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的工作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会计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会计教育相对滞后,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冲击下,会计基础理论、核算方法、实务工作等都必须有较大变革,同时随着会计业务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会计科学信息含量将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对会计人才的管理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法律水平、信息技术水平有更高要求。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1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1.1 教学体系和教材的局限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当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沿用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和教材,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过多过难,理论课程过多等问题。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蜻蜓点水般学完,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够深入。另外,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不够合理,专业课之间内容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专业实践和模拟实训的课时相对较少,没有达到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1:1的比例。这些都影响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
  1.2 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市场和社会、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现在的职业会计教学中还存在偏重理论的讲授过多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会计学习没有感性的认识。过多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灌输,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云里雾里,慢慢对会计学习失去兴趣,等一门课程结束时也很难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认识。这也造成学生专业能力差、找工作困难、工作后上手过慢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处理技术渗透到会计工作中,而会计教学往往滞后于社会会计知识的发展。这就造成学校学习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了解会计行业动态,走在学科前沿,做好时刻学习的准备。
  1.3 教学方法手段简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知识进行填鸭式的灌输,缺乏案例式教学。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在写,学生在抄;教师在考,学生在背。这种传统的、应试的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所以,作为会计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方式,从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转变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中职会计教育目标要明确
  中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要与现实相符,并要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按照现时的社会环境或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来判断和界定。所以,中职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符合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目标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扎实基础理论、较强专业职能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现代会计岗位需要,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进会计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会计教学应该告别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式思维的形成。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秉承“学为主,教为导”的原则。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会计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开展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为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既有助于直观、形象化地组织教学,又有利于设计个性化的学习道路。如过去在讲解“如何记账”时,方法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即将记账凭证抄到账簿上。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记账的结果列示出来,常常是教师讲完了,学生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记账。现在利用会计软件及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同时演示会计凭证和账簿上,再将结果演示出来,使之形象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上机操作,这样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要辩证地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不是任何时候多媒体教学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简单的PPT演示可能使得教学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节奏。而有时板书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教师也更容易掌握课堂节奏。
  2.3 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现代各个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会计行业也是如此。教学的任务不再仅仅在学校教学生某一种或几种技能,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节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手把手地教授知识和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职业中专的会计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要单一地回答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与同学之间交流来解决,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来查询资料来解决问题,多多指引学生关注会计专业的论坛,鼓励他们在论坛上踊跃发言。
  教育的本质不是单一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不仅教师教,更需学生会学。教师在教授会计理论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养成这样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仅在会计学习上受用,也会在其他领域受益匪浅。
  2.4 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的专业课学习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理论和实践交叉的学习,才能将知识循序渐进地理解透彻。学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反复过程,学生第一次学习一门新的会计理论课程,未免感到陌生和困惑,这就需要跟进相应的实践过程。比如,在“基础会计”一段课程完成后,教师可以按照现代公司的标准,指导学生进行建账,填写一些基础的凭证等。这些实践过程可能比较简单,但能够使得学生对课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在经过实践锻炼后,再将理论知识反馈,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掌握得好。
  会计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比如填写凭证等;可以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去公司进行实习,真刀真枪地体会会计实践;也可以在学校建设会计实验室,模拟公司的财务办公室,不同的学生分担不同的职责。总之,会计的实践学习方式可以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各自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经过实践训练的学生才能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尽快上手。
  以上是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一些看法,希望在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职业道德、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旺,林露娜.对高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J].商业经济,2007(12):87-88.
  [2]朱晓.对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88-91.
  [3]黄利.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2012(3).
  [4]张志萍.会计教学手段改革探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7-99.
  [5]张华,艾文国.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6]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工程教育中,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将CDIO教育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体系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在“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与目标,阐述了在各教学环节上所进行的有效探索,最后提出在双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丰富小学生的表象,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对体会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创设情境;课堂质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71-02  随着新教改的深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教学优势,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教学的活力与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在具体的运用中也为教学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随着国际形势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摘  要 从教材的设计来看,内容更加生活化,数学原理、定理、公式更加过程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增强教学效果,应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突出学科的应用特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
虽然以往对贺景文的小说只不过是期刊到手后的匆匆浏览,但还是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些印象:第一,贺景文大概是一位对南京城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十分熟悉的南京人;第二,贺景文
应用BPR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了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弊端,指出了采编业务重组的可行性、必要性,具体阐述采编部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