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整节物理课堂中,全部都是教师在讲解,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教学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仍然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思维受到局限,能力得不到发挥,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情况。
  2.教学模式的运用不合理。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开始慢慢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只知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却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致使整节课都在讨论,教师不能适当地对探究结果进行整合,完善学生的结论,使学生不能明确正确的结论。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进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探究,主动地学习,进而获取知识。
  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先给出两张照片:(1)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2)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然后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观察现象。通过这些小场景的展示,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1]
  2.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推进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物理课堂上能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彻底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通过问题的分析、假设,进行合理化的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际的合作探究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在电荷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进行直线运动时,带电粒子q的初速度v0与电场线QP方向相反,情况怎样?若初速度v0与电场线QP方向垂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2]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开动脑筋,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物理学习能力逐渐提高。
  3.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启发,使学生逐步接受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时,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动画:在某一平台上先后以不同水平速度抛出小球。然后设疑:观察和比较这四条轨迹,你能发现什么?得出结论:(1)物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均落回地面。(2)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教师继续提问:从刚才的四条轨迹图中,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课件展示牛顿设想,并用动画动态演示,教师继续追问:牛顿的设想可能吗?[3]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4.导学案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都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学案,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学习,然后根据学案中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也可以与其他人共同研究。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适当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4]
  5.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中以黑板、粉笔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教学的有关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目光集中到物理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在学习《磁现象和磁场》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磁有关的图片,比如天然的磁石、司南、飞鸽靠磁场识路等,通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对磁会有更多的了解,而更好奇磁现象的奇妙,这样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更有兴趣。
  高中阶段,物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占高考很大的分数比重,学习物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增强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帮祥.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尝试[J].物理教学探讨,2010(13).
  [2]冷绪信.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5).
  [3]董艳兰.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新突破[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4]林学海.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3).
其他文献
一、认识建构主义,理解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而获取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的主阵地,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上好思品课,兴趣是关键。这既是学生年龄特点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必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热情。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学习兴趣 挖掘方法  万事开头难。通过对《六步环节、当堂达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兴趣对思品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必然性  1.思想品德
摘 要: 在小学思品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强化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提高教育引领成效,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发挥学生身边榜样示范作用,二要结合校园生活强化学生教育,三要将思品教学向家庭生活延伸,四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  关键词: 小学思品教学 生活实际 学生思想教育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思品教学承担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针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
摘 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客体,片面要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十分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精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未来学习的道路也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摘 要: 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方法创造出理想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情境 创设方法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地理教学工作有效结合,在促进教师理念创新、模式改革和成效提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重视学生知行统一发展,提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凸显探究性学习的作用,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本文针对人本主义学习理念的主要观点及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等进行简要论述。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从书本的学习转向生活的学习,是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整体相结合的需要,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问题设置要生活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实验教学时要注重生活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物理。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方式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学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随
摘 要: 中学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若是单纯地凭借书面知识和空头传授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全面具体地理解,因此传统的课堂式灌输学习已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界的人员正寻求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的硬性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