃了把犹太人赶入大海的目标,转而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类细节性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在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相信随着再版时的修订,它一定会克服不足和弊病,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2):72.
  [2]范子平.假如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初结束.昨日回放,2008.
  [3]赵伟明.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5.
  [4]William B.Quandt:Peace Process: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e196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28.
  [5][埃及]安瓦尔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上海二期课改精神的指引下,笔者从使用材料入手,引发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制作的思考,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线绳纤维构成”的课程计划和阶段目标,通过艺术欣赏、材料运用、了解构成原理等过程,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利用材料已有的色泽、肌理和形状的语言,直接进入创意造型训练。新课程倡导——发掘材料、保护资源与美化环境,既丰富了课堂教學的内容,又锻炼提高了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  [
[摘要] 做一名班主任不难,但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班主任却不易。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规律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一个班级好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上。所以,作为班主任,要为这门科学、这门艺术不断努力。  [关键词] 班主任 工作艺术 宽严结合    如果说班级是一艘正在航行的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这艘船的船长,要想让船能安全到达彼岸,并且让水
[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培养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乐于写作。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乐于表达 成功体验 妙笔生花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多年来,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课,如何爱写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好的经验和探索新的方
[摘要] 油画棒是学生常用的绘画材料,油画棒质地松软,颜色鲜艳丰富,使用方法又易掌握,深为孩子们所喜爱。教给学生油画棒画法,比水彩笔更易画块面,色彩也可重画,它有油画的亮丽、厚重,色彩丰富有变化。上色时和粉笔差不多,涂色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取得华丽而明快的色彩效果。  [关键词] 画画 儿童画棒 教法    在美术教学时,让学生学会使用油画棒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健康审美素养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更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一条纽带。只要有爱存在,教育就有可行性,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这个字在教育中的作用无可比拟,尊重是爱,宽容是爱,赏识是爱,关注、惩罚亦是爱。如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多一点爱,教育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爱 教育方式 班级管理  人类永恒的话题里有一个字眼,那遍是: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对教育而言,爱更是教育
【摘要】从分析抓不住“牛鼻子”、“种了别人的地”、把学生当演员、“电脑糊弄人脑”四个现象,说明语文最本真的一面就是追求简约,而抛弃功利引诱下的假、大、空。阐述了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简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简约语文 教学原点  一个绿意明媚的日子,孔子携弟子多人来到泅水之滨,齐聚畅谈。话题从“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一直走向“水之善施”。完毕,他们在古琴声中载歌载舞……“春风化雨不留痕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但是,很多中职财会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却没有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改革,这样势必造成了专业发展的一些瓶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发适合中职财会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成为我们当前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财会 课程设置 思考    一、传统的课程设置情况  1.课程设置的目标过于单一  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对口升学
【摘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艺术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 引导 改革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很清晰。但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活动不能适应时代
[关键词] 语文 生活 学生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走进生活。  一、记叙文——述生活中的“情”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感情在人们生活中,都有自然地流露。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就成了记叙文丰富多彩的题材。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之前,就用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方式,请学生讲述他们与家里人之间发生的一件特别感人
【摘 要】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换句话说,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四放开”、“三尊重”的创造教育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教育环境 “四放开” “三尊重”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